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勠力同心結碩果 久久為功奔小康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定點幫扶6個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2020-07-29 08:32:04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路晶森

  原標題:勠力同心結碩果 久久為功奔小康

  ——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定點幫扶6個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勠力同心結碩果 久久為功奔小康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定點幫扶6個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掩映在青山綠水間的巴某村新貌。

勠力同心結碩果 久久為功奔小康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定點幫扶6個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隴桃村的火龍果産業讓貧困群眾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勠力同心結碩果 久久為功奔小康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定點幫扶6個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平略村瑤族同胞與駐村幹部共同學習黨的政策,謀劃鄉村振興。

勠力同心結碩果 久久為功奔小康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定點幫扶6個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經過幾年的努力,巴善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勠力同心結碩果 久久為功奔小康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定點幫扶6個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坡教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養殖産業助農增收。

勠力同心結碩果 久久為功奔小康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定點幫扶6個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隴那村的交通便利後,山旮旯變成大通道。

  黨辦姓黨,使命必達。近年來,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以及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重要指示精神,忠誠踐行“五個堅持”,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立足黨辦“四最一中樞”職責定位,緊扣全區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緊貼“三服務”工作實際,一張藍圖繪到底,盡銳出戰,全力攻克深度極度貧困堡壘,把定點幫扶田東縣平略、隴桃、坡教、隴那以及田陽區巴某、都安瑤族自治縣巴善6個貧困村,作為幹事創業、真抓實幹、狠抓落實的切入點,作為了解區情民情、為全區中心工作提供決策建議的重要渠道,作為鍛造隊伍、錘鍊作風、增進群眾感情、樹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平臺,主動擔當推動落實的“第一哨”“第一棒”,全力推動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於脫貧攻堅的系列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帶領脫貧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巴某村 爭當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排頭兵

  近年來,百色市田陽區五村鎮巴某村精準施策,大力發展特色産業,不斷改善提升鄉村風貌,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爭當實施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與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排頭兵,先後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廣西十大最美鄉村”等榮譽稱號。

  選好産業發展“主旋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生態養殖、鄉村旅遊三大主導産業,實施500畝桃李農業觀光園、1000畝油茶産業基地、200畝鐵皮石斛基地、150畝現代農業示範園以及年出欄20萬羽肉雞的適度養殖區、年出欄600頭的育肥牛養殖區,深入打造巴某涼泉度假村並納入廣西鄉村旅遊精品線路,通過推動多元産業同步發展,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壯大村集體經濟産業,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3萬元,實現整村脫貧摘帽。

  配好村莊環境“優雅樂”。以留住鄉愁為核心理念,大力推進“三清三拆”,提升人居環境,打造村屯景觀,完成桃李景觀園、民宿、農家樂、花溪水系、跨湖園林橋、村史館、環屯道路等建設,提升周邊交通和農村基礎設施,建成山青、水凈、村美宜居宜遊的新農村示範點。通過發展鄉村旅遊,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譜好鄉村治理“和諧曲”。以黨建為引領,打造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成立村民理事會,設立愛心公益超市,探索鄉村垃圾分類,建立“正負”加減積分激勵機制,開展“美麗家園·爭當文明”評比活動;推動“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顧問”機制常態化,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宣傳鄉村建設成果,提高群眾認同感;建立大數據信息平臺,整合村屯農業生産、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旅遊服務等要素,提高動態管控水準,提升自治管理效率。

  扶貧手記

  巴某村駐村第一書記林良勝:駐村以來,我時刻牢記黨辦人身份,忠實踐行“五個堅持”,並立下軍令狀:堅決完成好任務,不破樓蘭終不還。兩年多來,我經常深入村屯戶,做好調查研究,摸清農村工作規律,搞清群眾所想所盼。仔細分析巴某村致貧原因和存在的發展優勢,帶領群眾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積極發展鄉村旅遊,適度發展生態養殖。2020年扶貧期滿即將收隊時,我主動選擇繼續留任,因為我始終認為,作為一名黨辦的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完成好組織交給的任務,是對黨絕對忠誠的最好詮釋。

