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打通經濟發展大動脈 ——廣西初步形成“四位一體”現代立體交通格局
2021-06-08 09:47:30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吳麗萍 康 安 通訊員 覃 升

  編者按:5月起,本報“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大型主題宣傳,進入行進式採訪階段。5月19日至6月7日,陸續刊發了全區14個設區市的報道,充分展現各市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今日起,將重點聚焦交通、工業、金融、國際博覽、農林水利、科教、醫療衛生、文體等代表性行業,宣傳這些行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闖新路,開新局,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百年。敬請關注。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産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看建黨百年來的廣西交通建設,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成就令人鼓舞。

  在黨的領導下,廣西堅持交通優先發展戰略,不斷加快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通經濟發展大動脈。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廣西交通發展更是高歌猛進。

  當前,江海聯動、海鐵聯運、水陸並進、空港銜接“四位一體”的現代立體交通格局初步形成,一張以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為主的立體大交通網成為廣西經濟社會騰躍發展的強力支撐。

  高速公路縱橫八桂

  “上世紀90年代,廣西的公路等級仍然很低,交通要道主要為二級公路,一級公路幾乎沒有。”廣西公路學會理事長李日昌回憶起那段艱苦歲月仍感慨不已,“那時,從南寧去桂林的車程需要一整天,一些貧困山區的道路就更加崎嶇難行了,很多群眾一輩子都沒走出過大山。”

  要想富先修路。

  1993年,柳州至桂林高速公路開工建設,這是廣西第一條高速公路。那時李日昌在柳桂高速公路項目指揮部監理處任副主任,他説,為修通高速公路,廣西舉全區之力,克服了資金短缺、技術落後等難題。1997年,柳桂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實現廣西高速公路里程零的突破。

  “20多年來,廣西高速公路從無到有、從線到網,構建起橫連東西、縱貫南北的高速公路網絡。”在公路建設領域工作了幾十年的李日昌,清楚記得廣西高速公路建設史上的每一個里程碑。

  2003年,廣西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011公里,成為全國第一個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少數民族自治區。2008年,廣西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2181公里,再次成為全國第一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2000公里的少數民族自治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高速公路建設進入全面提速階段,到2013年底,全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3000公里,到“十二五”收官之時,通車里程已突破4000公里。“十三五”期間,全區累計建成通車總里程達6803公里,縣縣通高速公路比例達96%,越來越多貧困地區圓了“高速夢”。

  “目前,‘通江達海、出省出邊、銜接重要樞紐節點’的高速公路通道骨架基本形成。”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陳鴻起介紹,廣西基本實現以南寧為中心,2小時可通達北部灣經濟區城市與港口,6小時通達全區14個設區市,一日通達鄰省省會、鄰國首都,徹底改變了傳統交通格局和時空觀念,大幅提高了綜合運輸能力和運輸效率。

  鐵路建設突飛猛進

  “太快了,感覺就像飛一樣。以前我開蒸汽機車的時候,貨車站站停,經常要會讓車,從柳州到桂林有時3天3夜都到不了。”今年100歲高齡的任忠德搭乘G1504次復興號動車從柳州出發前往桂林,高興得像個孩子。

  任忠德是中鐵南寧局集團公司柳州機務段的一名退休火車司機,也是一名老黨員。飛馳的動車仿佛讓時光流動,帶著他回到廣西鐵路建設之初的那段崢嶸歲月。

  1951年,任忠德奔赴朝鮮戰場,開火車為前線輸送物資。那時的廣西,僅有湘桂、黔桂兩條幹線鐵路,通車里程539公里。

  中央政府非常重視廣西鐵路建設發展。1955年7月,黎湛鐵路全線通車,打通了我區通往南海和海南島地區的陸路通道。1958年,廣西自主建設了第一條地方鐵路——湘桂鐵路渠黎站直達東羅礦區的東羅線。

  “我很幸運活到了100歲,見證了廣西鐵路的歷史變革和輝煌成就。”任忠德説。

  2008年起,廣西大力推進“一軸四縱四橫”鐵路網體系建設,構建連接東中西部地區大通道,鐵路建設進入大發展時期。

  黨的十八大以來,衡柳、柳南等高鐵相繼開通運營,廣西成為全國首個開通高鐵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步入高鐵時代。截至今年5月底,全區高鐵營業里程達1771公里,在全國省區市中位居前列。

  “廣西已建成7條高鐵,與既有的7條普鐵幹線互補聯動,初步實現由路網末梢向面向東盟的國際性區域樞紐轉變。”中鐵南寧局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西有12個設區市實現動車開行,高鐵列車與全國21個省區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實現直連直通,形成了以南寧為中心,動車“公交化”出行、3小時覆蓋區內主要城市的高鐵交通圈。

  民航水運蓬勃發展

  已經93歲的耿俊海是原廣西民航局公安處處長,回憶起廣西民航建設初期的狀況,依然感慨不已。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委員會民航局在南寧組建航站,開通了廣西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條航線:昆明—南寧—廣州航線。

  “那時南寧機場只有1條土跑道,飛機一起飛塵土便漫天飛揚,航班也非常少,飛機一走機場就冷冷清清。”耿俊海説,廣西民航業經歷了部隊編制階段、垂直領導階段、屬地化管理階段,一點點逐步發展起來,2003年廣西機場管理集團成立,廣西民航機場真正走上了企業化發展的道路。

  在採訪耿俊海過程中,廣西機場管理集團工作人員拿出筆記本電腦,向他展示廣西民航發展現狀。看著雄偉壯觀的南寧機場T2航站樓、排列有序的飛機,耿俊海連連説:“好啊,好啊,這麼大的航站樓,這麼多飛機,和以前比都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了!”説罷,已是熱淚盈眶。

  讓耿俊海感動的不僅是南寧機場的大變樣,還有整個廣西民航業的大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民航業進入奮進騰飛的發展階段。“十三五”期間,廣西機場建設項目投資近80億元,投資規模和建設強度創近20年之最,桂林機場T2航站樓擴建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産,廣西民用運輸機場達到8個。

  “目前,南寧機場至東盟國家定期航線數量26條,通航東盟10國23個城市,實現東盟國家主要城市全覆蓋,通航東盟航點數量排名全國第6位,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機場建設初步成型。”廣西機場管理集團相關人士介紹。

  水路運輸是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大力推進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路運輸綜合服務能力和水準,全面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基本建成了一灣一江、江海聯運的水路交通網,形成我區開放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

  在沿海地區,要想富也要先建港。2015年,廣西全面啟動沿海港口一體化改革試點工作,防城港、北海港、欽州港3港整合為北部灣港,改變了過去岸線低水準開發、“深水淺用”現象,港口發展日新月異,呈現“大船大港大物流”的喜人態勢。

  “十三五”期間,我區新增1000噸級以上航道里程389.4公里,總里程達5873公里,其中500噸級以上高等級航道1886.8公里,西江航運幹線水運主通道船閘等級均達到1000噸級以上,西江黃金水道建成快捷通暢的“水上高速公路”。

  “去年,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500萬標準箱,增速居全國沿海主要港口第1位,躋身全國前10位、世界前40位。貴港港成為珠江水系首個億噸大港,梧州長洲水利樞紐過閘貨物量位居全國第一。”自治區港航發展中心黨委書記王永忠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