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管林華
打造全區首條2.0版機動車查驗通道,在全區率先建成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區,推出19項網上業務使互聯網辦理率快速提高,2019年群眾滿意率高達99%……一連串數字映射出北海車駕管服務便民惠民,以及爭先創優工作的顯著成效。
近年來,北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以服務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為中心,突出“以隊伍正規化引領業務新發展、以改革創新助力打造智慧車管”的工作思路,朝著創建“全國一等車輛管理所”目標不懈奮鬥。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今年8月,北海車管所被評為“全國一等車輛管理所”,邁入全國先進行列。
A 築牢基礎 傾力構建“數字車管”
當前,北海市機動車和駕駛人分別每年以超過5.8萬輛和3.9萬名的速度在增長。截至今年9月,該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59.3萬輛,駕駛人保有量達到61.3萬人。
面對龐大的數據,如何優化車駕管業務的便民服務?“北海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爭先創優工作,將‘創建全國一等管理車管所’列入重點工程。”北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支隊長劉振興説,車管所結合簡政放權,傾力打造“數字車管”,主動為民破解難題。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北海車管所大力推動“36+N”項改革便民措施落地生效,實現業務辦理申請材料4個減免、18類業務“一證即辦”、普通業務“一窗通辦”,推行“容缺受理”服務,基本做到普通業務3-5分鐘辦結,一般業務30分鐘左右辦結,機動車新車註冊登記20-30分鐘左右即可辦結。全市8家4S店推行“專網”應用,實現“一條龍”業務辦理,專網辦理率達70%以上。
對於機動車新車註冊登記時間大幅縮短,北海市易達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員工林紹槐深有體會。他與車管所打交道已7年,每天負責辦理新車註冊登記,“以往新車註冊登記要到辦證大廳,耗時近一個小時,現在4S店車管服務站即可辦理,半個小時就搞定。”
北海車管所率先在全區打造2.0版機動車查驗通道,檢車時間僅需15分鐘,效率提升1倍。同時,完善北海“交管12123”APP,推出19項網上業務,互聯網辦理率從2019年前的不足3%快速上升到15%以上,有效減少群眾排隊等候時間,目前平臺累計受理業務約124.4萬筆。
B 風清氣正 打造紀律嚴明隊伍
“打造一支紀律嚴明的車管隊伍,把責任落實到人。”北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車輛管理所所長吳均遠介紹,該所多年來堅持每天上午7時50分點名,民警的精神面貌如何,通過點名一目了然,有效督促民警在8小時以外自我管理。
同時,創新開展“民警+輔警”責任捆綁機制,定期進行民警和輔警交流輪崗制度、教育培訓制度、違規異常業務責任倒查機制、仲介人員代辦管理制度,對權力進行有效監管。建立“考試、網辦、檢驗、車管”業務四大監管中心,落實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權,使整個隊伍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車管績效工作走在全區前列,連續多年保持“零違紀”的突出成績。
近年來,北海市五類重點車輛檢驗率、報廢率以及機動車和駕駛證異常業務考評實現在全區各地市交警支隊排名前列的好成績。
吳均遠説,為深入落實今年9月在南寧召開的公安部交管局深化“放管服”改革現場會精神,該車管所擬建設群眾投訴諮詢中心、摩托車考試監管中心,大力完善網辦中心軟硬體設施、全力提高互聯網受理、審核等工作效率,用實際行動確保“放管服”改革真正“放得出去、監管得住、服務得好”。
C 優化服務 便民高效優質快捷
“以前辦理年檢,要通過輪船把摩托車拉到市區辦理,整個過程至少要耗費半天時間。自從島上建設‘潿車管’之後,就近辦理,解決我們一大難題。”剛辦完摩托車年檢業務的潿洲島島民陳先生點讚道。
潿洲島現有駕駛人5301名,機動車3315輛。為不斷延展交管服務領域以及輻射面,落實“企業項目發展到哪,公安服務就延伸到哪”的要求,北海交警支隊將車管業務觸角延伸到海島,打造海島“潿車管”,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
“便民高效、優質快捷”——為此目標,北海交警支隊多措並舉。在全區率先建成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區,群眾即來即辦。聯合建設4個合作網點和服務站,形成“5公里服務圈”,農村地區推行“警保醫郵”合作措施。增派監考警力和考試車輛,實行“5+2”工作制,有效解決大車考試積壓問題。落實“四個減免”政策、推行“容缺受理”服務,“最多跑一次”優化升級。
北海交警支隊還依託12345熱線、車管熱線等平臺,建立群眾網絡舉報投訴辦理機制,直接傾聽、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以及對交警隊伍執勤執法工作的舉報投訴,發揮群眾監督力量。“交警支隊辦結量和辦結率均排名第一,值得表揚!”北海市主要領導在《12345熱線第13期週報》上批示。
■延伸閱讀
什麼是一等車輛管理所
公安部根據車輛管理所登記評定辦法和其配套標準,每年對全國車輛管理所進行考核評定,評定標準包含車駕管業務辦理水準、服務群眾水準、隊伍管理水準等方面,考評結果是對車管所管理水準的全方位體現。“一等所”是考評中的最高榮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