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映瑤寨。
“我家門前那條路”廣西展示周啟動儀式。
天塹變通途。
新種萬畝油茶示範基地。
豐收的喜悅。
大石山的飲水工程(寅亭村弄嶺屯)。
上萬貧困群眾實現安居夢。
貧有百樣,困有千種。一些貧困千年未解甚至被認為無解的難題,在這場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戰中化為豐碑。2萬老區人民繼續傳承堅韌不屈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朝著小康路奮鬥前行。
2015年底,鳳山縣貧困發生率達25.73%,是廣西深度貧困縣,屬貧中之貧、難中之難。脫貧攻堅深入推進4年多後的今天,鳳山的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46%,1萬多戶4.8萬人向沉重的貧困歷史告別。2020年5月9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鳳山縣退出了貧困縣序列。
為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補齊交通、住房、飲水安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等短板,鳳山全縣人民立下愚公移山誌,咬定青山不放鬆,500多名幹部職工、300多名駐村工作隊員風雨兼程,苦幹實幹,攻克一個又個堡壘,全力推進脫貧摘帽。截至2019年底,鳳山所有建制村100%通四級以上公路,20戶以上自然屯100%通硬化路;3萬多人住上穩固新居;農村19.5萬人口100%有安全飲水保障;貧困戶醫療保險參保率100%,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2019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7%;“5+2”特色産業覆蓋貧困戶97.8%,68個貧困村“3+1”特色産業覆蓋率全部達到90%以上。鳳山縣歷史性地解決了貧困問題,也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 四好農村路 坦途通小康
近年來,鳳山縣把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建設,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統籌推進,基本上實現了“屯屯通、戶戶連”的農村公路網,昔日偏僻落後山村華麗轉身,廣大農村因路而美,産業因路而興。
鳳山地處偏僻,溝壑縱橫、環境惡劣,“出門難難比上青天”是歷史真實寫照。2013年以前,鳳山只有一條20公里的二級公路通往巴馬瑤族自治縣,只有一條22公里的三級公路通往東蘭縣,二級以上公路萬人擁有量僅為1.3公里,遠低於河池市的2.47公里和全區的2.33公里,交通基礎條件位居全區、全市末位。
要致富先修路。為從根本上解決脫貧攻堅交通瓶頸問題,近年來,鳳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和“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目標,超前謀劃、主動作為、多措並舉,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為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全縣交通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路好了,現在家家戶戶的庭院都停放了車輛,出門辦事、上街趕集、下地勞動都坐上了車。現在的年輕人都會操弄方向盤,油門一踩,4個輪子一轉,跑了好遠,后座還帶上年輕漂亮的姑娘,看上去是那麼春風得意。”在2019年11月20日“我家門口那條路”廣西展示周啟動儀式上,村民代表羅起躍的一番感言,引得現場觀眾開懷大笑。
2015年以來,鳳山累計投入道路交通項目資金23.23億元,其中,投入二級路建設15.34億元,投入三級公路建設資金2.4億元,投入屯級道路建設資金5.49億元。載至2019年,全縣建成二級公路3條178公里、三級公路4條101公里、四級公路118條609公里、屯級道路1830公里。鳳山縣公路網絡實現四個100%的目標:出縣100%通二級公路,鄉鎮100%通三級公路,行政村(社區)100%通四級以上(含)公路目標;1032個20戶以上自然村(屯)100%通水泥硬化路,1740個5戶及以上自然屯100%通路,全縣農村道路硬化到戶通達率為78%。基本形成了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主線、村道為支線,覆蓋全縣所有鄉(鎮)及建制村的農村公路網絡,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探索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新模式,得到了自治區黨委、政府以及業務主管部門的肯定,鳳山的經驗及成效在全區得到推廣。2018年12月29日,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聯合命名鳳山縣為“四好農村路”自治區示範縣,是河池市第一個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自治區示範縣的縣份。2019年11月4日,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命名鳳山縣為2019年度“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長洲鎮板倫村金更屯和東蘭縣交界,有22戶農戶,從前道路不通,茶油都賣不出去,現在路好了,老闆開車上門收購山茶油。2019年,賣山茶油的農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通了水泥路、鼓了錢袋子、活了一個村,這樣的例子在鳳山縣比比皆是。
