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20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出爐 南寧35所幼兒園轉公辦 打通多條“斷頭路”
2020-05-13 17:25:52來源:南寧晚報編輯:駱秋妤責編:張群

  原標題:20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出爐,將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35所幼兒園轉公辦 打通多條“斷頭路”

  ■南寧晚報記者趙金玲 彭媛媛 

  將35所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村鎮幼兒園辦成公辦幼兒園,為400所中小學校安裝、升級外來人員身份核驗識別,打通衡陽東路等3條以上市區“斷頭路”………昨日,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在南寧人民會堂閉幕。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的南寧市10項為民辦實事工程涵蓋了教育、健康、文化、就業、敬老、食安等領域,這些項目將不斷增強南寧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教育惠民工程

  ●為400所中小學校安裝、升級外來人員身份核驗識別,一鍵式音視頻報警等設備,並建立與公安專門平臺聯網的應用管理系統;為60所中小學校安裝升降防衝撞柱和人臉識別出入閘機,提升南寧市中小學校園安防能力。

  ●將35所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村鎮幼兒園辦成公辦幼兒園,提高學前教育公益普惠水準,滿足市民群眾幼有所育的需求。

  ●為中小學校配備24間自動化錄播室和400套同步課堂設備,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健康惠民工程

  ●新建6家、改擴建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1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善醫療設備。

  ●特殊患者救助項目:1.為登記在冊的生活困難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非住院免費藥物治療3800例;2.為生活困難的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免費治療1000例;3.對南寧市戶籍危重孕産婦救治給予補助;4.在橫縣、賓陽縣各建1個艾滋病確診實驗室,提高基層艾滋病確診時效。

  ●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項目(一期):1.基層中醫藥知識技術培訓項目:對鄉鎮衛生院中醫骨幹和村醫開展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培訓900人以上。2.鄉村衛生室中醫診療設備配備項目:為400間鄉村衛生室配備中醫診療設備。

  ●在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各建設1所捐血屋,提高當地醫療機構採供血服務水準。

  ●為各縣區、開發區公園、街道、社區、街頭綠地、行政村新增或更換40套戶外全民健身路徑器材(其中,30套為一代健身路徑器材,10套為二代健身路徑器材),滿足廣大市民群眾休閒健身需求。 

  文化惠民工程

  ●組織市屬專業藝術院團深入鄉鎮、社區、企業開展演出300場;組織市屬專業藝術院團到校園演出兒童劇、卡通劇、地方戲曲共129場,到10所高校演出傳統戲曲、精品劇目共20場。

  ●重點扶持203支鄉村社區業餘文藝隊,在年內完成一場扶持成果展演,並推薦一個以上業餘文藝隊的優秀節目參加民歌湖大舞臺展演。

  ●面向城市街道社區、鄉鎮社區放映電影5004場(含農民工專場100場),為全市1394個行政村放映電影16728場。

  ●在上林縣、青秀區各建設1000平方米以上的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強基惠民工程

  ●新建、改建、擴建千噸萬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15個,進一步提高城鎮自來水覆蓋農村的比例和水質達標率,保障群眾飲水安全。

  ●在武鳴區建立完善廢棄農資包裝物回收集中處置體系,到今年底實現各類廢棄農資包裝物回收率65%以上,無害化處置率100%;提升橫縣、青秀區、邕寧區和良慶區廢棄農資包裝物回收集中處置體系,到今年底實現各類廢棄農資包裝物回收率80%以上,無害化處置率100%。 

  敬老惠民工程

  ●在已建成的10個日間照料中心、城市養老中心設置醫務室,並配備醫療設備;在南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老年養護服務中心,實現醫療和養老服務有機結合。 

  社保惠民工程

  ●提高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對經全國兒童福利信息管理認證的南寧市戶籍孤兒,每人每月養育標準提高200元。提高後,社會散居孤兒每月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為1000元,機構撫養的孤棄兒童每月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為1400元。

  ●在全市鄉鎮、街道及部分社區配備217台“智慧人社”自助服務一體機,為群眾提供社會保險、就業創業、人才服務等綜合業務自助查詢辦理服務。 

  市政惠民工程

  ●公共廁所新建6座,改建9座。

  ●給予建成區內291個社區(村委)各補助10萬元,用於購置、更換垃圾分類設施。

  ●新建或改建青秀萬達人行過街天橋、銅鼓嶺路南寧三中初中部人行過街天橋、鳳凰嶺路1號人行過街天橋、仙葫大道觀瀾溪谷人行過街天橋、仙葫大道濱江小區人行過街天橋、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第二高速公路工程(城市快速路段)二期人行過街天橋等6座人行過街天橋。 

  暢通惠民工程

  ●打通衡陽東路(規劃二路—中興大道)、亭洪路西延長線(五象大道延長線—江南大道)、翠湖路(富城路—沙井大道)等3條以上市區“斷頭路”或“瓶頸路”,提高城市道路系統運行效率。

  ●新購242輛新能源公共汽車,淘汰柴油公共汽車162輛;建設140個公共汽車充電樁及配套設施。 

  食安惠民工程

  ●將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覆蓋到從種植源頭到農貿市場、超市、食堂等餐飲消費各環節,在全市開展配套食品安全抽檢28600份以上,保障市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為3500所中小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安裝“畫面可儲存、問題可核實、信息可追溯”的網絡智慧監控系統,讓校園餐飲安全“看得見”。 

  平安惠民工程

  ●市本級開展應急救護師資和專業應急救護員培訓1000人以上;各縣區開展創傷急救基本技術,中毒、觸電、溺水等意外事故,避險自救互救等應急救護培訓415場,培訓20750人以上。

  ●建設南寧市智慧安防數據應用平臺,並在市區範圍內的城中村建設不少於300個泛感知、無接觸智慧(電子虛擬門禁)數據採集點,實現城中村人口和車輛數據信息的匯集、分析、研判,有效提高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和城市治理水準。

  ●在市區範圍內的超高層建築、大型商業綜合體、高層公用建築等800個三類建築,各設置不少於1個、面積不小于200平方米的消防車登高作業區域,並在周邊設置警示標識,縮短公共人群密集場所的滅火和救援時間。

  ●完善農村“雪亮工程”市級總平臺、77個鄉鎮級視頻匯聚平臺的安全防護、應用拓展、互聯共享、管理維護等功能,提升全市農村治安防控、社會治理信息化水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