  隴桃村 群眾對美好新生活充滿期待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田東縣作登瑤族鄉隴桃村的駐村工作隊認真貫徹落實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採取有力措施,紮實做好各項工作,推動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加上扶貧産業不斷拓寬增收渠道,村集體經濟穩步發展壯大,群眾的自我發展意願強烈,對美好新生活充滿了期待。

  近三年來,隴桃村累計投入、引進資金900多萬元,用於完善各類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村14個自然屯全部完成了通屯道路及屯內道路硬化工作,全部實現了硬化、亮化、綠化目標,高品質推進飲水工程、危房改造、移動通信基站建設、風貌改造提升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極大地改善了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

  扶貧産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通過開展好村“雙培工程”,將黨員培養成了致富帶頭人,將致富帶頭人培養成了黨員,並積極組織他們到外地學習産業扶貧的成功經驗,拓寬産業發展思路和視野,先後建設了肉牛養殖基地、火龍果種植基地和能繁母豬養殖基地,既促進了農民增産增收,也為下一步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還認真做好資産性收益扶貧引導基金180萬元入股的3家龍頭企業跟蹤管理工作,每年實現15萬元分紅,確保村集體經濟收入得到有效保障。

  2018年12月,隴桃村順利通過自治區“四合一”核驗,貧困發生率由年初的14.5%下降至2.17%,圓滿完成整村脫貧出列的工作任務。如今,全村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廣大群眾生活越過越紅火。

  扶貧手記

  隴桃村駐村第一書記譚克意:在脫貧攻堅戰鬥號角吹響的時候,我就主動請纓駐村。駐村以來,我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幫助貧困群眾脫貧為目標,團結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在改變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加快産業發展上做了大量工作,贏得了組織的肯定和群眾的信任。2020年3月,我兩年的任職期已滿。面對國家和組織的號召,面對群眾的期盼與不捨,我主動放棄回南寧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向組織申請再留任一年。我覺得,作為一名共産黨員,我有責任和義務站好最後一班崗,繼續帶領全村老百姓走上致富的道路,奔向更美好的生活,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不獲全勝不收兵。

  平略村 産業扶貧助力群眾踏上致富路

  經過不懈努力,截至2019年底,田東縣作登瑤族鄉平略村建檔立卡戶貧困戶已脫貧452戶2099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14%,實現整村脫貧摘帽。

  建設平略村養鴿示範基地,産業扶貧成效顯著。在自治區黨委辦公廳的牽線與幫扶下,平略村與廣西養鴿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南寧利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資1400萬元建設養鴿示範基地,總養殖種鴿規模4萬對,並實施鴿種統一選配、飼料統一配送、銷售統一安排,有效彌補平略村各養鴿合作社及農戶在養殖技術、市場銷路等方面的短板。基地不僅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固定收入78萬元,還給貧困戶帶來工作崗位35個,輻射帶動作登鄉70戶養鴿農戶,成為大石山地區探索養殖業發展的一個成功典範。

  實施平略村隴造屯風貌提升項目,生態宜居和鄉風文明程度顯著提升。隴造屯共有60戶25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0戶87人,已全部脫貧出列。為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當地結合實際,實施“一種兩養一提升”工程,即發展板藍根種植産業,養殖肉鴿、肉牛,提升鄉村風貌。目前,已種植板藍根50畝。計劃養殖種鴿1萬對的項目,主體建設已完工。新建養牛場一座,養牛規模60頭,現存欄黃牛30頭。總投資700萬元,包括屯內排水排污管網建設、房屋外立面改造、新建文化活動室、垃圾清理、“三清三拆”、綠化美化、法治示範長廊建設等內容的鄉村風貌提升項目已基本完工,平略村宜居程度實現大幅提升。

  在提升鄉村風貌的同時,自治區黨委辦公廳特別注重鄉風文明建設,積極引導村民成立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一約四會”制度運轉正常,強化村民自治,文明在平略蔚然成風。

