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努力踐行“四力” 講述精彩故事 ——“千名記者一線行”首批記者採訪紀實
2020-06-17 08:50:08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劉洋責編:路晶森

   行車加走路4個小時,來到廣西目前貧困發生率最高的村,看一線幹部群眾如何戰天鬥地;翻越崇山峻嶺,追尋“自治區優秀共産黨員”黃景教的足跡;走訪毛南族的村村寨寨,與毛南族群眾分享整族脫貧的喜悅……6月8-14日,“千名記者一線行”第一批採訪團記者,深入大化瑤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和上林縣,俯下身子,做脫貧攻堅故事的傾聽者、記錄者、參與者,用圖文、廣播、電視、新媒體等多種形式,講述了一個個感人的脫貧故事。

  “腳力”錘鍊沒有終點。第一組採訪團記者前往的第一個貧困村,是大化雅龍鄉勝利村。通村三級路在大山間盤旋環繞,一個個“回頭彎”讓人心驚膽戰。在這個深度貧困村裏,記者們採訪和記錄了一個個精彩故事——新聞特寫《一個極度貧困村的前世今生》、通訊《養殖肉牛扶貧 讓群眾“牛”起來》等稿件,將勝利村的脫貧故事和變化娓娓道來。

  “以為勝利村很遠了,沒想到板升鄉八好村更遠。”廣西新聞網記者王希覺得,記者的視角所及和腳力丈量的地方,沒有最遠,只有更遠。脫貧攻堅前,八好村幾乎樣樣不好,2015年精準識別時,貧困發生率達到94.5%。2016年,全村23個屯18個沒有通路,群眾所需物品大多靠肩扛馬馱,修路建房“累死馬”的故事經常發生。6月11日,當採訪團記者來到八好村時看到,因為屯屯通了路,

  群眾終於可以開著汽車運建材,原來4年都建不好的房子,如今3個月左右就能建好入住。但天公不作美,近日連日大雨,導致八好村弄豪屯的通屯砂石路塌方。為了採訪拍攝到當地幹部群眾如何攻堅克難、推進危舊房改造的生動場景,全團記者背上器材,步行半個多小時,幾乎是手腳並用從屯級路爬進了弄豪屯。

  在現場,記者們看到,為了不影響舊房改造進度,當地政府請人將建材用螞蟻搬家的方式,一點一點運過塌方點,再通過三輪摩托運進屯裏。弄豪屯老蒙的夢想被記者們用各種新聞語言“講”成了故事——老蒙是弄豪屯貧困戶,他的夢想就是既能住上新房,又能讓十幾年前耗時數年才建起的石頭房也留下來。板升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貧困群眾的訴求,從資金、人力、物力上全面扶助他們建起了新房;同時從留住鄉愁出發,保留了如今還結實的石頭房子。老蒙終於圓了安居夢。

  好眼力發現好故事。精準脫貧攻堅戰開展4年多,新聞報道數不勝數,記者如何避免眼力“疲勞”發現好新聞?採訪團記者緊扣中央和自治區的最新精神,緊盯活動宣傳重點,挖出了一個個好角度,寫出了一篇篇好新聞。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環江和毛南族成近期報道的熱點。在按既定路線採訪的同時,採訪團記者主動將目光對準正在建設的貴南高鐵,從高鐵建設促脫貧、鞏固脫貧成果角度,采寫出了一個個好故事——下南鄉的譚曉瓊因疫情影響無法到廣東務工,就到家門口的貴南高鐵項目五號合拌站應聘,經過技術培訓後,她成為一名攪拌機操作員,學得一門過硬的技術;川山鎮東山村一片120畝荒地,由於高鐵施工便道的修建成了黃金寶地,村民們將其開發成扶貧産業園,種上旱藕、毛竹等,拓寬了增收路子。

  都安瑤族自治縣“貸牛還牛”“貸羊還羊”、養蜂産業已屢有報道,如何才能寫出新意?廣西日報記者將三個産業“串”起來看,敏銳地發現三個産業都有完整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寫成了角度新穎的採訪手記——《利益聯結好 産業快步跑》。

  好腦力寫出新高度。7天行程下來,廣西日報記者農芝深受教育。在都安的深度貧困村,“雄心征服千層嶺,壯志壓倒萬重山”的不屈精神讓她驚嘆;在環江,貧困群眾為了擺脫貧困過上富裕的生活,大力發展果樹種植、牛羊養殖、種桑養蠶等産業,讓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人民群眾是時代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農芝深有感觸。年輕記者張安然,以前對脫貧的理解,就是讓貧困群眾變得有錢。隨著採訪活動的深入,她結合所見所聞,不斷感悟思考,對脫貧有了新認識:脫貧不僅是物質生活越來越好,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改變,貧困群眾變得更自信更勤勞,精神上的“富裕”與錢包裏的“富裕”都一樣重要,她以“青年記者一線行VLOG”的形式,采寫了《儲存希望的一個個水櫃,“長”在大化深山裏》《記者“桃花源”裏失聯3個小時,被一隻“致富牛”扯住了……》等生動的報道。

  好筆力讓故事更精彩。全團記者們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克服舟車勞頓,用群眾的視角和語言,寫出一篇篇鮮活的、吸引人、打動人的精品佳作。《家有讀書郎 貧窮不會長》,講述都安下坳鎮高王村殘疾家庭蒙炳周堅持讓3個孩子讀書,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故事;《“四兩”撥“千斤”》用民間俗語為標題,形象闡述了粵桂兩省區協作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所産生的強大引領示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説,脫貧攻堅是幹出來的,靠的是貧困地區幹部群眾齊心協力苦幹、巧幹。此行採訪,記者們所行之處,見證和感受著廣大幹部群眾同心勠力斬窮根的決心和勇氣,堅信廣西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人民一同奔小康,指日可待。(廣西日報記者 韋鵬雁 袁琳 何學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