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新生活 新奮鬥 新起點 ——廣西持續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2020-12-28 09:16:15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新生活 新奮鬥 新起點

  ——我區持續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本報記者 陳 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

  在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的基礎上,廣西各級黨委、政府著眼長遠,開拓創新,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讓脫貧成為幸福生活的新起點,將人民群眾的美好期待照進現實。

  産業興旺生活富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重點。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必須從根本上扼制産業扶貧的短期化偏向,構建産業發展長效機制。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廣西各族人民尤其是毛南族人民倍感溫暖、備受鼓舞、充滿信心。欣喜之餘,人們沒有忘記,産業扶貧是促進貧困群眾增收的主渠道,是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脫貧之後,要由産業扶貧轉向産業振興,邁向産業興旺。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波川村新村屯的譚美春一家,曾因患病、上學陷入困境。

  關鍵時刻,當地黨委、政府伸出援手,為他們提供免費柑橘苗木。夫妻倆擼起袖子加油幹,在荒坡上種植柑橘,又貸款跑運輸,為村民運建材。

  很快,譚美春不僅脫了貧,還牽頭成立了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了村裏的致富帶頭人。如今,新村屯14戶毛南族貧困戶56人全部脫貧。

  環江再接再厲,把産業振興作為增加群眾收入的治本之策,聚焦縣級“5+2”、村級“3+1”特色産業,大打生態牌、綠色牌、富硒牌、長壽牌,培育“環江香豬”“環江菜牛”“環江紅心柚”“環江香粳香糯”“環江香鴨”“環江油茶”等農産品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産品品牌,“一村一品、一鄉一特色、一縣一品牌”的産業發展格局日益完善。

  不僅如此,當地還聚焦“小産業”對接“大市場”精準發力,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快構建農産品冷鏈物流。創新産銷對接機制,通過粵桂扶貧協作、消費扶貧對接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拓寬銷售渠道,將特色農産品銷往各地。今年截至目前,該縣已對外銷售柑橘1153萬公斤,産銷兩旺。

  目前,該縣獲得農業部“三品一標”農産品認定27個;全縣192個産業示範園區(點),被認定為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3個、縣級7個、鄉級21個、村級79個。

  生態宜居環境美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在脫貧攻堅階段,改善貧困地區居民基本生産生活條件是推進鄉村建設的當務之急;隨著廣大農民群眾對生活環境的更高期待,農村建設的發力點也轉換到推動人與自然、城鄉資源要素的良性互動上。

  走進博白縣旺茂鎮民豐村盤古嶺屯,村口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幾個大字十分醒目。

  在黨員幹部的帶領下,該屯成立村民理事會,自行集資25萬元,發動社會各界捐助10萬元,大力開展“三清三拆”,依託客家文化和玉林地域文化,通過修舊拆舊,打造別致景觀。

  為積極推進“三清三拆”工作,黨員進村入戶,召開村民動員會、鄉賢座談會,向村民講解法規政策;到被拆遷戶家中與村民促膝談心,化解矛盾糾紛。

  現在,屯裏已建成風雨廊、觀荷亭、村史館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今年7月,博白縣實施鄉村風貌提升暨“三清三拆”(清理村莊垃圾、清理亂堆亂放、清理池塘溝渠;拆除廢棄建築,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築,拆除違法違規廣告招牌)百日攻堅行動,全縣3.2萬名黨員進村入戶,發動村民參與鄉村建設,成效顯著。

  “鄉村風貌提升應充分尊重村民意見。”玉林市玉州區仁厚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多次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把規劃還給鄉村,把設計還給村民,讓群眾共同參與、一起規劃。實行黨委主導、政府主抓、村屯主推、黨員主幹的“四級聯動”工作機制,在道良村組建一支以鎮包村工作組、村兩委幹部、駐村工作隊員為主體的先鋒隊,加強宣傳動員。

  道良村基層黨組織發揮引領作用,成立村民議事會,老百姓要求做的事、村兩委要做的事,都通過議事會商議決定,實現基層自治的初步探索。

  現在,道良村已拆除危房300平方米、建設景點3處、路邊綠化600平方米,“微花園”“微菜園”“微果園”和“微景觀”隨處可見。

  腦袋口袋一同富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如何讓貧困群眾在口袋鼓起來的同時,腦袋也一起“富起來”?

  “2019年以來,我們先後投入3200萬元,實施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128個,全縣161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有公共服務中心、衛生室、文化室、幼兒園、文化娛樂活動廣場‘五有’目標。”田東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扶貧文藝巡演、文化活動月、民俗節慶等平臺,積極實施文化設施到村、文化服務到戶、文化普及到人、文化扶貧到根的“四到”工程,將扶貧政策、文明風尚、法律知識等融入理論政策法律宣講、歌舞表演中,寓教于樂,潛移默化。

  該縣還紮實推進文明鄉鎮、文明村屯和文明校園等文明創建活動,建立健全行政村“一約四會”制度,統籌資源推進全縣17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

  通過開展“最美芒鄉人”,文明村屯、文明單位,好公婆、好媳婦、致富好青年評選等活動,凡人善舉得到弘揚,道德力量不斷傳播,公民文明道德素質不斷提升。全縣連續3年評出“最美芒鄉人”30人,完成文明鄉鎮創建10個、文明村創建92個。目前有志願愛心團隊15個共4萬多人。

  自2013年以來,該縣印茶鎮連續舉辦“十佳”評選表彰活動,“明星村屯”“道德模範”“身邊好人”以及各行業先進典型的感召力和引領力不斷提升。7年來,全鎮涌現出明星村屯70個、各行業先鋒模範420人,鄉村治理蓬勃發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