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空天地一體化 新技術顯神威 ——廣西環境監管邁向科技化信息化
2020-12-29 09:56:50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空天地一體化 新技術顯神威

  ——我區環境監管邁向科技化信息化

  本報記者 余 鋒 通訊員 藍皓璟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耳目”和“哨兵”,環境監察執法是發現和懲治環境違法犯罪的“鐵拳”。如何讓“耳目”更聰明、“哨兵”更靈敏、“鐵拳”更有力?

  近年來,廣西在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監察執法能力過程中,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等方面的短板,不斷向科技化、信息化要戰鬥力,為廣西守住生態環境安全的底線,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增添了更多科技新“法寶”。

  A “耳目”更聰明

  近日,記者在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綜合大樓5樓一隅看到,一個被環保界人士稱為“超級站”的大氣複合污染自動監測站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超級站”的外表並不起眼,可機房裏的設備和監測手段,卻已走在全國前列。而另一邊,廣西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樓頂天臺上的大氣複合污染自動監測站,同樣為環保專家提供源源不斷的監測參數。這兩個“超級站”共同構成了廣西大氣污染防治的“雙子星”。

  循著工作人員的介紹,記者見到了高能偏振氣溶膠鐳射雷達、常規參數測定儀、掃描電子顯微鏡及能譜分析儀等10余種高新設備。目前,這兩個“超級站”除了能監測空氣品質新標準PM2.5等多項污染物外,還具有大氣顆粒物(氣溶膠)理化特性和灰霾天氣分析等功能,可定量評價廣西空氣品質狀況並作出預警預報,評估區域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成效,為相關科研工作和“藍天保衛戰”的一線環保衛士,提供更多的“智慧”對策和科技手段。

  農作物秸稈大量焚燒一直是困擾我國不少省市提高空氣品質的問題。近年來,廣西基本建成了天空衛星遙感監測、地面鐵塔實時視頻監控、網格員分片包乾巡查的秸稈禁燒“天地人”綜合立體監控網,並運用無人機自主巡航系統在來賓等市開展重點管控,監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全區已建成秸稈視頻在線監控點位608個,監控覆蓋面積7636平方公里,形成對秸稈焚燒的有效監控。同時,在冬春季秸稈禁燒管控期間,廣西首創了“秸稈焚燒預報指數”,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計算的模型,結合GIS基礎數據,確定燒除時間、燒除區域和燒除量,科學指導各地開展限燒區有組織焚燒管理,變被動“救火”為主動合理焚燒處理,以滿足農業生産和環境品質要求。

  在科技信息化的助力下,廣西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今年1-11月,全區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同比大幅改善。其中,優良天數比率為98.3%(遠高於同期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87.9%),同比上升3.2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兩項指標均創下我區有監測數據以來同期最好記錄,實現全區14個市全面達標,圓滿完成“十三五”各項目標任務。

  B“哨兵”更靈敏

  12月9日,廣西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牽頭欽州、北海、防城港3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聯合欽州海事局在欽州港欽州海事局碼頭、東油瀝青碼頭,舉行2020年廣西北部灣海上搜救消防溢油應急處置和環境應急監測聯合演練。

  此次演練投入新型的高科技裝備應用於應急調查和監測工作。使用無人機協助開展事故調查、攝影錄影,高效客觀反映事態發展狀況;使用無人船開展海水樣品採集和現場測定,有效提高了監測數據及時性,為應急指揮部研判事故污染狀況、及時決策提供更好的服務。

  據悉,“十三五”期間,全區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及運行共投入12.06億元,全區生態環境監測設備已達9384台(套),生態環境監測現場分析、實驗室分析檢測、污染源監測、自動監測、環境突發事件應急監測、監測信息管理傳輸等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同時,通過重點支持環境品質監測等項目,全區各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目前,14個自治區駐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無機分析和重金屬監測等裝備基本配齊,大部分駐市監測中心形成了有機污染物基礎分析能力;省級環境監測中心及14個駐市環境監測中心基本具備空氣和廢氣、水和廢水、土壤和固體廢物、噪聲等要素監測能力;廣西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和欽州、北海、防城港等駐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基本具備海水相關項目分析能力。

  與此同時,廣西生態遙感監測能力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間,廣西搭建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建立自然保護區“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監管系統,開發生態野外核查系統,探索無人機在生態野外核查的運用,實現了遙感監測、核查驗證以及生態保護督查督辦聯動機制。生態遙感監測覆蓋自治區-市-縣三級,實現了以縣域、市域為單元的生態品質評價,有效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C “鐵拳”更有力

  12月1日,2020年廣西污染源自動監控技術幫扶暨移動執法大比武在南寧市舉行,來自全區14個設區市70余名環境監管執法人員參加。本次比武是全區環境監管執法機構改革後首次舉辦的綜合性技能競賽。

  據介紹,本次比武實現了“三個首次”——首次採取從地市所轄環境監管執法隊伍人員庫隨機抽選參賽隊員方式,增加比武難度、擴大比武覆蓋範圍,綜合反映各市執法隊伍能力水準;首次增設無人機專項技能比武,細分設備安裝、起降控制、固定目標查找、多元應用等考點,指向性考核“六穩”“六保”要求下各市執法隊伍非現場監管手段日常運用能力;首次組織“固定機位、無人機航拍機位”在企業比武現場直播,微信點擊直播連結即可全網觀看比武現場實況、互動討論比武內容,在全區環境執法系統形成全員參與、全員學習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廣西率先在全國實現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三級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全面覆蓋,走在全國前列。通過該系統,可直觀地看到各個區域執法人員的分佈情況、軌跡頻率、現場執法密度,實時、立體地掌握全區範圍內的執法動態。2020年來,全區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34370人次,嚴查偷排、超標排污等惡意環境違法行為,檢查企業14800家次,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712件,處罰金額9579.6萬元。

  在嚴懲環境違法行為的同時,我區環境監察執法部門著眼服務經濟發展,兼顧好監管力度和服務,依託數據庫資源,制定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充分運用無人機巡查、在線監控等科技手段開展非現場檢查,幫助企業合法合規開展生産經營活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