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興寧區虎邱小學學生代表在“光碟”上簽名。 本報記者宋延康攝
南寧市濱湖路小學開學典禮上,同學們表演以勞動為主題的節目。 本報記者梁楓攝
南寧市華西路小學師生代表倡導“守護舌尖上的文明,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本報記者宋延康攝
南寧市第一幼兒園表演歌舞節目《愛惜糧食我能行》。(陳健奕攝)
南寧市秀田小學開展“節儉養德 做時代追夢人”開學第一課主題教育活動。 (蘇立攝)
南寧市玉蘭路小學學生在開學典禮上表演《厲行節約不浪費 玉蘭寶貝在行動》。 本報記者葉子榕攝
南寧市友愛小學學子錶演舞蹈《光碟,從我做起》,引導學生崇尚勤儉節約。(韋靜攝)
南寧市西鄉塘區愛華小學師生在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背景板上簽名。 本報記者宋延康攝
本報記者陳媚 李靜 尹海明 莫俊 通訊員梁炎 梁劍釗 王涵 劉敏霞 方燕平 韋春玲 瞿慧明 韋靜 陳健奕 米開敏
在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儀式上,南寧市不少學校舉行了以“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為主題的開學典禮,向全體師生發出倡議:厲行節約,探索創新愛國新風尚。“老師説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爸爸媽媽也告訴我‘浪費可恥節約為榮’,我覺得愛惜糧食就是愛國。”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道出了他們對“愛國”的理解。正如孩子們所説,愛國這一最深沉的情感植根于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行動。
南寧市濱湖路小學
“我以後再也不浪費糧食了,把碗裏的每一粒飯都吃乾淨。”在南寧市濱湖路小學濱湖校區的開學典禮上,四(8)班的學生陳方潤極拿著自己種出來的稻子説道。
當天,濱湖路小學濱湖校區舉行了“夢想繪藍圖·美德樹新風”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其中四(8)班的孩子們舉行了以“我們的禾下乘涼夢”為主題的思政講壇。
今年4月,濱湖路小學對校園裏的“夢田”進行“招標”。四(8)班的同學們領到了一塊珍貴的水田並種植水稻,同時進行科學實驗研究。經過100多天的辛勤勞動,同學們收穫了近25公斤的水稻。在當天的開學典禮上,四(8)班的同學們將他們的勞動成果和參加勞動的感受與大家分享。濱湖路小學老師劉英介紹説,開展這種課外實踐課,不僅能讓孩子們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而且能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從而培養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讓孩子們在勞動中知道日常生活的主食米飯是怎麼來的,從一粒種子到餐桌上的大米需要多少道工序。”校長謝小燕説,通過近距離的觀察認識,讓孩子們感受“粒粒皆辛苦”的過程。孩子們自己動手,收穫豐收的喜悅,品味勞動的酸甜。幸福生活要靠勞動創造,有付出才有收穫。學校向全體師生發出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倡議,希望全體師生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勤儉節約,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好風尚在校園蔚然成風。
南寧市桂雅路小學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南寧市桂雅路小學舉行的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全體師生自製各式各樣精美的“節儉餐臺卡”,用漫畫、標語等有趣形式進行溫馨提示,通過“小手牽大手”爭做勤儉節約的倡導者、實踐者和推動者。
活動中,少先隊大隊委代表向全體師生發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倡議,每個年級均派出一名代表上臺與大家分享節約糧食小妙招,爭做“光碟俠”,同時將節約理念延伸到節水節電等方面。校長陳一璐表示,下一步,學校將繼續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氛圍,切實培養學生節約的好習慣,並通過“小手拉大手”輻射各個家庭,宣傳文明餐桌理念,帶動家長一起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好風尚在校園裏、家庭中蔚然成風。
南寧市玉蘭路小學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稻麥黍菽稷,耕種尤不易……”8月31日上午,南寧市玉蘭路小學舉行了主題為“厲行節約不浪費玉蘭寶貝在行動”的開學典禮,同學們通過朗朗上口的《節儉歌》呼籲大家在生活中保持勤儉節約的中華傳統美德,用優美的舞蹈宣傳垃圾分類的積極意義,展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各班的同學在教室觀看直播,全程參與。下一步,學校將繼續開展節儉主題活動,讓每個孩子都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傳播者、實踐者。校長謝凱表示,學校一直注重培養學生的節儉美德,拒絕浪費是該校德育的常態,將節約理念轉化為學生的具體行動、校園風尚,讓節儉美德浸潤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南寧市秀田小學
