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養海”護沙灘 生態金不換
2020-07-16 10:00:41來源:人民日報編輯:劉洋責編:路晶森

  原標題:“養海”護沙灘,生態金不換(生態治理的中國奇跡(19))

“養海”護沙灘,生態金不換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0年07月15日第01版頁面截圖

  造物偏愛北海。它三面環海,地處北部灣東北岸,風景極美。這裡海岸線長達668.98公里,灘塗、港灣、河口眾多。

  7月2日,本報記者在廣西北海採訪,偶遇甘肅遊客杜先生。天空的藍、銀灘的白、紅樹林的綠、潿洲島的紅,讓他沉醉。

  他知道很多景點,但不知道的是:這份美來之不易。北海生態保護,尤其灘塗保護,一度壓力極大,而今仍不敢鬆懈。

  曾經,“天下第一灘”銀灘遭遇垃圾圍困。“浪骨起,反海底”,每年農曆三月底“浪骨起”,海底垃圾翻上海面,不堪入目。

  曾經,一些村民用高壓水槍捕撈沙蟲,私自在灘塗插樁圍網,非法設立沙蟲、貝類養殖場,把公共灘塗海域佔為己有。

  曾經,北海一些公司廢渣露天堆放,大肆堆填侵佔灘塗,鐵山港約1400畝區域滿目瘡痍、狼藉一片。

  曾經,馮家江沿岸有2000畝散養蝦塘、24個養豬場,每年1650萬噸養殖污水,未經處理直排入江入海。

  曾經,合浦縣採石場違規採石破壞生態,出現近百個“天坑”,成為北海人不堪回首的記憶……

  吃海不養海,到頭一場空。痛定思痛,北海決定:必須“生態立市”。保護環境,守好灘塗,誰也不能糊塗!這些年,北海治理灘塗、修復海岸、整治黑臭水體、保護紅樹林,對非法捕撈、非法開採、非法排污、工業污染等堅決“説不”。

  黨和政府,頭腦清晰。

  “生態是北海的金不換”。北海市委書記王乃學説,守住紅線才能守護好碧海藍天。優異的生態資源稟賦,是釋放“海”的潛力、打造向海經濟、譜寫海上絲路新篇章的前提。

  “對環境傷害大的企業,稅收再高也不能落戶。”北海市長蔡錦軍説。近年,石英砂加工廠、舊輪胎加工廠、粗加工型玻璃廠等企業,看中北海的沙石、港口資源優勢,希望進駐。但無一例外,它們被拒之門外。

  企業也在行動。

  日前,北海鐵山港固廢循環利用環保綜合體項目,一期工程投産。每年可消納廢渣170萬噸,變廢為寶,還能給港口帶來2萬標箱新增吞吐量。“要修復生態,首先得治理污染,企業要當生力軍。”北海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成仁發現,北海全方位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

  “綠色理念”自覺于行。

  6月8日,“世界海洋日”及“全國海洋宣傳日”。當天,在海洋産業園區岸段灘塗處,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和北海市海洋局70名志願者,種植了百株嫩綠的紅樹苗。這是北海人愛護生態的縮影。

  北海人在努力。

  張清琪,土生土長北海人,家住銀灘鎮紅樹林邊上。他記得,小時候的灘塗上,放眼望去,能看到很多中國鱟慢慢挪著,有臉盆大。後來,鱟越來越少,個頭也越來越小。這個存活了4億年、藍色血液的物種,已成為瀕危物種。再後來,為了護鱟,“愛鱟及棲校園保護行動”“不吃鱟消費倡導行動”“第四屆 IUCN 國際鱟科學與保護研討會”等活動,在北海出現。

  制度保障是壓艙石。

  高壓水槍打沙蟲、船艙油污直排入海等頑疾,曾經“反復發作”。對此,北海推進生態環境領域地方立法,先後出臺《北海市潿洲島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北海市沿海沙灘保護條例》《北海市紅樹林保護條例》……這些“硬核”措施,為生態保護築起屏障。

  生態傷疤正一個個癒合。

  沿海灘地越來越綠,紅樹林面積由2011年3038公頃,增加到2018年3888.8公頃。企業違法排污有效控制,挖掘泥丁、捕鳥、電魚等行為大幅下降。生態旅遊快速發展,周邊社區民眾從環境保護中獲益……

  歷史在給北海新的機會。

  北海人最難忘的,是2017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考察,提出殷殷囑託,指明綠色方向。

  “生態北海”金字招牌,正越來越亮眼,綠色發展迎來多重利好。

  對於這一點,北海人感受到了!世界也看到了!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0年07月15日第01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