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推動與大灣區全面對接,實現聯動、融合、共享發展——
梧州:寶石為媒促進“雙循環”
晶瑩剔透的寶石吸引客商觀看。何華文/攝
貨架上擺放琳琅滿目的珠寶飾品。
本報梧州訊 (記者/潘登 通訊員/梁萍)12月5—8日,第十七屆梧州寶石節在梧州市舉辦,期間還舉行西江經濟帶城市共同體及市長聯席會議第五次會議暨西江經濟發展論壇。
作為西部地區最靠近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和廣西東大門,梧州市近年來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生態、政策和平臺等優勢,立足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促進交流合作,毫不動搖實施“東融”戰略,加快與大灣區全面對接,實現聯動發展、融合發展、共享發展。寶石節既是該市寶石行銷全國、走向世界的平臺,也成為廣西看世界、世界看廣西的載體之一。自2004年舉辦以來,經過17年的探索創新,它不僅是寶石行業的盛會,還發展成為集經濟、文化、旅遊于一體的綜合性節會。
節慶搭臺,打造城市形象品牌。為提高群眾參與度,吸引更多的遊客,每一屆寶石節積極探索新的特色活動,為節會增添更多亮點。本屆寶石節共設19個活動,大部分涉及社會、文化、旅遊、百姓生活。今年除珠寶展、名特優産品展、寶石娃娃才藝展、寶巾花展、美食嘉年華和飾品設計大賽及新品發佈會等寶石節傳統活動外,梧州在“線上”下功夫,推出“雲上寶石節”,並請來幾十名網紅主播進行直播,還新增了顛球公開賽和辣椒競吃大賽。作為寶石節去年新設活動之一,梧州風箏邀請賽的知名度不斷攀升。今年風箏邀請賽有來自北京、山東、上海等地20支隊伍參加,是在歷屆全國風箏賽排名前八的專業風箏隊伍,精彩程度進一步升級。
寶石節的成功舉辦促進了梧州節慶品牌和城市形象的雙提升,並帶動文化旅遊發展。截至目前,該市已先後獲得中國“最具魅力節慶城市獎”“最具國際影響力民族節慶獎”“最具創新價值節慶獎”,榮獲“中國品牌節慶示範基地”稱號。去年寶石節期間,梧州市共接待遊客51.06萬人次,旅遊消費約3.54億元,預計今年接待遊客和旅遊消費將再創新高。
寶石為媒,推動“三企入梧”項目落戶。梧州人工寶石年産量佔全國的80%、世界的70%,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寶石加工和貿易集散地,享有“世界人工寶石之都”的美譽。2004年,梧州寶石節應運而生,吸引了世界各地採購商和客商的目光,帶動寶石交易量大增。前十六屆梧州寶石節,梧州實現人工寶石及相關産品貿易成交額約73.5億元。
以寶石産業為紐帶,寶石節也成為梧州加快開放發展的重要窗口,助推其他領域的經貿合作越來越豐碩,辦會成果逐年擴大。前16屆歷屆寶石節期間,梧州市積極開展宣傳推介活動,累計落實簽約項目734個,合同投資總額為1720億元;節會期間累計開竣工項目共2172個,投資總額為4526.36億元。
今年,經貿合作再開“新花”。本屆寶石節共簽約20個項目,投資總額118.73億元。開幕式安排了16個重大項目,分兩批進行現場簽約,項目投資總額113.38億元,涉及金融投資、數碼電子、建材環保、健康養生、循環經濟、不銹鋼、商貿等領域。結合“三企入梧”招商引資活動,梧州市還舉辦投資環境推介會,精準對接,深入洽談,促進更多“三企”項目落戶。
共享發展,聚焦東融加強合作。今年的寶石節,除原來一些領導和嘉賓外,還有全國青聯、中國新加坡商會、泰國廣西總商會、英國廣西總商會、泰國華人青年商會、香港梧州工商聯誼會、中國香港(地區)商會—廣西南寧分會、廣東省製造業協會、廣西中小企業聯合會、桂商總會、北京廣西企業商會、深圳廣西商會、廣東陽江市台資企業協會等,以及300多家企業負責人和各界專家學者等參加。以西江經濟帶城市共同體及市長聯席會議暨西江經濟發展論壇為載體,加強城市之間的高層次交流,是近年來梧州寶石節的重頭戲。今年,梧州市特別邀請了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就“科學謀劃‘十四五’規劃,推動珠江—西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主題作主旨演講;來自廣州、佛山、肇慶、南寧、柳州、桂林等珠江—西江經濟帶沿線16個代表城市的政府領導,圍繞主題開展互動交流,珠江—西江經濟帶沿線11個廣西區內市簽署新修訂的《西江經濟帶合作與發展論壇章程》,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12月7日,還舉辦第八屆廣府文化論壇,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就廣府文化進行系統探討,推動更深層次的文化交流。梧州作為西江經濟發展論壇的永久舉辦地,2011年以來先後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廣州、佛山、肇慶等城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項目和事項220項,總投資2000多億元。梧州今後將繼續和來自珠江—西江經濟帶其他沿線城市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區域合作,借助大灣區在産業、技術、金融等方面優勢,與各兄弟城市共同構建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的區域産業協同發展新格局,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更有活力、實力、魅力的廣西“東大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