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賀州旺高工業區:全力打造碳酸鈣全産業鏈發展園區
2021-05-17 10:31:02來源:中新網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中新網廣西新聞5月15日電(記者 楊志雄 黃艷梅) “廣西賀州旺高工業區以發展綠色高端碳酸鈣産業為主線,是全國最大的重鈣粉體人造崗石生産基地。我們力爭在‘十四五’末,將園區打造為輕鈣重鈣並舉、線上線下同步、産城融合、産教融合、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綠色高端碳酸鈣千億元産業集群。”廣西賀州旺高工業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左朝蔚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介紹。

  廣西賀州旺高工業區(碳酸鈣千億元産業示範基地)是自治區級重點工業園區,園區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旺高工業區內大理石、石灰石等礦産資源豐富,其中初步探明大理石儲量達26億立方米,約佔全國大理石資源總量的1/8,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白色大理石資源産地,礦石純度達99%,白度達95%,可與意大利大理石著名品牌“卡拉拉”媲美。

  賀州市具有“重鈣之都”“崗石之都”稱號,旺高工業區依託賀州市豐富的碳酸鈣資源,以發展碳酸鈣千億元産業為主線,明確了“12366”産業發展思路,即打造1個碳酸鈣千億元産業示範基地,建設旺高和西灣2個園區,依託基礎材料、新材料、配套産業3大板塊,發展天然板材、重鈣粉體、人造崗石、複合材料、機械製造、商貿物流6大産業,全力打造自治區碳酸鈣千億元産業核心示範基地。

  近五年來,旺高工業區大力引進高端粉體、人造崗石、塗料、塑膠、樹脂、商貿會展等碳酸鈣“建鏈、補鏈、強鏈”項目,共引進項目152個項目,總投資額542億元,有74個項目已建成投産,在建項目43個,預備項目35個。園區形成了天然石材及工藝品、重鈣粉體、人造崗石、塗料塑膠等新材料、高端樹脂、商貿會展等6大碳酸鈣産業及配套産業集群。特別是引進了總投資超過50億元以上的中資控股、和立鑫礦業、中冶續寶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入駐園區並順利開工建設,園區逐步實現“重鈣輕鈣並舉”。

  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要求,賀州市在大力發展碳酸鈣産業的同時,高度重視環保工作,把環保視為園區發展的生命線,抓好、抓嚴、抓實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推動企業、園區、生産綠色化。一是在環保生産方面,園區與華潤産業園合作,通過水泥廠,對崗石廢渣綜合處理,製成水泥;通過火電廠,對大理石廢漿綜合利用,製成石膏,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工業固廢“吃幹用盡”循環利用方法;已實現了石材生産污水循環利用,達到零排放;廢氣經處理後達到二級標準排放。二是在小散亂整治方面,出臺了《賀州市石材碳酸鈣企業生産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等系列産業政策文件,採取 “就地整改一批、搬遷入園一批、取締關閉一批”“三個一批”舉措,全面開展小散亂整治工作。

  左朝蔚稱,目前,旺高工業區已構建起“礦山開採—天然石材—重鈣粉體—人造崗石—塗料、塑膠—廢漿廢渣再利用”的“一石多吃、吃幹用盡”的高附加值碳酸鈣生態循環全産業鏈,是“全國石材行業‘十二五’轉型升級示範單位”。 園區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9家,是全國最大的重鈣粉體人造崗石生産基地,産品暢銷全國各地,出口歐美、中東等國家。

  旺高工業區堅持創新引領,行業技術在全國乃至世界領先。“園區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現有高新技術企業15家,共有各項國家發明專利131項。其中,中科院電子所和利升石業公司共同研發的世界首臺大型人造石微波固化裝置,可使崗石固化時間由15天縮短為1小時,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左朝蔚介紹説。

  旺高工業區大抓産業、抓大産業,克服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全面推進園區經濟高品質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園區年産重質碳酸鈣粉體1000多萬噸,佔全國産量的40%,年産人造崗石7000多萬平米,佔全國産量的60%。先後榮獲“中國賀州·重鈣之都”、“中國賀州·崗石之都”、國家級産城融合示範區建設單位、全國石材行業“十二五”轉型升級示範單位、全國碳酸鈣産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籌建單位、中國建材園區10強、國家火炬特色産業基地等榮譽稱號。

  左朝蔚稱,“十四五”期間,旺高工業區將實施“1366”産業突破發展戰略。具體而言,圍繞1個目標:打造綠色高端碳酸鈣千億元産業集群這“1個目標”;實現3大突破:突破土地儲備難,物流運輸難,配套設施滯後等“3大難點”;打造6大産業園區:全力推進中資、續寶、和立鑫、華礱、正威、機械“6大産業園”建設;實現6百億元産值:預計在“十四五”末園區工業總産值達“6百億元”。(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