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南寧建寧水務集團全力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收官之戰”
2020-07-23 09:46:05來源:南寧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路晶森

  物流園、茅橋、五象污水廠一期擴建等5個新建擴建污水廠項目已基本完成主體施工,陸續于7—8月份達到通水試運行條件;朝陽溪、那平江、亭子衝3個內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預計8月底完成截污通水目標……南寧建寧水務集團堅持按照南寧市“治水、建城、為民”城市工作主線,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部署,圍繞“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長制久清”的要求,加快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各項目建設,全力幫助南寧市創建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提升生態宜居水準。

  立下黑臭水體治理“軍令狀”

  為加快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改善城市水環境品質,南寧市于2018年全面啟動整治黑臭水體,加快補齊城市水環境治理及市政排水基礎設施短板攻堅戰,明確要求到2020年水環境治理取得明顯見效。

  根據《南寧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提出的2018年至2020年“三年攻堅戰”任務,建寧水務集團負責承建的黑臭水體治理項目超過120項。項目總投資超過170億元,包括負責新(擴)建污水處理廠9個、開展內河綜合流域治理8條,整治河道總長約105公里,負責全市8545個雨污管網錯混接點改造任務中的2261個。

  時間短、戰線長、困難多、任務重,3年內完成這麼多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幾乎可以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建寧水務集團黨委展現擔當,立下了“軍令狀”——堅決按期完成建設任務,並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堅決把思想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全力以赴完成建設任務。

  全力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完善工作機制,高位推動污染防治工作。建寧水務集團成立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領導小組,精心制定污染防治攻堅戰總體工作方案,集中抽調精幹力量組建專業技術隊伍,強化對水環境治理項目的籌劃和指導。集團主要領導深入各重點項目現場,針對項目設計調整、徵地拆遷、建設施工、設備採購等重點、難點問題,組織召開各類現場協調會100多次,研究提出問題解決對策。各分管領導常駐項目點現場辦公、現場督戰,狠抓施工進度和品質安全管理,確保項目建設開足馬力推進。

  抓好復工復産與疫情防控兩不誤。南寧建寧水務集團堅決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關於疫情期間安全有序復工的工作要求,2月底前率先在市屬國有企業中實現全部重大項目復工,項目開工率在6個平臺公司中排名第二。通過不斷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搶抓施工進度,5月份的南寧市項目建設進展情況通報顯示,南寧建寧水務集團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領域投資完成情況高於全市平均水準13.21個百分點,在全市6個平臺公司中,集團公司1月—5月城建項目開工率排第1名,年度累計投資完成率排第3名。

  水環境治理繪出“新畫卷”

  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取得突破性成效。2018年,南寧建寧水務集團圓滿完成承建的約40公里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工程,為自治區60週年大慶獻禮,成功打造“百里秀美邕江”城市景觀新名片。集中全力攻堅克難,如期完成河道清淤、河道截污等項目建設任務共計70項,圓滿完成市政府下達的黑臭水體治理60天攻堅戰任務目標。2019年,南寧建寧水務集團大力實施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擴容改造,江南、埌東、三塘三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全部實現在當年8月底前如期通水試運行,新增日污水處理能力35萬立方米。

  2020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收官之戰”關鍵一年。目前,南寧建寧水務集團加快推進承建的黑臭水體治理項目,物流園、朝陽溪、那平江、茅橋、五象污水廠一期擴建等5個新建擴建污水廠項目已基本完成主體施工,陸續於今年7月—8月達到通水試運行條件。

  朝陽溪、那平江、亭子衝3個內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總體形象進度已達到80%以上,預計8月底完成截污通水目標。馬巢河流域治理項目今年3月實現開工建設,目前總體進度超過45%,將完成河道整治9.5公里,預計今年10月份完成截污通水目標。邕寧老城區控源截污改造工程已於今年5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力爭今年12月底前完工。雨污管網錯混接點改造目前已完成1340個,完成總任務量的71.13%。

  南寧建寧水務集團咬緊目標任務,擰緊責任鏈條,以“5+2”“白+黑”“晴+雨”的幹勁和衝勁,大幹快上,爭分奪秒推進項目建設,確保按期完成承建的黑臭水體整治項目建設任務,為打贏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優化南寧市良好生態環境作出應有的貢獻。(南寧日報記者 韓沛 實習生 李天興 通訊員 陳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