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三月三暖心生活節”撬動廣西消費回暖內需快速回升
2020-05-20 15:33:40來源:廣西新聞網編輯:劉洋責編:胡曉萌

  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19日訊(記者 宋瑤 冼妍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消費市場影響嚴重。為了儘快撬動被疫情抑制、凍結消費市場,今年3月26日以來,自治區政府與阿裡巴巴團隊緊密合作,開展線上引流、線下消費,無接觸配送等互聯平臺促消費活動。記者日前從自治區商務廳了解到,活動開展一個半月以來,全區支付寶用戶累計交易額已突破500億元,日均交易筆數、日均交易額分別比疫情期間(1月24日-2月29日)增長109%和29%,比上年同期增長17%和62%,市場活躍度大幅度提升。一季度,廣西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全國高3.8個百分點,在全國排第10位,比上年提升7個位次。

“三月三暖心生活節”撬動廣西消費回暖內需快速回升

  暖心暖市暖生活,帶動全區商貿業復工復産

  針對疫情期間居民消費謹慎心理,我區通過發放暖心卡,有效刺激居民消費,推動商貿企業復工復産、回暖升溫。3月26日至5月13日,活動已推出暖心消費券4期,全區消費者累計領取消費券達2.3億張。全區限額以上商貿類企業復工率已達99.5%,員工到崗率已達93.4%。截至5月上旬,全區限上批發和零售業稅務開票金額比去年同期增長達15%以上,住宿和餐飲業稅務開票金額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六成以上。

  線上引流,線下消費,帶動龍頭企業恢復性增長

  3月26日至5月13日,全區1166家限額以上各類百貨、超市、專業店等零售業企業共核銷暖心卡消費券4500多萬元,直接帶動銷售超3億元。在消費券匯聚人氣、帶動人流作用下,1-4月,百貨類龍頭企業廣西南城百貨銷售額同比增長25%,步步高廣西51家門店增長率在步步高全國670余家門店中排名第一;超市類龍頭企業廣西聯華銷售額同比增長25.6%;家電類龍頭企業南寧國美、北海國美等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5.4%、28.7%。

“三月三暖心生活節”撬動廣西消費回暖內需快速回升

  一季度,廣西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全國高3.8個百分點,在全國排第10位。記者 冼妍杏 攝

  雲上購車,專享補貼,帶動汽車類銷售快速增長

  “壯美廣西•三月三暖心生活節”之“雲上購車”滿5萬返1000元、滿10萬返2000元優惠活動,快速拉動汽車銷售。截至5月13日,拉動全區汽車銷售近3.2萬輛,銷售額超過24億元。稅務部門數據顯示,1-4月全區小型汽車新車票面金額約78億元,降幅比1-3月收窄7.3個百分點,4月當月,全區小型汽車新車票面金額約22億元,同比增長5.7%。

  美食嘉年華,“雲”上過節,撬動億元餐飲消費

  “壯美廣西•三月三暖心生活節”之“美食嘉年華”,通過暖心消費券,疊加商家促銷,網紅直播、深夜食堂、雲LIVE音樂會等,發揮消費券“乘數效應”,超過4萬家餐飲商家參與活動,拉動餐飲線上訂單量增長,有效促進餐飲業恢復增長。1-4月預計全區限額以上餐飲業銷售額降幅比1-3月收窄約6個百分點。

“三月三暖心生活節”撬動廣西消費回暖內需快速回升

  超過4萬家餐飲商家參與活動,拉動餐飲線上訂單量增長。記者 宋瑤 攝

  千企萬店讓利,八桂優品出鄉,助力脫貧攻堅

  活動聚焦助農增收、貧困地區農産品銷售和工業品下鄉等,依託淘寶、聚划算、“1688”等線上平臺,組織1000多家企業、7萬多家網店,開展“八桂優品”出鄉,打造系列網銷“爆品”,線上商戶累計實現交易額超20億元。同時舉辦貧困地區特色農産品品牌推介洽談會,促進廣西農産品採購2.9億元。活動期間,全區14個市長、46個縣(市)長開展直播帶貨活動91場次,累計吸引4500萬人次點擊觀看,帶動特色農産品網上銷售超過4000萬元,助力脫貧攻堅初顯成效。

“三月三暖心生活節”撬動廣西消費回暖內需快速回升

  全區14個市長、46個縣(市)長開展直播帶貨活動91場次,帶動特色農産品網上銷售超過4000萬元。記者 宋瑤 攝

  下一步,廣西將繼續以“壯美廣西•三月三暖心生活節”系列活動為抓手,重點推介5G新消費促銷活動,發揮5G新技術帶動新興消費引領作用,掀起5G消費新熱潮,助力全區零售業實現高品質發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