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南寧:山水共融生態宜居 大筆揮毫綠色畫卷
2020-06-10 08:51:10來源:南寧日報編輯:劉洋責編:路晶森

  原標題:山水共融生態宜居 大筆揮毫綠色畫卷

  ——南寧市全面深化改革系列報道(三)

南寧:山水共融生態宜居 大筆揮毫綠色畫卷

  百里秀美邕江,碧水倒映藍天,水岸如黛,江山如畫。 黃維業攝

  “抬頭仰望是清新的綠,環顧四週是怡人的綠。”首府南寧的生態“高顏值”,成為吸睛資本。邕江等主要河流斷面連續多年實現“二類水入境、二類水出境”,“南寧藍”保持常態,市區環境空氣品質持續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全國唯一連續三年蟬聯“美麗山水城市”稱號。

  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高品質城市環境的需要,南寧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突出城市建設的“形、實、魂”,堅持治水、建城、為民,聚焦揚塵污染、黑臭水體等突出問題,深入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城市綜合執法、生態文明等體制機制改革,“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績斐然,“中國綠城”生態宜居品質不斷升級,走出了一條城市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環保聯防聯控

  “藍天幸福感”越來越強 

  芒種時節,雨過天青。“空氣清新,陽光明媚,我們的‘藍天幸福感’越來越強。這些年來,我們早已習慣享受‘南寧藍’了。”幾天前,市民韋洋拍攝了南寧市上空藍天白雲的照片上傳朋友圈並寫下這段話,引來外地朋友好一陣艷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如今,我市人民群眾生活水準顯著提高,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也在提升。

  據市生態環境局數據顯示,南寧市2019年城市環境空氣品質達到2013年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以來的最好水準,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7,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實現連續三年穩定達標。今年1—5月,我市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8%。

  “南寧藍”保持常態,與我市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中,注重建立健全大氣污染防治和“繡花式”城市管理新模式,特別是聚焦揚塵污染治理、秸稈禁燒、工業污染源監管等工作,不斷完善長效管控機制密不可分。

  在揚塵污染治理方面狠下功夫。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市先後實施“集中整治年”“鞏固提升年”“制度建設年”“精細化管理年”活動,制定了《南寧市揚塵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方案》《南寧市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建立治塵長效機制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將單一部門牽頭治理轉變為多部門聯防聯控,推進《南寧市城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立法工作;依託信息技術等現代手段,構建南寧市揚塵治理視頻綜合管理系統(“慧眼”系統),對已納入“慧眼”系統的施工工地、消納場、攪拌站、採石場和揚塵污染治理聯合執法卡點等,實施智慧化綜合監管,通過一系列措施,形成了高位指揮、高位推進、高位協調、部門聯動、網格管理、科技支撐、精細治理、嚴格考評的系列制度機制。

  加強秸稈露天禁燒管控,劃定禁止露天焚燒秸稈區域,研究制定《南寧市農作物秸稈和垃圾露天禁燒管理工作方案》,推進秸稈智慧化視頻監控監管系統建設;嚴管煙花爆竹禁燃限放,2020年春節期間,我市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為100%。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市還從加強工業污染源監管、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加強餐飲油煙排放控制等方面,持續創新手段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和污染天氣應對,精心守護“南寧藍”。

  河暢岸綠水清

  水治理攻堅戰成效明顯 

  夏日時節,天藍雲白。穿城而過的母親河邕江,碧水倒映藍天,水岸如黛,江山如畫,以最美的姿態奏響天人合一的讚歌。

  我市堅持“治水、建城、為民”的城市工作主線,以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工程為抓手,打造“百里秀美邕江”。經過近年來的持續建設,邕江已建設成為集防洪、飲用水水源保護、通航能力提高、水質改善、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休閒景觀建設于一體的“百里秀美邕江”。在兩岸新建、改建的公園裏,親水觀景平臺上,遊客絡繹不絕。

  在大力開展邕江綜合整治的同時,南寧市統籌推進內河整治、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等治水工作。

  那考河畔,極目遠眺,6.35公里河道清澈見底、魚蝦歡騰;兩岸朱槿花嬌艷、草木蔥鬱;沿河步道上,市民緩步休閒、愜意舒展。這條曾經“灰頭土臉”的“納污河”,經過實施國內首個城市水環境流域綜合治理PPP項目後,蝶變成為濕地公園。

  如今,那考河濕地公園已成為南寧的一張新名片,並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範例獎。在那考河流域治理的帶動下,沙江河、心圩江、水塘江及黑臭水體治理等一批運用新理念新模式治理的項目啟動建設,並取得成效。

  在治理黑臭水體過程中,我市強化全流域、全要素系統治理思路,強化“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長制久清”措施,完善“廠—網—河(湖)”一體化建設運營管理機制;紮實推進污水處理廠、排污管網、河道沿岸排污口的建設和改造工作,2019年完成6個新建污水處理廠建設,實現新增污水處理能力46萬噸/日,38個黑臭河段中有35個初見成效,入圍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土壤修復治理

  守住這一片“凈土” 

  一抔土,關係著家家戶戶的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如何織密凈土保衛戰保護網?我市全面推進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全力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全面啟動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嚴格管理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等,凈土保衛戰成效明顯。

  南化集團原廠區土壤治理修復是廣西地區規模最大、污染最複雜、投資最高的化工污染場地治理修復項目。南化集團停産搬遷後,南寧市對這一地塊進行土壤治理修復,積極推進南化地塊土壤環境狀況調查、風險評估及修復治理等相關工作,以確保地塊土壤環境品質達到規劃用地土壤環境品質要求,保障“住得放心”。

  經過調研取經,並結合實際,我市在南化污染地塊治理上提出了“水土共治”的修復模式,將重金屬污染土壤、有機污染土壤、地下水的穩定化、減量化修復相結合,一方面土壤修復可以徹底清除地下水污染源,另一方面地下水修復也可以有效避免由於季節性水位波動造成土壤二次污染,達到污染減量和風險可控的目的。

  經過連續四年的不懈努力,2019年11月,我市完成了該地塊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復治理工作,並通過了效果評估,達到了預期修復治理目標要求。南化污染地塊的修復治理和風險管控經驗形成了“南寧模式”,為我市後續開展污染地塊監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為全區提供重點行業土壤污染治理典型樣板。

  這是南寧市紮實推進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全面貫徹落實“土十條”要求,按照“打基礎、建體系、守底線、控風險”的總基調,紮實推進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市土壤環境品質總體穩定。在全區率先實現對污染地塊開展多部門聯合監管,率先建立污染地塊土壤環境聯合監管工作機制,率先形成符合自身實際的污染場地環境監管體系。

  南寧市還廣泛開展造林綠化工程,加強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虎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六景泥盆係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等資源保護,實施“城市雙修”、石漠化治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通過植被的“綠”保護土壤的“凈”。(南寧日報記者 楊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