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琴姑娘們的演出令人沉醉
龍州天琴非遺傳承人李海燕
在崇左市龍州縣金龍鎮雙蒙村板池屯,有一項備受當地人熱愛的民間樂器——天琴。每當壯鄉人輕輕撥動琴弦,富有民族特色的唱詞伴隨著古老的琴音緩緩流出,時而婉轉悠揚,時而輕靈飄逸,令人陶醉其中。
日前的一次文化活動中,記者與龍州天琴非遺傳承人李海燕不期而遇,聽她聊天琴是如何從最初的藏在“深閨無人識”,到唱響國內外大舞臺,其間又走過了怎樣的傳承之路。
天琴是樂器更是生活
儂侗節、天琴彈唱、山歌對唱、拋繡球……在李海燕的家鄉板池屯,每年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感受壯鄉魅力,更因其濃郁的民族風情被譽為天然的龍州壯族文化“博物館”。
在板池屯眾多的壯民族習俗中,天琴彈唱藝術佔據著重要地位。天琴,壯語中稱為“鼎叮”,為壯族最有特色的一種古老彈撥樂器,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相傳天琴是人與上天溝通的一種工具,因此得名天琴。對於當地人來説,天琴不僅僅是樂器,更是融入生活的精神食糧,生老病死所涉及的儀式都需要天琴。
李海燕出生於天琴世家,父親李紹偉是板池屯天琴世家第十代傳承人,也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天琴藝術保護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家中珍藏著大量用古壯字記載的天琴曲目的“天書”。耳濡目染之下,李海燕對天琴的好奇心和喜愛與日俱增。然而,代代相傳的天琴彈唱向來有傳男不傳女的規矩,加上地域局限性,也曾一度瀕臨消失。
古老藝術迎來新機遇
直至2003年,古老的天琴迎來新的轉機。那一年,龍州縣政府積極邀請區內外民族音樂家前往板池屯采風,成立挖掘民族文化資源課題組,對天琴藝術進行挖掘、整理,並將板池屯等地不同年齡的民間傳承人登記造冊,同時還創新性地組建了龍州天琴女子彈唱組合。
2003年11月8日,在第五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東南亞風情夜”晚會上,手抱天琴,腳搖鈴鐺的天琴組合以一曲《唱天謠》驚艷亮相。該曲由民族音樂家范西姆和農峰作曲、梁邵武作詞,韓醒負責天琴的改良製作與演奏指導,新穎的表演方式和天琴少女們甜美圓潤的歌聲,征服了中外音樂藝術家和廣大觀眾。
時隔多年,李海燕依然清晰地記得初次登上大舞臺時的興奮與激動,尤其是《唱天謠》一戰成名之後,演出邀約紛至遝來。“天琴現在成為了非遺文化對外傳播的使者。”李海燕説,音樂無國界,雖然很多人可能聽不懂歌詞的內容,卻能讓人在彈奏聲與唱詞中沉浸其中。
注重非遺推廣與傳承
十多年來,隨著非遺宣傳和保護力度不斷加強,天琴組合的琴音與歌聲飄向全國各地,天琴藝術也隨著天琴姑娘的腳步,走出國門,登上奧地利、德國、泰國等國家的舞臺。天琴更成為龍州縣的特色文化品牌,相繼被授予“中國天琴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旅遊示範區”“廣西民間藝術之鄉”的稱號。
為了讓天琴這項民間藝術瑰寶生生不息,龍州縣著力培養天琴彈唱的後備力量,分別在小學、中學組織青少年學生學習天琴,建立少兒天琴培訓活動基地,並邀請來自板池屯的天琴藝人們教授孩子們天琴的傳統彈法和現代彈法,為天琴的推廣與傳承起到了積極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崇左市成功召開廣西崇左壯族天琴藝術國際研討會,研討會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壯族天琴藝術保護傳承”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務實的探討,這也意味著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天琴的隊伍將不斷壯大,未來可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