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重大項目建設引領 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2020-03-24 10:54:21來源:廣西日報編輯:駱秋妤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康 安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是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我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自治區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策略,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發展”的理念,主動下沉服務企業,多措並舉加快重大項目全面復工和開工建設,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引領推動全區産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

  今年以來,自治區相繼出臺加快重大項目建設“9條”、穩投資“10條”、投資項目審批容缺後補“10條”、PPP工作“10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動重大工業項目加快建設步伐。截至3月23日,全區統籌推進的製造業重大項目共280項,其中竣工投産項目52項、續建項目195項、新開工項目33項。全區製造業續建和竣工投産重大項目已實現100%復工,新開工項目根據工程進度有序推進。

  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是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按照自治區“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抓創新、創品牌、拓市場”部署,我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明確每個市重點發展三個主導産業,通過抓創新、調結構、創品牌、促融合、拓市場、建機制、優佈局,

  推動産業差異化、錯位化發展,打造形成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現代産業體系。南寧市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把發展的方向、工作的重點和主觀的努力有機結合起來,繼續壯大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産業,聚集了申龍客車、玉柴專用車等商用車企業以及廣西先進鋁加工創新中心、南寧華數輕量化電動汽車設計院等一批研發機構,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初步形成。桂林市聚焦電子信息産業,新引進實施100個計劃投資1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實現新引進區外境內到位資金100億元以上,正積極推動量子通信等一批簽約項目儘快開工,並抓好華為科技城、深科技二期等一批項目建設,力爭2020年,全市工業總産值突破1000億元。

  穩投資、抓産業、強後勁,項目是支撐。推動工業高品質發展,必須把項目這顆“苗”選準、種下、育好。為破解項目建設瓶頸,千方百計解決項目要素保障難題,2月18日以來,自治區發改委每天召開重大項目復工復産調度會,3月中旬以來,針對重點領域進行重點調度,正式啟動工業(製造業)運行周調度,密切跟蹤監測全區工業(製造業)企業復工復産情況,梳理各地區出臺的與製造業相關的促進生産、消費、出口、投資、轉型升級等相關政策,及時反映重大工業項目需要國家層面予以協調解決的問題,爭取拿出一批實實在在的硬措施、真辦法。

  今年,我區將以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會為契機,掀起重大工業項目建設浪潮,引領推動全區産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

  ——重點推進“民企入桂”“央企入桂”“灣企入桂”和“引金入桂”招商行動,引進一批帶動力強的大企業大項目。積極對接先進生産力,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主動對接長三角、京津冀,大力促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等新經濟發展,培育5G、大健康、新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重點引進成長型創新企業、瞪羚企業、科技創新團隊,高品質承接産業轉移。

  ——加快推進“雙百雙新”等一批産業項目建設。開展製造業發展攻堅突破年活動,重點推進“5個50”項目建設,即實施50個“雙百”産業項目、50個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投資項目、50個新興産業重大項目、50個輕工業重大項目、50個工業園區標準廠房建設項目。全面實施傳統産業“二次創業”,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

  ——開展全區工業企業復工復産百日攻堅行動。從3月至6月用一百天時間,組織各設區市黨政領導幹部圍繞全區6000余家工業企業、工業投資項目,聚焦工業龍頭企業、“雙百雙新”重大項目,深入開展工業企業達産超産、服務企業、加快重點工業項目建設、産業鏈協同、政銀企對接、就業用工服務等六大行動,推動企業和項目開足馬力達産增産,儘快把因疫情影響損失的産量産值及投資進度彌補回來。

  ——進一步圍繞破解項目建設瓶頸,千方百計解決項目要素保障難題,通過全面推行項目容缺審批後補制度和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制度、優先保障重大項目用地指標、強化資金保障等措施,力促重大項目早開工、快建設、早竣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