短短幾年時間,鳳山縣交通基礎設施從蜿蜒曲折,凹凸不平的羊腸小道變成寬闊平坦的康莊大道,路通財通,通過“交通+産業”的模式,有力地帶動地方特色産業發展。短短兩年,鳳山在新建成的道路沿線建有林下養殖核心示範區9個、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社685家、家庭農場28家。2019年,通過交通助推扶貧産業總産值達4.15億元,産業覆蓋65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5萬人,真正達到産業增效、貧困戶脫貧、農民增收的目的。
2 長短結合 富民産業風生水起
近年來,鳳山縣秉承長短結合、種養結合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核桃等種植業和核桃雞等養殖業,通過發展種養業,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的渠道,助力脫貧攻堅。
傳統産業增量提質。通過調研論證,把核桃、油茶、百香果、中草藥、桑蠶等長效産業和短平快的産業作為扶貧産業來抓,通過長短産業融合發展,確保群眾有穩定的持續收入和短時間內增收的目標。通過縣有示範帶、鄉鎮有示範基地、村屯有示範點的示範帶動方式,引導群眾利用山地大力發展核桃産業,目前全縣核桃種植面積33萬畝,2019年産核桃1060噸,産值達4200多萬元,農村8015戶群眾受益。通過“低産改造”的方式,提高原有油茶産量和品質,以合作社包收統銷的模式,切實解決群眾茶油銷售難問題。2019年底,全縣有油茶種植面積34萬畝,覆蓋農戶2.6萬戶,貧困戶年均收入2800多元。鳳山發展油茶産業的成功經驗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和認可,2019年,全區油茶産業發展現場會在鳳山縣舉行。桑蠶等短平快的産業也是鳳山扶貧産業的重頭戲,截至目前,全縣種植桑園3.49萬畝,年産鮮繭2861.1噸,産值1.11億元,1165戶貧困農戶受益。
林下經濟勢頭強勁。以政府建雞棚、村民合作社養殖、公司提供雞苗和回收、群眾出勞力的“政府+村民合作社+公司+農戶”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産業,實現企業增效、農民增收、村有集體經濟的三贏目標。按照每個村建兩個養殖小區、每個養殖小區建10棟雞舍、每個雞棚500平方米的要求,目前全縣已經建成522棟雞舍,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投放雞苗552.34萬羽,已回收成雞418.1萬羽,覆蓋7133戶貧困戶,養殖戶年戶均收入8000元左右。為充分利用豐富的林下資源,鳳山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産業發展農民增收為目的,通過對土壤、氣候的充分論證後,鳳山縣在9個鄉鎮、56個村的核桃林下種植十大功勞、山豆根、牛大力,在八角林下、桃李果、玉米地裏套種莪術、紅桃K,在油茶林下種草珊瑚等中藥材12000畝,覆蓋1658個農戶,其中貧困戶628戶,種植戶年均收入5000元左右。
鄉村旅遊蓄勢待發。靠山吃山、傍水吃水,近年來,鳳山縣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品牌資源和人文資源,大力發展以休閒養生為主的鄉村旅遊,群眾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旅遊業有效帶動了第三産業的發展,激活了縣域經濟。鳳山縣充分發揮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品牌優勢,打造以三門海景區為核心的生態旅遊帶,分別在長洲鎮長洲村和喬音鄉同樂村打造以彩色觀光稻為主的生態觀光旅遊産業,打造鴛鴦谷健康小鎮和三門海長壽特色小鎮,形成了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相輔相成、深度融合的格局,實現了一、三産業融合發展的目標。據統計,2019年,全縣累計接待遊客443.27萬人次,旅遊總消費47.97億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前鳳山縣各景區景點正在整裝待發,以嶄新的“容貌”迎接八方來客。
3 安全飲水達標100% 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近84%
地處大石山區的鳳城鎮興隆村弄雷屯,有51戶275人,説到飲水問題,80歲老人羅昌文動情地説,“以前缺水最困難的時候,要走到8公里外的村屯去挑水,一天來回才得兩擔水,有時路上不小心跌倒水灑了,就在半路上哭。”