  扶貧手記

  平略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正謝:從踏上平略村土地的第一天起,望著村民們期待的目光,我就暗下決心,要把這貧瘠的石山變成“金山銀山”。兩年來,我把走訪群眾、深入調研作為工作重點,訪民情、察民意、問民需,把準脫貧攻堅“脈搏”,始終堅持強組織、凝心聚力,辦實事、取信於民,謀發展、富民強村,解民困、構建和諧,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本輪駐村任期在今年3月就結束了。面對家庭實際困難,我也有過短暫的思想掙扎。但考慮到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脫貧攻堅任務更為艱巨,不宜臨陣換將,我主動申請留任,繼續投入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巴善村 石山貧困村闖出一片新天地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近年來,自治區黨委辦公廳用情用力協助都安當地黨委、政府聚力攻堅,推動巴善村貧困人口由精準識別時的250戶992人下降到13戶54人,連續4年貧困發生率穩定在3%以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10萬元,先後獲得“五星級黨組織”等殊榮。2016年,巴善村高品質完成了脫貧摘帽任務。如今的巴善村,已經徹底改變了昔日窮山惡水面貌,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

  基礎設施得到了質的改善。投資815.5萬元建設25條共28.55公里砂石路,投資931.72萬元建設18條共34.9公里硬化路,擁有21個集中供水水櫃和300余個家庭水櫃,累計完成369戶危房改造,累計實施89戶易地扶貧搬遷,解決了貧困山區群眾行路難、飲水難以及“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等困境。

  扶貧産業蓬勃發展。建設了瑤山牛、澳寒羊養殖基地和跑山雞散養雞舍,瑤山牛養殖基地累計出欄160余頭牛營收170余萬元,參與代養的貧困戶年戶均分紅1000元,澳寒羊養殖基地每5個月可出欄200隻羊,跑山雞全村每年可售出10萬羽以上。

  公共服務不斷完善。投資228.35萬元完成公共服務中心及戲臺、籃球場等配套設施項目建設,村民公共事務和娛樂場所得到了保障;投資50萬元建成老年人活動中心,老年人老有所樂;新建巴善村幼兒園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新建巴善小學電腦教室、閱覽室提升教學條件。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幾年的攻堅使得巴善村鄉村面貌得到了極大改善,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得到了較大提升,對未來生活充滿了信心。

  扶貧手記

  巴善村駐村第一書記雷啟麟: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脫貧攻堅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鬆勁懈怠。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巴善小學的口罩和消毒用品不足,我多方奔走聯繫,爭取到愛心企業捐贈5000個口罩、12桶消毒液和一批學習用具,保證了學校正常開學。開學後,當得知村裏的唐柳命外出打工,沒有正常返校的消息後,我和當地幹部、學校老師多次入戶,反復做其父母思想工作,成功將其勸返回到學校。夏天來臨,了解到學校學生夏季校服無法解決的困難後,我又主動尋找社會力量,爭取到愛心企業捐贈夏季校服130套。

  坡教村 從貧困到振興的“美麗蝶變”

  田東縣作登瑤族鄉坡教村是田東縣“十三五”貧困村。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12月,坡教村順利通過自治區“四合一”核驗,圓滿完成了整村脫貧出列的工作任務。目前,坡教村僅剩餘1戶1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為0.11%。

  自脫貧攻堅戰開展以來,全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基礎設施和人畜飲水安全工程不斷完善,全村有8個屯修通了水泥路並完成屯內道路硬化,修建了3條産業道路,建成人畜飲水安全工程2處和排澇渠道工程1處,建成家庭水櫃252座、地頭水櫃12座,投資25萬元實施了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通過農網改造,解決了群眾用電難問題。實施危舊房改造項目133戶。完成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的改造提升,新建村幸福院、講習所、農家書屋等,在各屯建設文化廣場及配套設施,大力推動移動通信基站建設,解決移動通信、有線網絡寬頻覆蓋問題。

