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寧市政協委員出鏡談“話題”,聽聽她們説了啥——
南寧市政協委員出鏡談“話題”,聽聽她們説了啥——
打造實體經濟“硬核”提升文化軟實力
開欄語
4月10日,備受全市人民矚目的南寧市政協十一屆六次會議正式開幕,來自全市社會各界的400多名委員在南寧共聚一堂,共商國是。會議期間,本報開設“政協建言委員心聲”專欄,邀請部分政協委員就大家關心的話題暢所欲言。
面對社區電商、直播帶貨等新型購物模式的衝擊,傳統實體經濟怎樣才能走出困局?當貧困縣脫貧摘帽之後,應該如何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文化軟實力,南寧在創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過程中有哪些重點工作?昨日,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政協委員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1
鼓勵實體經濟線上線下融合
做好産業振興發展這篇文章
政協委員覃春明
大力推動産業振興是南寧市“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項重點工作。政協委員、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覃春明表示,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將産業振興作為南寧市“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項重點工作,充分説明瞭這項工作的重要性。
“回顧‘十三五’産業振興成果,南寧市大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取得了可喜成績,第三産業中的服務行業已經成為南寧市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覃春明期待著,南寧市能引進差異化、高運營水準的零售實體,為消費者提供更為豐富的實體消費體驗,從而提升整體服務業發展水準,帶動實體經濟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在服務業的應用正在不斷地深入,社區電商、直播帶貨等新型模式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在覃春明看來,如何推動社團電商合理髮展應該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此次參會,覃春明準備了關於社區電商有序發展的提案,將在如何規範社團電商健康發展、保障人民食品安全、售後服務等方面積極建言。
覃春明建議,要做好新興行業以及新商業模式的研究,積極探索行業發展標準。此外,相關部門要出臺更多扶持政策,鼓勵傳統實體經濟繼續摸索線上線下融合。“未來,南寧百貨將繼續加快加大對零售實體與電商的融合,努力為南寧市産業振興貢獻南百力量。”覃春明説道。
2
以“扶貧帶富”示範基地為載體
探索具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政協委員蘇秀清
昨日,政協委員、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廣西金福農業公司總經理蘇秀清深情講述了她以政協委員“扶貧帶富”示範基地為載體,探索“土地流轉有租金、基地務工有薪金、返包管理有酬金、超産分成有獎金、村企合作享股金”的“五金”帶貧益貧模式,讓脫貧成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故事。
作為駐地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隆安縣的企業,廣西金福農業公司從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積極參與脫貧攻堅行動,以火龍果産業帶動扶貧,帶領當地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增收,在用工時優先並主動吸納當地貧困戶勞動力、貧困殘疾人和生活相對困難的弱勢群體,積極為貧困勞動力搭建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的平臺。
截至2020年12月,該企業累計幫扶貧困戶10712戶42090人,榮獲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稱號、全國脫貧攻堅考察點、“全國光彩事業重點項目”。
蘇秀清表示,今年是建黨100週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廣西金福農業公司將把“萬企幫萬村”升級為“萬企興萬村”行動,把“三農”工作的重心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積極發揮政協委員“扶貧帶富”示範基地輻射帶動作用。
作為政協委員,她將繼續履行義務,既建言又踐行,帶領金福農業按照“培育一個新品種,推廣一套新技術,提升一個好産業”的理念,帶動當地發展和群眾增收致富,不斷探究鄉村振興新方向,走出一條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鄉村振興之路。
3
打造文化特色增強文化自信
建立激勵機制豐富藝術創作
政協委員陳春燕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文化實力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內容。而南寧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更蘊含著豐富的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當前,南寧正在努力創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不斷打造文化特色,提升文化綜合實力,是城市綜合發展的必要條件。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政協委員、南寧市群眾藝術館副館長陳春燕常年活躍在國內外的舞臺上,並多次參加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在她看來,連年舉辦的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展現了國際范、中國風、廣西味,極大地提高了南寧在國內國際的知名度,實實在在發揮了對南寧經濟的推動作用。
在多年的演出經歷中,最讓陳春燕倍感自豪的是,2006年舉辦的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15週年紀念峰會文藝晚會《金風送來山水情》,新加坡領導人觀看後讚譽:中國人一句話沒説就展示了中國的軟實力,這就是文化的影響力。
陳春燕認為,提升文化軟實力,應該深入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提煉我們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時通過挖掘歷史文化,讓人們學習歷史,增加文化自信,並借由打造文化特色,樹立文化自豪感,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把南寧建設成有文化內涵有民族特色的美麗城市。
對於今後的文化建設方向,陳春燕建議加強優秀文化作品創作生産和傳播,加大對南寧文化軟實力建設的經費投入力度,以期創作出更多門類的藝術精品。同時,陳春燕希望能夠拓展群眾文化服務項目,推進數字化文化服務平臺建設,加強對藝術人才特別是對領軍人物的培養和扶持,並通過建立激勵機制,激發藝術家的文藝創作熱情,使藝術創作充滿活力。
(記者廖欣 陳蕾/文 葉子榕/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