2004年,鳳山實施地頭水櫃大會戰,弄雷屯被列為示範點之一,當年全屯就建有水櫃50個,水櫃容量在50-100立方不等,緩解了人畜飲水難問題。2016年脫貧攻堅戰以來,鳳山縣不斷加大飲水工程投入力度,對大石山區需要新建家庭水櫃的群眾有求必應。目前,弄雷屯有水櫃106個,戶均兩個水櫃容量150立方米,加上配套實施的飲水安全保障工程,群眾一年四季用水問題得到保障,去年裝修新房的羅昌文老人,在家裏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現在用水都不用愁,水龍頭一扭,水就來了,我家的新房幾個衛生間都裝有熱水器洗澡,和城裏的賓館沒什麼區別。”
2016年以來,鳳山縣先後實施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大石山區農村飲水安全大會戰以及水源工程、農村飲水安全、抗旱應急供水等一批水利項目,農村飲水安全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水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2016年至2019年,鳳山共投入資金1.7億元,完成新建和改擴建農村集中供水工程377處,新建家庭水櫃5443座,實施家庭水櫃加蓋改造5869座,解決和鞏固提升飲水安全受益人口13.9萬,其中貧困人口3.4萬。全縣累計建成集中供水工程738處,供水管網全部入戶,解決16.4萬人飲水安全;建成用於農村飲水的家庭水櫃9723座,解決3.1萬人飲水安全。2019年底,鳳山縣貧困村飲水水量、水質、用水方便程度、供水率4項指標達到安全標準,全縣48799戶農戶飲水安全全部達標,全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3.8%,達到國家規定的83%以上的標準要求。
4 住房保障攻堅戰圓了3萬人安居夢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鳳山縣把農村危房改造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來抓,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依照群眾意願,採用原地新建和易地扶貧搬遷相結合推進住房保障工程,至今共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315戶,易地扶貧搬遷2589戶,圓了近3萬人“居者有其屋”的夢想。
家住平樂瑤族鄉登亭村交王屯的貧困戶何仁興,2019年春節前夕,一家七口人搬離蝸居了幾十年的舊房,高興地住進思源社區128平方米的新居。“我爸媽年老多病、做不了工,愛人患過大病體質弱,種田種地那些體力活做不得,我只能打零工維持生活,生活非常困難,搬遷來縣城之前我們很擔心收入問題。來到這裡之後,社區領導很關心我們,安排我愛人在社區做環衛工,我在城區也找得一份工作,兩個人月工資也有5000元左右,3個小孩都在城區讀書,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們生活真的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何仁興高興地説。
思源社區,是鳳山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區,該社區于2018年12月前竣工交付使用,目前安排2274戶10330人搬遷入住。像何仁興這樣離開農村成為城裏人的很多,他們在社區安置服務站的精心安排和服務下,逐步實現“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目標。
長期以來,鳳山農村存在住房條件簡陋、生産生活條件惡劣、基礎配套薄弱、公共服務能力差等問題。脫貧攻堅戰以來,鳳山縣對全縣農戶住房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對達不到自治區住房安全保障要求的,除納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外,還通過實施危舊房改造、修繕加固、利用村級閒置公共房源安置等方法,解決危舊房存量問題,對農戶住房等級在C級及以下的,100%納入改造範圍,全力推進以四類重點(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對象的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建設。2016年以來,共投入資金8631.68萬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315戶,完成修繕加固1530戶。經過組織鑒定,2019年底,全縣48799戶農戶中有48604戶達到AB級穩定住房標準,有195戶C-D存量危房已全部納入危房改造範疇。
5 義務教育有保障 上學路上一個都不少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鳳山縣委、縣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紮實推進教育改革,不斷優化教育結構,加大教育投入,出臺各種優惠政策,不斷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全縣教育品質和教學水準明顯提升,教育扶貧成效喜人。
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鳳山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多方籌措資金,做到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努力實現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工作目標。3年來,獲得一汽集團和深圳市龍華區資助1500多萬元,16000名師生收益。共發放大學生生源地助學貸款6000多萬元,受益人數9000多人次。3年來,鳳山縣學生資助中心共資助學前至大學學生20萬人次,資助資金達1.5億多元。
