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她”力量】紮根教育一線17年 用愛傳遞奉獻精神
2021-03-09 14:42:48來源:央廣網編輯:唐穎倩責編:趙瀅溪

  “孩子説她畢業以後也要回來廣西,和你一樣當老師。”電話裏,一名曾得到過蘇家珍幫助的進城務工者開心地和蘇家珍分享自己女兒的情況。

【“她”力量】紮根教育一線17年 用愛傳遞奉獻精神

  南寧市第十四中學語文教師、科研處主任蘇家珍(右一)指導學生寫作文(央廣網發 農顯峰攝) 

  與教師職業結緣

  2003年,還在廣西師範學院中文系就讀的蘇家珍參加了一次教育實習。也就是在這一段實習經歷裏,蘇家珍真切地感悟到了教育這項工作不同尋常的意義。孩子們純真的笑臉、渴求知識的眼神深深觸動了蘇家珍。原本對自己的未來規劃還懵懵懂懂的蘇家珍,就在那時明確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堅定了成為一名老師的信念。

【“她”力量】紮根教育一線17年 用愛傳遞奉獻精神

  南寧市第十四中學語文老師、科研處主任蘇家珍為學生準備開學禮物(央廣網發 農顯峰攝) 

  2004年,大學畢業後,蘇家珍進入中學開始了她的教書生涯。入職第一天,蘇家珍就承擔了班主任工作,這份工作她一做就做了十五年。從經驗不足的稚嫩,走向教之有方、循循善誘的成熟,她一路跌撞摸索,積澱成長。懷著滿腔熱血,蘇家珍內心只有一個信念: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要用心陪伴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帶著這個信念,如今,蘇家珍走過了長達17年的教育旅程。

  “教師這份職業,從來都不是以利益為根本的。教育做的是育人的工作,它最令人欣慰的地方就是,你可以看到學生在你的陪伴引導下不斷地成長,它總能帶給你如春種秋收般的收穫喜悅。而學生的成長只有一次,它不像一些零件的生産線,製造次品後會有返修的機會。所以,我們做老師一定要更用心、更負責才行。”蘇家珍在接受採訪時説道。

  進城務工子女的“守護者”

  2005年的一天,蘇家珍下班途中路過一家水果攤。買水果期間,水果攤主不經意談起了他們這些進城務工者的孩子無人看管的窘境。也正是因為這一次閒聊,蘇家珍開啟了長達5年對進城務工子女的義務輔導。

【“她”力量】紮根教育一線17年 用愛傳遞奉獻精神

  蘇家珍(右一)在課間與學生互動(央廣網發 農顯峰攝)

  閒聊中,蘇家珍了解到,城中村裏像這樣的孩子還真不少,年齡集中在5歲至14歲。因為父母們忙於生計,疏于對子女的指導,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普遍不是很理想。孩子們的課餘時間和休息時間只能在周邊街道玩耍,城中村裏車來車往,父母們也十分擔心孩子們的安全。

  由此,蘇家珍萌生了要幫助這些進城務工子女的念頭。於是她主動提出:利用週末時間給長堽村的一些進城務工子女提供義務輔導,幫助孩子解決學業上的問題,也幫忙緩解了進城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

  開始做這份義工的時候,各方麵條件都很簡陋。沒有教室,蘇家珍就在城中村的一處樓頂天臺上擺上桌椅,這就成了一個簡陋的教室;不會歌舞,蘇家珍就在網上搜索歌曲,跟著視頻一遍遍學;缺少畫紙,蘇家珍就帶著孩子們用舊掛曆背面的空白頁,畫出未來生活的樣子。

  “那時候感覺真的非常快樂,因為自己能夠盡己之力用這樣的方式去陪伴、影響了一群孩子,也能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家庭帶去一些慰藉。”蘇家珍回憶起5年的義務輔導經歷説道。

  後來,在蘇家珍的影響下,之前得到過蘇家珍義務輔導的一個女孩也選擇從事教師行業,也就有了本文開頭那一幕的出現。

  奉獻精神的“傳遞者”

  2020年底,蘇家珍收到了現已就讀高二年級的2019級畢業生胡燕楠的信息。信息中提到,因成績優秀,胡燕楠所在高中給胡燕楠獎勵了一筆獎學金。胡燕楠希望把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筆獎學金捐給需要幫助的人。原來,胡燕楠讀初中時就了解到,自己的班主任蘇家珍老師義務輔導進城務工子女,經常向鄉村學校的孩子送溫暖、獻愛心。她受到了蘇家珍老師的感染,她也希望自己能像蘇老師一樣奉獻愛心,把獎學金用在最有意義的事情上。

  “胡燕楠的善良無私讓我感動,我所做的一些事情能夠給這孩子如此積極的影響,我也很欣慰。所以,我一定會和她一起去做這些有意義的事。”蘇家珍説。

  2020年12月25日,蘇家珍和胡燕楠共同購買近200本課外閱讀書籍以及一些衣物,送到了馬山縣古棠小學、加顯小學孩子們的手中。

  蘇家珍所任教班級成績優秀,近五年來,她先後承擔二十余次市(縣)級以上的示範課,開展教育教學專題講座近百場,有較高知名度。她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廣西青年五四獎章”等諸多榮譽稱號。

  面對自己獲得的種種榮譽,蘇家珍表示:“這些榮譽是對我們教師這一職業的肯定,它是屬於許許多多為教育貢獻心力的老師的。對於我個人來説,這些榮譽意味著使命更重,責任更大,會一直激勵我前行不輟。”

  蘇家珍説:“作為新時代的女性,我覺得必須要有責任和擔當的意識。女性不能僅僅局限于幹好自己的職業,還應該將自己的力量放大,有更多的擔當和奉獻。”(韋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