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未來五年將扭住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這一總抓手 南寧市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2021-01-19 09:25:05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穎倩責編:趙賢佑

  本報南寧訊 (記者/喬曉瑩)記者從1月15日下午召開的中國共産黨南寧市委員會首場新聞發佈會獲悉,當天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産黨南寧市委員會關於制定南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未來5年,南寧市將牢牢扭住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這一總抓手,突出資源要素集聚、開放平臺提升、營商環境優化、城鄉融合發展四個關鍵支撐,持續推動“強工業、強創新、強金融、強樞紐、強開放、強治理”六個重點舉措,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首府治理現代化,加快打造引領全區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強首府戰略提出的2025年和2035年的主要目標,在時間節點上與“十四五”規劃以及2035年戰略目標一致。強首府戰略全面落實到位了,實現“十四五”的發展目標就有了堅實基礎和可靠保障。為此,南寧市將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搶抓用好新發展機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明確強首府戰略在新形勢下要完成的目標任務和實施的政策措施等重要內容,將其貫穿到今後5年乃至未來1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

  南寧發展的優勢在區位,潛力在開放,出路也在開放。為此,該市聚焦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將主動融入國家開放戰略,積極參與區域分工合作,在全區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主要從做深做實開放合作平臺、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積極推動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積極推動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創新發展四個方面發力,高品質推動對外開放合作發展。

  未來5年將是南寧市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提高産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期。該市將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著力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持續做好産業發展、園區建設、企業培育三篇文章,抓創新、創品牌、拓市場,突出培植“工業樹”、打造“産業林”,構建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體系,重點打造區域性高技術産業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加快數字南寧建設、提升科技支撐能力、推動産業園區擴能提質增效。

  “十三五”以來,南寧市堅持把金融業發展擺在突出的位置,沿邊金融綜合改革圓滿收官,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建設加快推進。“十四五”時期,該市將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等重點任務,堅持重集聚、促開放、優服務、聚人才,著力增加金融供給,形成金融要素洼地和金融開放創新高地,基本建立起與經濟高品質發展和全方位開放格局相匹配的現代金融體系,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源頭活水;與此同時,還將完善人才政策,優化人才環境,加大金融高端人才引進力度,確保金融高端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得好,為金融業高品質發展提供智力保障。

  過去5年裏,南寧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實施民生福祉升級工程,每年近八成財政支出用於發展民生;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4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就業、教育、科技、文化、醫療衛生、體育、養老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下一步,南寧市將“持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作為“十四五”的發展目標之一,從收入、就業、教育、文化體育、社會保障、健康養老、社會治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舉措,如在收入方面,將著力提高人民收入水準,完善工資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不斷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産性收入;在就業方面,將持續提高就業品質,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促進重點群體多渠道就業創業,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幫扶,構建覆蓋城鄉、統一規範、上下貫通、便捷高效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和運行機制;在教育方面,將推動教育高品質發展,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準,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推進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特色化發展,辦好特殊教育,加強專門教育,加快高水準職業院校和高水準專業建設,大力推進高等教育發展,高標準建設南寧教育園區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