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 書寫生態審計新篇章 ——廣西地理信息測繪院服務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工作紀實
2020-12-08 09:39:56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 書寫生態審計新篇章 ——廣西地理信息測繪院服務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工作紀實

  工作人員利用無人機開展外業核查。 梁俊光/攝

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 書寫生態審計新篇章 ——廣西地理信息測繪院服務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工作紀實

  利用無人機獲取的礦山越界開採現場照片。 龐鳳權/攝

  覃 現

  自2016年起,廣西地理信息測繪院在全國率先開展服務審計機關的自然資源資産審計工作。截至2020年,已完成了覆蓋全區14個設區市的自然資源資産審計工作,涉及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礦産資源、水資源等8大自然資源資産審計專項近200個內容。該院還開發了自然資源資産審計平臺,疏通了自然資源審計的各個堵點,降低了審計門檻,有效提高了自然資源的管理和保護能力,擔當起自然資源資産保護的忠誠衛士,書寫了生態審計新篇章。

  1 理順審計思路 建立科學實用技術流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自然資源資産審計工作便是實現這一目標、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建設美麗中國的一項重要舉措。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指出,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試點,推動領導幹部守法守紀、守規盡責,促進自然資源資産節約集約利用和生態環境安全。

  2016年下半年,廣西地理信息測繪院首度與自治區審計廳合作,以大數據推進地理信息數據資源共享與開發利用,開啟了全國先河。

  然而,區別於傳統的審計內容,自然資源資産審計涉及多方面內容,需要在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農業農村管理部門、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基礎管理數據的基礎上,借助3S技術,在專業的測繪地理信息軟體上分析獲取審計疑點,該項工作難度大、門檻高。

  據了解,自然資源資産審計涉及到各類山水林田湖草,審計內容和指標各不相同,有自然資源基本情況、政策法規實施情況、重大決策情況、指標變更情況、資金管控情況等幾百個審計指標。

  廣西地理信息測繪院結合近幾年服務自然資源資産審計的工作經驗,先後整理了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礦産資源、水資源等八大審計專項實用工藝流程,對確定的審計內容,從資料收集、數據分析、疑點提取、現場核查、反饋處理,到提交審計數據等全流程進行固化,在龐大的自然資源數據和錯綜複雜的審計內容之間,理清明晰了審計思路。

  “原來審計自然資源資産,心裏沒底,無從下手,現在有了科學實用的技術流程,思路理順了,工作起來輕鬆多了。”某市審計局楊審計員在試點工作完成後,如釋重負地感嘆道。

  2 規範數據格式 融合部門數據服務審計

  自然資源資産審計,最核心的是基礎數據,包括自然資源部門的年度土地變更數據、基本農田保護範圍、礦産資源數據、地理國情監測數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等,林業部門的森林保護邊界、森林資源數據等;海洋部門的涉海項目用地審批材料、海洋保護管理區數據等;農業部門的耕地數據,還有住建部門的城市規劃數據、建設項目開工竣工數據等。其中的數據格式五花八門,數據樣式種類繁多。有紙質數據,有電子數據;有些數據有坐標係,有些是自由坐標係;有54坐標系數據,也有80坐標系數據;有些是坐標點位數據,有些是成圖數據。

  要利用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就需要對數據進行規範化處理:統一數據格式,統一坐標系統,統一轉換為測繪地理信息軟體能識別的數據。

  結合近幾年服務自然資源資産審計中的數據情況,廣西地理信息測繪院對這些常用數據制定了轉換規則和轉換流程。同時自主開發了數據轉換軟體,通過相對規範的數據,可以用軟體進行自動格式轉換。

  固化的數據轉化流程,以及數據轉換軟體的自動處理能力,有效降低了數據處理的技術門檻,掌握簡單數據分析能力的審計人員,經過簡單培訓,就能開展常規的數據格式規範化處理。“以後再也不用擔心他們不提供規範數據了,只要有數據,我都能進行處理。”在完成某市土地整治項目紙質坐標轉換為電子圖形文件後,自治區審計廳鄒黎信心滿滿地表示。

  3 開發審計平臺 破解專業技術壁壘

  面對自然資源資産審計8大專項多達幾百個審計內容,廣西地理信息測繪院依託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與山水林田湖草等專題數據,基於多源遙感數據的高效獲取和集成,採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的快速信息提取等新技術,運用3S和“互聯網+技術”,建設了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審計服務平臺。

  該平臺包括數據管理系統、“一張圖”綜合決策分析系統、審計專項分析系統、移動核查取證系統、運行管理系統五個系統。通過該審計平臺,掌握一定計算機知識的審計人員,都可以開展常規的自然資源審計分析,有效破解了審計技術和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之間的技術壁壘。

  其中的審計專項分析系統,對常用的審計內容建立了固定的分析模型,包括基本農田違規行為分析模型、非法徵佔用公益林分析模型、礦山越界開採分析模型、禁養區養殖分析模型等近200個常用分析模型。在現有規範數據的基礎上,工作人員只需在模型中確定分析規則,選擇參與分析的數據,就可以做到“一鍵分析”。

  審計平臺的建立,彌補了傳統審計方法在自然資源審計方面的不足。傳統的審計方式疑點發現難度大、精度低、費事、費時、費力,一個審計專項,五六個審計人員3個月才能完成。有了這個審計平臺,選擇規範的數據,就能實現自動分析,直接獲取疑點結果,且精確到95%以上。同樣一個專項分析,1個人就能在十幾秒內完成,審計成本節約了85%左右。 

  4 空地一體取證 破除“圖難測”“量難量”痛點

  在分析出審計問題疑點後,就需要審計人員對疑似問題進行現場核實。但疑點零星分散,因為交通問題或安全原因,審計人員往往無法進入疑點位置。

  為此,廣西地理信息測繪院開發了移動核查取證系統,實現了空地一體審計取證。該系統利用無人機航拍取證數據,利用測繪地理信息軟體對航拍數據進行分析和量化計算,實現無接觸的、隱秘的取證,形成的空地一體審計取證技術方法,解決了現場取證到達難、留證難的問題。

  在某市森林保護區內,審計人員通過分析發現存在違規建設大型建築物、破壞保護區生態環境現象。審計人員到達項目附近核查時,發現現場已建起圍墻,並有專人把守,無法進入核查取證。技術員隨後撤離,在安全位置啟動無人機,對該疑點項目進行全方位拍照取證,在無接觸狀態下,獲取了完整的審計核查數據,徹底消滅了審計死角。

  同樣,在露天礦山審計中,審計人員可以通過無人機拍攝獲取礦山開採的範圍是否越界、開採標高是否超限、開採方量等真實數據。

  採用空地一體取證,無接觸開展外業審查,安全獲取實地高清二維影像和三維立體數據,精確量算面積、體積、高度等量變數據,徹底打破了“門難進、圖難測、量難量”的審計痛點。

  據悉,廣西地理信息測繪院近年來投入科研經費1000多萬元,“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信息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榮獲中國測繪學會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新型傾斜攝影高精度測繪綜合技術體系研究及應用項目”“廣西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建立維持及服務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多源衛星遙感數據高精度時空參考框架構建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三個研究項目榮獲廣西科學技術獎。

  廣西地理信息測繪院黨委書記、院長張祖宇表示:“作為自然資源系統單位,我們將在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的統一部署下,深入探索自然資源大數據的服務能力,依託實景三維廣西,將審計平臺從二維平臺升級為三維平臺,通過科技創新,持續提高服務審計應用能力,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作出應有的貢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