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 秋 通訊員 唐周傑 實習生 黃麗琳
編者按
今年3月30日,國務院出臺《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首次明確生産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把數據作為關鍵生産要素。8月1日,自治區印發《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要全力推進數據開放共享,探索政府數據交易模式,建立數據資源交易中心(所),構建跨區域、跨境的數據交易體系,打造“數據+生態”開放應用生態圈,培育數字經濟新産業、新業態和新模式。
8月11日,記者從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東信”)了解到,目前,廣西正依託中國-東盟信息港,大力發揮數據要素賦能作用,積極推進數據要素的建設,推進數據交易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力爭把廣西數據交易生態和産業做大做強。
A “智慧灣”提升通關效率
業內專家指出,數據要素市場的意義不在於簡單買賣數據,更重要的是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優勢,充分發掘數據價值,將數據要素轉化為實際生産力,讓每個人或者每個企業都能享受到數據紅利。
近日,廣西北部灣港“智慧灣”建設項目及監理服務通過專家組驗收。該項目依託廣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打造通關無紙化協同平臺,企業將從中受益。“通過減少單證,減少作業環節,減少數據重復錄入,推動海港口岸作業各環節無紙化和電子化等措施,優化通關流程,減少通關時間,提高通關效率,實現北部灣港集裝箱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與國內一流港口水準看齊。到今年底,海港口岸整體通關時間達到國內一流水準。”中國東信有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今年6月15日,艙單、理貨業務在北部灣港欽、北、防三地範圍實現全覆蓋,各類使用企業佔比均在95%以上,引航業務主要在欽州港推廣應用,兩次企業滿意度調查,滿意以上佔95%。
據統計,原海港進出口通關存在36個人工環節和41份紙質單證,“智慧灣”項目系統上線後,共減去28個人工環節、34份紙質單證,平均減少各環節口岸作業時間21.5小時,減少後續作業時間12小時。
B 大數據助力復工復産
疫情期間,通過廣西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欽州某公司實現了與金融機構的線上精準對接,獲批1億元“復工貸”專項供應鏈授信額度並完成放款,一次性解決了上下游28家中小企業賬款融資支付問題,為參與拆遷安置房、市政公園等16個重大項目建設的中小建築施工企業和勞務企業注入資金活泉,保障重大項目復工復産和農民工工資支付。
今年3月,全區企業迎來了復工復産高峰,重大項目建設逐步提速,資金週轉問題成為企業復工復産遇到的關鍵問題。中國東信積極響應自治區政府《深入推進“復工貸”促進廣西經濟平穩發展十條措施》,為了保障全區企業迎接復工復産高峰,專項解決企業資金週轉問題,推出廣西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該平臺聯合全區14家金融機構共上線36項“復工貸”專項融資産品,並通過數據增信減免擔保、智慧顧問精準匹配、在線服務安全防疫等科技手段,助力金融機構高效便捷地解決企業多樣化融資需求。同時,中國東信面向全社會推出6月30日之前徵信服務全免費的優惠政策。
“大數據+金融科技”的試水成功,不僅凸顯了中國東信在數據“聚、通、用”的戰略佈局優勢,更體現了數據賦能、數據增信的強大潛力。
未來,中國東信將繼續發揮科技優勢,圍繞産業場景數據深度挖掘、精準行銷和智慧風控等領域與各金融機構開展積極合作,助力重大項目復工復産,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兩場戰役貢獻力量。
C 交易中心推進深度融合
中國東信總裁魯東亮認為,構建以數據資源為基礎的數據要素交易機構,是深化落實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更大力度、更有廣度、更具深度地推進經濟社會數據“聚、通、用”。
為了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打造數據服務全生態交易平臺,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8月11日,北部灣大數據交易中心在南寧揭牌,這也是加快推進數字廣西建設的重要舉措。
自今年7月起,該交易中心進入試運營狀態。目前,交易中心已為供需雙方提供數據交易深度撮合服務。在需求方面,有120多家企業登記註冊;在數據産品供應方面,交易中心接入了超過80個數據介面和解決方案。
在試運行階段,該交易中心撮合超過20筆交易,産生的數據服務調用次數超過200萬次,累計産生約50萬元的收入,為農業、金融、教育等行業提供了信息核驗、風險控制、行銷獲客等數據服務。
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局長席揚表示,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將積極做好政策引導、示範推廣等服務工作,希望北部灣大數據交易中心能充分發揮數據、技術、人才、生態等方面的引領帶動作用,與各界攜手合作,推進數據交易和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把廣西數據交易生態和産業做大做強,合力打造廣西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