以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推進教育公平。
3年來,鳳山縣投入教育資金9.24億元,約佔全縣地方財政經常性收入的34%。通過大量資金的投入,全縣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城鄉之間、校際之間的辦學條件差距不斷縮小,實現了“6個全覆蓋”,即校校教學儀器配置全覆蓋、校校圖書云管理全覆蓋、校校計算機雲教室全覆蓋、每個班級一台86寸一體機全覆蓋、教師人手一台辦公電腦一套週轉房全覆蓋、每個學生一人一桌一單鋪全覆蓋。2017年和2018年,鳳山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通過自治區評估驗收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評估認定。鳳山縣第一小學、紅軍小學、鳳城鎮初級中學先後投入使用,解決了移民子女就學難問題,使鳳山成為河池市消除超大班額最早的縣份。2018年2月,鳳山縣被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評為第二批“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是河池市第一個獲此殊榮的縣份。
以全社會參與抓好控輟保學工作。
土地不種誤一季,人不讀書誤一生。鳳山縣緊緊圍繞脫“貧攻堅路上不讓一個孩子輟學”的目標,落實好“雙線四包、一線超前、兩線互動、法不缺位”工作要求。動員全縣各方力量共同抓好控輟保學工作,鳳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進村入戶動員學生返校,控輟保學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以來,全縣共勸返學生回校和妥善安置132名。2018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3.3%,2019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7%,2020年力保義務教育鞏固率95%以上。
6 醫療資源下沉 基層群眾受益
“我今年82歲,患有高血壓,身體不好,坐車暈車,孩子們都出去打工到春節才回來,是陽醫生經常上門來給我檢查抓藥,像我女兒一樣照顧好我的身體。”談到身體情況,鳳城鎮才勞村留守老人李奶領眼裏閃爍著淚花。“才勞村有群眾1200多人,像李奶領這樣患有慢性病的有82人,大多數是高血壓、出門不方便,我們都定期上門服務。”才勞村村醫陽麗霞説。
目前,鳳山縣有村衛生室96個,在崗村醫155名,他們是農村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推進醫療扶貧的中堅力量。2019年免費為全縣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7萬人簽約家庭醫生服務,覆蓋率100%。為解決鄉村醫生待遇低問題,2019年,鳳山縣多渠道籌集資金,將村醫工資從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該項工作走在全廣西前列。
“政府提高村醫工資後,加上農村防艾宣傳工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還有日常診療開單補助,保障鄉村醫生月收入穩定在2000元以上,人口多的村醫月收入可以在4000元以上,這樣村醫隊伍相對穩定,加上村衛生室達標建設,村民就近就醫看病問題得到解決。”鳳山衛生健康局局長馬昌武介紹。
鳳城鎮久文村村民樊夢金,日前因病到鳳城鎮衛生院住院,出院當天,她在“一站式”結算服務窗口辦理繳費手續,6天的住院費用共計是3653元,她只需自己付費134元。樊夢金高興地説,“以前是住院之前要交押金,現在不用了。以前是出院後還有那些大病保險、商業保險、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政府兜底等報銷費用,我們要跑幾個部門非常麻煩,現在“一站式”服務幾分鐘就結算清楚,方便多了。”
自2017年7月以來,鳳山在縣內13個定點醫療機構均設立了“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服務,持有醫保卡的患者到縣域內醫療機構住院無需繳納住院押金,出院後直接結算,便捷高效的服務獲得群眾點讚。
近年來,鳳山縣按照“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的總體要求,大力推進醫療資源下沉,加大硬體設施投入。自2015年以來,全縣共投入醫療保障資金1.549億元,項目包括新建縣人民醫院醫技大樓、鄉鎮衛生院業務用房建設、縣鄉醫療機構醫療設備採購等,縣、鄉醫療機構全部達到合格醫療機構建設要求;特別是2019年,重點投入村級衛生室建設,每個村建有四室分開、80平方米以上的標準化村衛生室,配足村衛生室基本醫療設備及藥品。通過幾年來的投入,有效提升了基層醫院的醫療水準和服務能力,醫療資源配置不均、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得到很大改善。
7 抓黨建強基固本 促攻堅圓夢脫貧
