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南寧:秸稈牛糞變廢為寶 養牛場走出生態循環新模式
2020-12-08 19:08:1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唐志強責編:路晶森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12月5日,“2020網絡媒體青秀行”採訪團走進南寧市青秀區劉圩鎮譚村“田野牧歌”肉牛扶貧産業示範區基地,山坡上坐落著一座座現代化牛舍,隨處可見成片的牧草在風中搖曳,一輛輛農用車正在往飼料加工廠運輸秸稈,這些秸稈正是用作餵養肉牛的飼料。

廣西南寧:秸稈牛糞變廢為寶 養牛場走出生態循環新模式

  “田野牧歌”肉牛扶貧産業示範區基地的牛舍

  “秸稈飼料化作為目前秸稈綜合利用的重要一環,既減少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又降低了企業規模養殖的成本,是肉牛養殖産業良性發展的重要抓手。”廣西四野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利用先進的微生物發酵技術,實現農作物秸稈的飼料化和肥料化利用。2019年,該公司回收利用農作物秸稈10.9萬噸,主要回收幹稻草、玉米秸稈、花生藤、甘蔗尾葉等。秸稈的飼料化,不僅使該公司降低了700萬元的養殖成本,還促進當地通過秸稈增收2100余萬元。

  肉牛吃飼料後産生的糞便如何處理?在有機肥料生産區,肉牛産生的糞便經過處理,被裝成一袋袋有機肥料。有機肥料既用來對外銷售,也用做周邊農作物的種植肥料,農作物秸稈經飼草料加工成飼料後又用於肉牛餵養,形成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廣西南寧:秸稈牛糞變廢為寶 養牛場走出生態循環新模式

  “田野牧歌”肉牛扶貧産業示範區基地飼料加工廠一角

  變廢為寶,這是廣西四野牧業有限公司秉承的一項發展理念。該公司實行“秸稈回收-生物飼料-肉牛育種-糞肥加工-職業培訓-休閒旅遊”的生態循環肉牛養殖模式,建立了包括秸稈飼料加工廠、肉牛核心育種場、肉牛交易市場、肉牛屠宰場、有機肥加工廠、生物菌劑廠、機械製造廠的肉牛全産業鏈項目。該公司以肉牛養殖為長期核心盈利點,在短期抓住秸稈資源,降低養殖成本,同時將養殖産生的糞肥加工成商品有機肥銷售,激活生態養殖的新業態。

  另外,廣西四野牧業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扶持帶動劉圩鎮14個村委成立合作社,實現當地農作物秸稈應收盡收。同時,該公司拉動村委發展創建肉牛養殖小區,最終實現村聯動戶抱團,村級集體經濟穩固增收。(文/圖 何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