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校新風貌。 黃欽鋒/攝
新建成的校園。(崇左市教育局供圖)
本報記者 陳明桂 周政光
“校園環境、教學條件一點都不差,老師也認真負責,學習氛圍也好。”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附屬中學高二年級學生梁琬婷、陳子慧説。
“崇左市以前每年都有小升初、初升高近3000名左右的優秀學生到外地求學。現在招生政策調整了,我們要為廣大學生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和資源。”崇左市教育局局長甘曉燕説起現在該市的教育佈局,既激動又憧憬。
該市建成15所中等職業學校、9所高等學校,僅去年以來就投入12.84億元建設5所公辦學校。“十三五”以來,崇左市以打造“中心城區文化教育中心”和“廣西第三個高等教育聚焦區”為契機,探索出一條“教育興市”的道路,提升城市活力和品位。
A 興基建:教育加碼滿足市民需求
新建的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附屬第四小學,一棟棟教學樓拔地而起,項目收尾工作正在加速推進,這裡將是孩子們學習生活的新樂園。
“這所學校共投資1.41億元,佔地60多畝,可容納1800名學生,可滿足周邊市民孩子的入學需求。”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附屬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黃平化介紹。
崇左市去年以來著力推進建設的5所公辦學校,包括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附屬第二中學、第三小學和第四小學,江州高中和崇左高中。這5所學校總投資12.84億元。2015年以來,崇左市已投入35億元興建各類學校。
作為廣西最年輕的設區市,“科教興市,人才發展”被作為崇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準”是崇左市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內容,其中加快教育現代化發展被提到重要位置。
崇左市領導在多個場合,以“群眾等不起,建設慢不得”的決心,要求相關單位全力推進學校各類項目。在崇左市日前舉行的第三季度6個開竣工的重大項目中,總投資1.82億元、辦學規模48個班的崇善小學投入使用。
幼兒入園一直是市民關心的焦點之一。“建市以來,我們建了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附屬幼兒園、崇左市機關保育院,新增1400多個學位,今年自治區教育廳新認定41所普惠性幼兒園,全市普惠園達到211所,解決了入園貴的問題。”甘曉燕細數教育家底。
B 強師資:新環境引來新血液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榮獲2020崇左市優秀班主任稱號的閉燕琴寫下這樣一句話。閉燕琴在崇左職業技術學校任教,當班主任已有8個年頭。用她的話來説就是“燃燒的是火樣青春,收穫的是學生們豐厚的感情”。
培養好老師,留住好老師。在“教育興市”中顯得尤為亮眼。
目前該市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專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94.91%、99.97%、99.59%、98.96%;
“崇左的教學舞臺比較稱心,特別是對具有創新能力的年輕老師來説,這個舞臺是難得的機遇,這樣的教學環境,很多外地來的老師都捨不得離開。”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附屬中學老師莫柳春説。
莫柳春來自河池市,在崇左從事教師工作已12年。在崇左市,和莫柳春一樣從外地來的教師很多。僅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附屬的4所小學,非崇左市戶籍就有121名,佔比超過30%。來自甘肅省的尉卓瑤,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崇左,“從同事到家長,大家和和睦睦,在這樣的環境工作心情很舒暢。”尉卓瑤感慨這裡的就業氛圍。
崇左這座年輕城市,平均每年建一所學校,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廣西大學附中崇左校區等拔地而起,目前崇左建成的大學、大中專院校數量居全區第三。
學校的興起,也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生源。
今年,崇左市各級各類中小學、幼兒園在校生達到49.01萬人,比2019年增加27%。中等職業教育學生更是增加70%。
今年,崇左市高考一本上線人數比2019年增長16.45%。
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自治區示範性職業學校、自治區示範性專業、廣西示範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等平臺和資源,吸引1.7萬多名來自全區各地的學生前來就讀中職學校。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崇左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等9所高校,吸引8.5萬多名學生在這裡尋夢。其中,廣西城市職業大學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第一批、廣西第一所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學校。
C 塑活力:以教育提升城市動能
“這裡最好的地段,不是用來搞房地産,而是留給學校。”甘曉燕説。
廣西大學附屬中學崇左校區、崇左職業技術學校、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崇左校區)、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附屬中學等學校,集中分佈在東盟大道一帶,既有便利的交通,也有集群效應。
在當前崇左的城市公共規劃中,“文化教育中心”是崇左城區“四大中心”之一。
為建好、用好教育項目,崇左市多次召開項目建設現場辦公會,加快推進中心城區重點教育項目建設。崇左市委書記劉有明在多個場合表示,抓好教育項目建設是推進中心城區建設的根本大計,更是崇左的發展大計和民生大計。
如今,一批學校的建成使用,不僅完善中心城區教育功能,也為中心城區聚集人氣、提升品味。
“新辦的幾所學校,明顯增加人流量,也促進了消費。”國寶超市經理江路瓊説,每到開學和週末,超市日用品等銷售量比平時增長10%左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