鳳山縣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著重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抓扶貧幹部隊伍建設、抓村幹部職業化改革、抓基層組織建設,以黨建工作強基固本,為全縣脫貧摘帽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村裏凝聚力更強了。“以前我們手頭沒有資源,沒能力為群眾辦實事,感覺講話都沒底氣。現在村裏一年有幾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可以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群眾高興,村‘兩委’也更有威信了。”鳳山縣三門海鎮央峒村黨支部書記黃耀成表示,自2017年有集體經濟收入以來,村“兩委”用這筆錢辦了14件實事,群眾成了直接受益人,村幹部腰桿也更直了。2017年以來,鳳山縣通過“入股搭車”“村辦項目”“自辦産業”等主要模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在廣西率先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全覆蓋、全達標。2018年6月,全區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推進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在鳳山縣召開。為持續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鳳山縣進一步拓展了物業租賃、合作經營、資源開發等多種發展路徑,形成縣有兜底項目、村有自主項目的“1+N”發展模式,村級集體經濟進入百花齊放、多元發展的良性軌道。
抓扶貧幹部隊伍建設,保障脫貧攻堅中堅力量。“在脫貧攻堅關鍵時期,我們堅持盡銳出戰,把‘最能打仗’的人派下去,把‘打了勝仗’的人用起來。”鳳山縣委書記廖錦成介紹説。為配足配強脫貧攻堅一線力量,鳳山縣向每個鄉鎮增派一名挂職黨委副書記專抓脫貧攻堅,按照“1+1+N”標準給每個村配備駐村工作隊(即1名縣直包村單位領導、1名駐村第一書記和若干名工作隊員),著重把高學歷高素質幹部、優秀年輕後備幹部、單位業務骨幹派到脫貧攻堅一線培養和考驗,並落實了管理手段信息化、業務培訓專業化、工作成效公開化、考核評價數字化的“四化”措施。注重在脫貧攻堅主戰場考察識別和選拔任用幹部。2017年以來,共提拔重用脫貧攻堅一線幹部84人,佔全縣提拔重用幹部的43%;晉陞脫貧攻堅一線幹部100人,佔全縣職級晉陞總數的75%;全縣9個鄉鎮中,有2名鄉鎮黨委書記獲市委提拔,其餘7名鄉鎮黨委書記全部晉陞為四級調研員,符合條件的6名鄉鎮長和5名鄉鎮人大主席全部晉陞為一級主任科員。
抓村幹部職業化改革,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事業成敗,關鍵在人。脫貧攻堅要長效鞏固,鄉村振興要長期堅持,離不開一個堅強的村‘兩委’班子和一支富有戰鬥力的村幹部隊伍。”鳳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施展介紹説。針對村幹部待遇偏低、素質不高、考核缺失、激勵不足等老大難問題,鳳山縣將各部門在村級設置的有補助的工作崗位進行整合,職責由村幹部承擔,補助由村幹部享受,實行“基本報酬+績效獎金+集體經濟創收獎勵+基本保險”的村幹部待遇保障制度,在不增加財政負擔的前提下,使全額補貼村幹部每月報酬增長近一倍,支書主任“一肩挑”的達到3000元/月。同時,創新制定了村幹部選拔任用辦法、績效考核激勵辦法、日常管理監督辦法等系列制度,讓村幹部領足工資待遇、用足時間精力,充分履行職責。通過推行村幹部職業化改革,吸納了一批眼界寬、思維新、素質高的優秀青年加入村幹部隊伍,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我以前在廣東打工才能養家,現在村幹部待遇提高了,管理也規範了,我還是願意回老家當村幹部,可以為村裏做點事,自己也沒有後顧之憂。”大學畢業的鳳山縣平樂瑤族鄉謀愛村黨支部書記楊再鑫説。
抓基層組織建設,基層社會治理邁上新臺階。“以前社區辦公房狹小,群眾來辦事都沒有地方坐。現在我們的黨群服務中心寬敞明亮,群眾辦事很方便。”鳳山縣鳳城鎮巴烈社區黨支部書記羅宏展高興地説。鳳山縣大力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全縣98個村(社區)中有69個村級辦公場所面積達到300平方米以上,有53個村黨組織被評為自治區三星級以上基層黨組織。從2018年起,鳳山縣又將黨建的觸角延伸到屯一級,成立屯級黨支部151個、屯級黨小組64個、屯級黨群理事會221個,同步建立議事決策機制、互幫互助機制、糾紛調處機制等三項機制,把黨組織建在群眾身邊,讓黨的工作融入群眾日常生活,使群眾遇到大事有主心骨、遇到難事有貼心人,增強了歸屬感和獲得感,初步形成了“黨領群治 共建共享”的農村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同時,鳳山縣強化黨員能人培育帶動,2018年以來,培養了356名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創建了100個“黨員能人幫帶示範基地”和4個“紅雁引飛”示範基地,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本版文圖均由鳳山縣委宣傳部提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