  特色産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全村大力發展糖料蔗、牛、雞和羊“3+1”特色産業,形成了多産業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實施商品兔就地養殖、火龍果異地種植等資産性收益項目,項目年收益5.4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收入有保障。加強後盾單位、社會企業聯動共推脫貧工作,2018年中國平安集團將坡教村列為中國平安“村官工程”産業扶貧示範點。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工作,開展“三清三拆”活動,爭取資金實施環境整治工程,並落實每屯至少1名保潔員,群眾生産生活環境和精神面貌為之一新。積極組織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組建文藝、體育、志願服務、鄉賢等群眾性組織,舉辦迎接春節晚會、春節遊園、青年黨員志願服務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強化村級服務,樹立文明鄉風,三個文明建設邁出新步伐,農民群眾有了更多幸福感、獲得感。

  扶貧手記

  坡教村駐村第一書記吳祠勇:習近平總書記“5·8”重要講話指出,要堅持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我深深感受到,絕對忠誠就是把黨的事業內化於心、外化于行,在勤勤懇懇的具體工作中體現,在默默無聞的奉獻中銘刻。兩年來,我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幹部,緊緊圍繞上級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奮發圖強、艱苦奮鬥,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遍訪貧困戶了解生産生活情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發展壯大産業,促進群眾增産增收,加快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圓滿完成整村脫貧出列的工作任務。特別是2019年,積極爭取資金實施隴桃至坡教道路路面加寬改造項目和隴淩至二良道路改擴建項目,其中隴淩至二良道路堪稱全鄉最陡最險山路,經常發生交通事故,經過改擴建進行降坡減彎後極大方便了群眾安全出行,群眾交口稱讚。

  隴那村

  瑤鄉“閨秀”待客來

  田東縣作登瑤族鄉隴那村地處大石山區,石漠化嚴重,缺水少地,産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條件落後,全村2015年精準識別時貧困發生率為25.59%。2016年,在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大力幫扶下,隴那村貧困發生率降至0.58%,于2018年順利實現整村脫貧。

  基礎設施方面,建成隴那屯至隴齊屯道路、隴那村至巴立村道路,使山旮旯變成大通道;完成隴那村5個飲用水池改造提升,新建和維修多批農戶家庭水櫃,進一步保障群眾“飲水安全”;新建隴齊屯1.2公里排洪渠,解決村屯內澇問題;新建隴齊屯小廣場和隴那屯籃球場,滿足群眾開展文體活動需求;新建隴那村公共服務中心,打造黨群活動陣地。

  産業方面,積極發展“5+2”特色産業,大力提升全村“3+1”特色産業規模和品質。2018年以來,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牛存欄數量增長37.93%,2019年戶均“3+1”特色産業收入同比增加3790.47元。實施肉雞、肉鴨等産業扶貧項目,實現産業增收30多萬元。支持農戶發展種桑養蠶産業,種桑規模達35畝,年産值達12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方面,村民合作社通過投資黑山羊、兔、澳洲茶樹等産業項目,每年可獲得分紅20萬元;村集體光伏發電站年售電收入約0.5萬元。

  基層黨建方面,克服村黨支部黨員平均年齡偏大等困難,進一步激發黨員活力,發展黨員致富帶頭人,抓好文化氛圍建設,黨支部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增強。2018年以來,隴那村在脫貧攻堅方面獲得集體或個人榮譽共6項,其中自治區級1項、市級1項、縣級4項。

  扶貧手記

  隴那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宇翔:作為一名從城市來到農村的“90後”,為了轉換角色適應農村工作生活,我先從語言關入手,學講當地話,進家入戶察民情,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村子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我從抓黨建入手,不斷探索完善組織結構,開展農村基層黨組織星級化管理和黨員積分化管理,激發黨員活力,帶動脫貧工作。針對特色産業不強的問題,廣泛動員貧困戶發展縣“5+2”特色産業和村“3+1”特色産業。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合作社與公司簽訂努比亞黑山羊項目和實驗用兔養殖項目的補充協議,僅此一項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4.4萬元。如今,隴那村已經實現整村脫貧出列,還被評為百色市鄉風文明“紅旗村”。(文 李登科 梁必瓊 本版圖片由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