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駱 怡
盛夏,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金竹村,群山環抱、白雲流水、鳥語花香。村民趙萬成倚靠在溪水邊的欄杆上唱起了瑤歌,歌聲悠揚綿長。
所謂“南嶺無山不有瑤”。土瑤分佈于大桂山東段余脈即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金竹、新民、獅東和鵝塘鎮明梅、大明、槽碓6個行政村的24條山衝之中,是賀州市貧困程度最深、最難啃的“硬骨頭”。
這幾年,賀州市聚焦深度、極度貧困村特別是土瑤聚居村,紮實推進脫貧攻堅,並積極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近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團走進土瑤村,感受到土瑤群眾對小康生活的美好嚮往。
深山瑤寨喜變景區
趙萬成唱的瑤歌,歌詞為迎賓詞,曲為“那法調”,是金竹村獨有的歌謠,表達一種喜悅和豪邁的心情。這兩年,他們有太多值得高興的事情。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賀州著力在扶貧産業培育、産業發展上下功夫,實現了産業扶貧的全覆蓋。其中,在土瑤聚居村創新實施“人均一畝茶、戶均兩畝姜、村均萬畝杉”産業發展思路。目前累計種植優質茶葉8177畝、大肉姜3783.99畝、杉樹8.1萬畝。
同時,加大投入狠抓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全市投入5700萬元完成50個基礎設施項目,2019年投入超1.3億元,推進106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如今,土瑤地區與外界聯通的3條通道已建成通車。
2017年底,6個土瑤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50戶5354人,貧困發生率為51.73%;現在3個土瑤村、863戶5075人實現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4.5%。
實現小康需要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如何讓好山好水變為好光景?賀州瞄準了土瑤傳統文化與鄉村旅遊結合。
“曾經有一段時間,村裏的民族歌舞失傳了。後來我們去尋訪村寨裏的老人,找到不少歌譜,把這些重新組合起來,逢年過節就給鄉親們表演。”文藝隊負責人馮紅芳告訴記者,土瑤村民能歌善舞,金竹村組建一支30多人的文藝隊,除了瑤歌,還排練長鼓舞、竹竿舞等舞蹈。
不僅是原生態歌舞,還有傳統瑤寨、別具特色的服飾、治療和保健並用的瑤醫瑤藥,以及與其他瑤族支系不一樣的民間信仰等都保留了下來。他們發現,這些都能成為與鄉村旅遊結合的元素。
於是,平桂區在沙田鎮金竹村和新民村各投入30萬元,打造土瑤風情旅遊發展基礎設施項目,在獅東村大衝寨打造土瑤風情旅遊和民俗博物館,同時還啟動了鵝塘鎮大明村山頂“明梅頂”瞭望塔的開發……
曾經人跡罕至的深山瑤寨變成了景色優美的鄉村旅遊景點。
如今,每年金竹村都舉辦土瑤文化藝術節,吸引很多遊客前來領略樸實厚重的土瑤文化。
在家門口就業創業
金竹村委旁邊有一幢木質建築,是村裏的瑤繡扶貧車間。這裡展示成套的瑤族服飾,還有香包、圍巾、手帕等工藝品。
金竹村的婦女基本都會瑤繡,馮紅芳除了是文藝隊隊長,還是瑤繡能手。自2015年金竹村成立“瑤繡傳承班”以來,她義務擔任老師,每班組織18-21名村民系統學習瑤繡的手工操作技能。隨後,他們成立了瑤繡扶貧車間,靠這一針一線發家致富。
“我繡的作品一件能賣300-500元,比外出打散工強多了。”繡娘馮新妹告訴記者,現在金竹村扶貧車間共有30多名繡娘,收入最高的每年能增收8000元左右。
小康生活,是要讓大家都懷有希望。在獅東村大衝屯,鳳求姑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將火塘的木柴燒旺,煙火升騰。陽光照進房屋,墻上茶簍就染成了金黃。這是土瑤傳統的養茶方式,時間長了茶葉會産生一種獨特的風味。如今,這種少見的茶産品深受市場歡迎。
鳳求姑家的火塘周邊堆滿了茶簍,這批茶葉有290多件,是村裏的茶廠委託他們養護的。鳳求姑每天的工作就是生火熏茶、打掃灰塵,每件茶葉每年有30元工錢。算下來,她家每年養茶收入近9000元。
吃過早飯,鳳求姑到寨裏的竹編扶貧車間上班。兩年前,獅東村引進茶廠發展茶産業,並於去年6月底在大衝屯建成了扶貧車間,主要為茶廠生産竹制包裝簍。
車間是一間敞開式的木瓦結構建築,村民分成兩組,一組人破竹篾,另一組人負責編織。“每個包裝簍收購價9元,手工費7元,我現在每天可以編15個左右。”鳳求姑説。
這兩年,賀州市探索以“公司+基地+工廠+農戶”為一體的扶貧車間産業鏈,目前已累計認定就業扶貧車間321個,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3461人。
如今,賀州6個土瑤村都建有黑茶加工、瑤繡、竹編等扶貧車間,並引進企業投資建成冷庫26間,形成“冷庫+大肉姜”的保值增值産業鏈,戶均增收1.5萬元。投資445.6萬元建成平桂區扶貧産業農産品銷售中心,有效解決土瑤地區農産品銷售難題。
建設宜居幸福鄉村
發展産業有獎補、教育醫療有保障,部分村民搬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在城市裏找到了工作;孩子們走出大山,到城區文華學校上學……如今,在賀州市,貧困村和貧困群眾都發生著深刻變化。
小康生活,意味著群眾對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待。
採訪團在八步區蓮塘鎮炭衝村看到,一幢幢漂亮的小樓房與環繞的綠樹紅花相輝映。
“我們成立了理事會,同時組織村裏有聲望、外出創業的成功人士等鄉賢組建‘顧問團’,自發開展鄉村建設,得到了群眾支持和擁護,曾創下了一日之內拆除10多間舊房的記錄。”據村民介紹,2018年開始,炭衝村根據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將廢棄住房、曬場、豬牛欄,改造成微菜園、微果園、微花園,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
炭衝村還將美麗鄉村建設與生態休閒旅遊相結合,打好鄉村觀光旅遊牌。截至目前,已完成黃屋排、炭衝寨、馬鞍寨3個村莊精品改造建設,被評為“廣西五星級鄉村旅遊區”“廣西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記者獲悉,賀州市推出《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開展“三清三拆”的村莊近1800個,拆除農村危舊房6500多棟,共建成95個市級精品示範村,農村新型生態社區建設經驗在全區推廣。
“賀州所轄三縣兩區都是貧困縣(區),原有貧困村281個,貧困人口29.35萬人,貧困發生率13.88%。”賀州市委書記李宏慶介紹,目前全市已累計實現248個貧困村出列,30.41萬名貧困群眾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66%。5個貧困縣(區)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了從貧困縣全覆蓋到貧困縣全摘帽的歷史性轉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