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21-04-25 10:18:42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廣西牢記總書記“生態優勢金不換”囑託,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強區——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廣西: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日,在位於合浦縣廉州灣的紅樹林,一群白鷺在夕陽余暉下自由覓食、嬉戲,呈現一幅白鷺歡歌生態美的動人畫卷。林啟波/攝

  本報記者 余 鋒  袁 琳  駱萬麗

  八桂大地,山清水秀。

  在近日生態環境部公佈的今年1—3月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排名中,廣西有10個市躋身全國前30名,其中6個市躋身前10名,柳州市繼2020年位居第一名後繼續蟬聯今年一季度冠軍。

  從“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桂林漓江山水,到“海上森林”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從水清岸綠、一步一景的南寧那考河濕地公園,到清瀑碧泉、氣勢磅薄的大新德天跨國瀑布……春夏秋冬,無論哪個季節,來到壯鄉廣西的八方賓客,無不沉醉在風景如畫的自然生態風光中,發出由衷的讚嘆。

  近年來,廣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殷切囑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加快建設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不斷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這是近代詩人吳邁稱讚桂林山水的詩句。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被譽為全球最美的15條河流之一。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漓江流域生態保護工作。近年來,廣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保護好桂林山水”的殷切囑託,將科學保護漓江作為生態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經多方努力,長期困擾漓江保護的採石挖砂、亂砍濫伐、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非法網箱養殖等難題得以破解。漓江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及以上,成為全國少有的流經市區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

  科學保護漓江,是廣西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一個縮影。

  工業污染,是廣西污染防治攻堅戰中難啃的一塊“硬骨頭”。作為西南工業重鎮的柳州,在20世紀80—90年代因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未能同步推進,導致生態環境惡化,成為我國四大酸雨區之一,當地的母親河柳江也曾長期遭到數十個排污口直排的污水污染。曾經,説起每一場酸雨和柳江的污染,柳州人都會感到一陣陣心酸。

  為了摘掉全國四大“酸雨之都”的帽子,讓柳江重獲新生,近年來,柳州市在自治區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堅持綠色引領、品質先行,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將污染治理與城市發展戰略同規劃、同部署、同實施,採取柳江上下游、左右岸系統治理等一系列舉措加強環境治理。如今,百里柳江穿城而過,將江濱公園、柳州文廟等人文自然風光串起來,宛若百里畫廊。

  為了還老百姓更多藍天白雲、清水綠岸的景象,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十三五”以來,廣西在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中持續發力,全區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並保持全國前列。

  2020年,廣西“十三五”期間污染防治攻堅戰圓滿收官:

  這一年,廣西的天更藍——全區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97.7%,同比上升3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1%,空氣品質創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紀錄。

  這一年,廣西的水更清——深入落細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突出抓好重點流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工程等重點工作,全區52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同比上升3.8個百分點),排名全國第一,9個設區市入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品質排名前30名榜單(其中柳州、桂林分別高居第一名和第二名),入圍城市數量保持全國第一。

  這一年,廣西的土更凈——累計完成農用地安全利用面積達到889.05萬畝,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

  數據雖然枯燥,背後卻生動詮釋了廣西還藍天碧水凈土於民所作的不懈努力,展現了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的實實在在成效。

  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夯實八桂“綠色家底”

  “中國最美十大海濱城市”——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因其紅樹、白鷺、寧靜等元素,向人們展示了大自然的純真和美麗。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海洋衛士”之稱。2017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時指出,保護珍稀植物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

  近年來,北海市高舉生態立市大旗,把生態優勢當作最大的優勢,逐綠而行,積極創建“國家生態示範區城市”——大力推進生態修復和生態建設,進一步加大對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的宣傳、監控和保護力度,投入專項資金用於紅樹林生態旅遊區提升改造項目的建設和生態環境教育基地創建工作;依託自然資源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改造、新建26個城市公園和100多個各類文化娛樂廣場,逐步形成了水碧、透綠、彰文的園林特色,有效地提升市民居住品質。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南寧市那考河濕地公園,已成為“網紅”景點。那考河過去曾是“臭水溝”,在2015年啟動全流域治理後,華麗轉身成為“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親”的生態修復樣板,拿下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為保護脆弱的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廣西加快建立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空間管控體系,並在2020年12月成為全國第二批首個公佈“三線一單”成果文件的省份。

  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廣西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穩步推進,“綠色家底”越來越厚實。截至今年3月底,廣西先後投入24億元和80多億元,開展漓江流域和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持續加大投入進行國土綠化和石漠化綜合治理,全區石漠化土地減少率、植被生態品質和生態改善程度均居全國第一,全區森林覆蓋率達62.50%,居全國第3位。

  加快綠色發展,生態産業漸入佳境

  廣西良好生態的金字招牌內涵豐富,既有自然生態稟賦好的天然之意,更有生態環境保護好的實踐之功。

  近年來,廣西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創建工作。截至今年3月底,全區已成功創建9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3個縣(區)獲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數量位居全國西部地區前列。

  有“南寧後花園”之稱的上林縣,是積極踐行“兩山論”的生動案例。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近年來,該縣確立“生態為本、綠色崛起、旅遊興縣、共享小康”目標,以生態引資金、以資源換項目,大力培育發展高值魚、山水牛、生態雞、生態旅遊、光伏電站等特色産業,走上了綠色發展的快車道,並在2020年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

  守住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

  近年來,廣西堅持生態立區、生態惠民,陸續出臺一系列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改革方案,使生態文明建設有了制度依據,並通過綠色GDP考核推動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使區域生態産業漸入佳境。

  ——生態農林業持續增長。水果、桑蠶、糖料甘蔗、秋冬菜、優質雞、羅漢果、茉莉花(茶)産業規模穩居全國第一;成功創建4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成功申報18個國家級特色農産品優勢區,數量排名全國第一;大力發展林産加工業和林下經濟,全區林業産業總産值由2014年的3850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7662億元,躍居全國第二位。

  ——生態工業逐步崛起。傳統産業加快轉型升級,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持續壯大,打造了汽車、電子信息等10個千億級工業産業集群,以柳州、南寧、貴港、桂林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基地初步形成;先後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6個、國家級綠色工廠45個。

  ——生態服務業穩步提升。大健康産業加快發展,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北部灣國際濱海度假勝地、巴馬國際長壽養生旅遊勝地和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等建設深入推進,打造國際知名的宜居康養勝地和世界文化旅遊重要目的地。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第一年。自治區黨委、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囑託,牢固堅持生態優先,讓綠色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底色,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自然環境。

  為了讓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為“十四五”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和經濟高品質發展開好局、起好步,今年以來,我區加快建設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吹響了“十四五”時期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升級版的號角,狠抓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推進漓江、南流江、九洲江、欽江等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開展土壤污染綜合防治,保持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

  與此同時,我區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水土流失整治和石漠化綜合治理,推廣實施沃土工程,完善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建立灣長制,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推進生態産業化和産業生態化,不斷譜寫新時代廣西綠色發展新篇章,讓人民群眾在“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