南寧市秀田小學開展“節儉養德做時代追夢人”開學第一課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勤儉節約——傳美德、告別陋習——做表率、共同逐夢——勵宏志三個方面教育學生。在開學典禮主會場,同學們表演了情景劇《文明餐桌從我做起》,伴隨著《勤儉節約歌》的唱響,各年級的“勤儉先鋒”代表走上舞臺,分享節水、節電、節糧、節能等做法,發出勤儉節約最強音——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節儉養德,做時代追夢人,共圓偉大復興夢。校長張縈表示,節儉修身,厲行節約,學校將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孩子們勤儉節約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南寧市華西路小學
守護舌尖上的文明,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南寧市華西路小學舉行以“守護舌尖上的文明,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為主題的新學期開學典禮,學生上臺表演小品《杜絕浪費》,引起了全體師生的共鳴。學校黨支部書記周雪現場宣讀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號召學生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一張紙開始,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守護舌尖上的文明,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南寧市友愛小學
在南寧市友愛小學以“沿著紅色足跡爭做儉以養德的好少年”為主題的開學典禮上,精心準備的節目引導學生崇尚勤儉節約,反對奢華浪費,自覺杜絕浪費行為。在“光碟行動,有你有我”簽名儀式上,師生代表上臺簽名,倡導大家儉以養德、參與“光碟行動”。校長吳靜表示,將繼續切實抓好勤儉節約教育,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氛圍,教育引導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南寧市興寧區虎邱小學
節儉意識早養成,爭做光碟小使者。南寧市興寧區虎邱小學結合“光碟行動”主題,開展了“節儉意識早養成爭做光碟小使者”開學典禮活動,對學生進行適切以實的“節約教育”,踐行“光碟行動”。活動中,二(4)班的同學們為全校師生帶來了歌舞表演《憫農》,讓大家深刻體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三(1)班的同學們帶來的《勤儉節約我先行》,告訴大家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繼承和發揚這一光榮傳統,需要每個人從自身做起,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最後,各班學生用五彩斑斕的畫筆在擺放好的“光碟”字樣上現場繪製與節約有關的作品。厲行勤儉節約,繼承傳統美德,反對鋪張浪費。接下來,學校將繼續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和踐行節儉美德,拒絕“剩”宴,將“光碟行動”進行到底,讓勤儉節約成為校園的新風尚。
南寧市第一幼兒園
在南寧市第一幼兒園主題為“勤儉節約不浪費爭做文明小市民”的開學典禮上,孩子們表演了《低碳寶貝》《愛惜糧食我能行》,以歌舞的形式,表達了要從小愛惜糧食、勤儉節約、不浪費水電、不亂扔垃圾,讓文明的種子在全體幼兒的心中生根發芽。園長李莉萍表示,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低碳環保是新時代的時尚品位,幼兒園通過精心準備的開學典禮,激勵全體師生用雙手傳文明,用行動樹新風,爭做文明市民,為南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助力。
南寧市安寧路小學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南寧市安寧路小學舉行了以“勤儉節約好家風共創幸福文明城”為主題的開學典禮,讓每個學生從小節約糧食,反對餐飲浪費,努力踐行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五(1)班學生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主題展示把開學典禮推向了高潮,他們以實際行動種下節約的種子。隨後,學校領導和學生代表以五彩手印立下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承諾,人人爭做“光碟行動”的宣傳者、踐行者。
南寧市五一東路小學
南寧市五一東路小學舉行以“厲行勤儉節約,做文明好少年”為主題的開學典禮,向全體師生及家長倡議,要做“勤儉節約”傳統美德的傳承人;做“厲行節約”優良作風的踐行者;做“反對浪費”文明風尚的宣傳員。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積極參與到“珍惜糧食,做節約衛士”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行動中來,開展“光碟行動”,樹立愛糧節糧的觀念,讓節約糧食、勤儉節約成為永久的習慣和良好風尚。
南寧市西鄉塘區愛華小學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從我做起。”在南寧市西鄉塘區愛華小學舉行的以節儉為主題的開學典禮上,全校師生鏗鏘有力的宣誓在操場上空回蕩。典禮上,同學們的舞蹈《勤儉節約,愛惜糧食》和師生朗誦《憫農》,讓與全體師生更直觀地感受到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更懂得節約糧食、拒絕浪費的重要意義。隨後,少先隊員代表發出倡議:“光碟行動,傳承美德;文明用餐,綠色生活!”校長鄧莉莉告訴記者,通過舉行開學典禮,讓全校師生從個人做起,帶動身邊更多人加入到文明節儉行列中來,用“小餐桌”帶動“大文明”,將“光碟行動”進行到底,向全社會展現新時代師生的新風尚。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