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揚帆向海推動中國圍棋文化“走出去” ——從城圍聯賽事看北海圍棋發展
2021-05-31 09:43:50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徐 哲 通訊員 林 飛

  5月30日,城市圍棋聯賽(下簡稱“城圍聯”)2021年賽季北海站賽事結束。兩天來,來自全國城圍聯俱樂部的代表和棋迷300多人沉浸圍棋競技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北海市濃厚的圍棋氛圍。

  近年來,北海市圍棋運動異軍突起,因其鮮明的群眾性、鄉土性特色,在2018年被中國圍棋協會授予“全國圍棋之鄉”稱號。此次賽事的成功舉辦,展現了北海正成為中國沿海和泛北部灣國際圍棋發展新一極,同時也展現了北海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的新作為。

  以賽事為平臺

  促進體育和文旅産業深度融合

  30日結束的城圍聯2021年賽季北海站的比賽,是北海市第二次舉辦城圍聯賽事,之前還舉辦過城圍聯2019年賽季總決賽,而北海弈海清風俱樂部自2015年城圍聯首屆賽事起,每個賽季都參加比賽並打進了季後賽,取得過2016、2019兩個賽季的亞軍。

  該俱樂部領隊林如海5段説:“北海很多學棋的孩子通過城圍聯賽場零距離接觸到圍棋名人、世界冠軍,增長了見識。賽事也帶動了更多孩子學習圍棋,提升了北海市的圍棋運動氛圍。”

  作為廣西本土原創賽事,城圍聯創立6年來,已成為廣西、中國乃至世界的一支重要圍棋力量。

  今年的城圍聯北海站賽事,北海市政府作為主辦方之一,將相關賽事與潿洲島文博旅遊藝術活動周系列行銷活動巧妙結合,邀請政府領導、棋界名人、知名企業家等到潿洲島進行多輪比賽,推廣北海旅遊資源;組織參賽嘉賓和聶衛平、馬曉春等圍棋名人、職業棋手參加“圍棋進校園”公益活動,進一步夯實北海圍棋基礎,豐富圍棋文化氛圍。18支國內圍棋俱樂部在北海捉對廝殺、14家海週邊棋俱樂部進行網絡賽,將北海的圍棋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北海市旅遊文體局局長魯性東認為,借助城圍聯的優質賽事平臺、企業商圈和人脈資源,北海市體育和文旅産業深度融合獲得了有效推進。

  自治區體育局副局長盧意文則表示,自治區體育局將繼續支持北海市和城圍聯改革創新,促進體育與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廣西特色的體旅消費品牌項目,進一步推進廣西體育産業發展。

  加強頂層謀劃

  圍棋普及走在了全國前列

  北海的圍棋發展與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分不開。

  2015年之前,北海市沒有圍棋隊伍打入全國圍棋團體決賽,當年北海弈海清風圍棋俱樂部成立,並大手筆聘請世界冠軍時越九段擔任教練。第二年該俱樂部就奪得了城圍聯2016年賽季總決賽亞軍,可謂異軍突起。北海市政府也因勢利導,決定將城圍聯賽事納入該市年度重點體育賽事項目給予支持,並在2019年引進城圍聯賽事,助推北海圍棋事業的發展。

  幾年來,北海市政府鼓勵原創和引進各項圍棋賽事,成功申報“中國圍棋之鄉”稱號;在幼兒園、小學廣泛開展圍棋免費培訓,目前已累計培訓達6萬多人;已有19所幼兒園、9所小學、1所高職院校開設圍棋普及課程,每年約有5000多人得到培訓。

  5月28日,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棋聖”聶衛平參加圍棋進校園活動,走進北海市第二實驗學校,了解到該校自2014年起將圍棋納入必修課程後,很驚訝也很感概,他説:“琴棋書畫中,只有棋還沒有納入小學課程,沒想到在北海市的學校實現了”。

  發揮地域優勢

  建設泛北部灣國際圍棋文化交流中心

  北海市對圍棋事業的發展還有更大的雄心。

  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林建超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一個月前,中國圍棋協會和北海市政府簽訂了合作建設泛北部灣國際圍棋文化交流中心的合作協議,這是貫徹中宣部和國家體育總局關於推動中國圍棋文化走出去的一個具體舉措。現在全國第一批建設國際圍棋文化交流中心的城市有6個,北海市是其中之一。

  林建超説,北海的優勢在於它瀕臨北部灣,是通向東南亞的一個重要節點,同時城市的圍棋運動開展的很好,能夠借助地域優勢,通過聯誼、交流、比賽等活動,將圍棋文化輻射到東南亞各國。

  北海市副市長歐余軍表示,未來的北海將在“全國圍棋之鄉”的基礎上,升級打造為圍棋文化名城,擴大、延伸北海現有的圍棋品牌賽事,即把圍棋原創賽事南珠杯擴展為世界業餘圍棋冠軍爭霸賽,泛北部灣圍棋聯賽也要擴展到北部灣的其他城市、尤其向東南亞延伸。

  “此次城圍聯賽事作為新的起點,北海將積極向泛北部灣、東盟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傳播圍棋文化、傳承國粹精髓,為全國圍棋産業發展和國際交流合作,積極貢獻北海力量。”歐余軍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