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譚卓雯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轉變金融發展方式,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合作,努力打造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改革、創新、開放始終貫穿在廣西金融發展的脈絡中交響和鳴,奏出金融支撐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和諧樂章。
建黨百年之際,從偏遠山鄉到邊貿互市,從田間地頭到産業園區,從重大項目到小微個體,都深深烙下金融改革的印記。廣西金融業由相對滯後到蓬勃發展,一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多元化現代金融體系漸行漸近。
打破瓶頸,深耕農村金改“試驗田”
當下,“中國芒果之鄉”田東縣遍地芒果飄香。一個産業興、旅遊旺的豐收季節又來了。
田東縣那拔鎮那練村的致富帶頭人覃恒榮,對平生第一次獲得貸款記憶猶新。“2011年前後,家裏要發展種植、養殖業,因為貧窮,錢一直是個問題。自從我家評上了信用戶後,很快得到田東農村商業銀行4000元信用貸款扶持。”
第一次“嘗鮮”,讓覃恒榮開了竅。這些年來,每當遇到資金困難,都能得到田東農村商業銀行的大力幫扶,他家先後得到貸款支持100多萬元。後來,那練村也評上了信用村,凡是需要銀行貸款發展生産的農戶,都可得到農村商業銀行發放的信用貸款。
這一切變化,都源於一場意義重大的農村金融改革。田東縣于2008年年底在全國率先啟動農村金融綜合改革,以建立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為目標,探索破解三農金融服務難題。
人民銀行百色市中心支行行長黃紹進向記者介紹,田東縣通過優化農戶信用信息體系,搭建農村支付體系、産權交易體系等金融基礎設施,構建了包括機構、信用、支付、保險、擔保、村級服務組織在內的“六大體系”,最終形成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發展“田東模式”,促進了當地經濟金融的較快發展。
“建立農村信用體系,減輕了農民的成本,提高了放貸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村商業銀行放款難和風險防控難題,田東縣農戶的有效貸款需求滿足率達95%以上。”黃紹進説。
“十三五”以來,農村金融改革“田東模式”在全區升級推廣,涉農資金不足、農民貸款難等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截至去年末,我區實現銀行保險機構服務鄉鎮全覆蓋,支付服務行政村全覆蓋,創新信用縣(區)5個,全區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覆蓋率分別達到59.30%、55.87%、58.31%,“三農”保險保障規模躍居全國第5位,農業擔保服務縣域全覆蓋,建立“三農”金融工作室13422個,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農村金改紅利,正在八桂鄉村大地播撒,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打通堵點,暢通血脈滋潤實體經濟
從北海市國際客運港坐船出發一路向南,經過1個多小時的海浪顛簸,就到達廣西最大的海島——潿洲島。在島上生活了50多年的島民鄧恒連做夢都沒想到,自己這輩子還能開起民宿客棧,“沒有信用社的信貸支持,就沒有我的今天。”
鄧恒所説的信用社,就是北海市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潿洲信用社。這是潿洲島上唯一的金融機構,自1952年設立至今,已為島上居民和遊客提供金融服務長達69年。
由於經濟總量小、遠離陸地、營運風險大成本高等原因,一些金融機構陸續撤離了潿洲島,只有潿洲信用社堅守了下來。多年來,潿洲信用社推廣以農村産權為標的的抵押擔保方式創新,有效緩解了農民貸款難、擔保難問題;通過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有效信貸投入,極大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為了讓海島居民能享受到普惠、優質的金融服務,我們必須堅持下去。”潿洲信用社主任鄒珂説。
金融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兩者循環通暢,實體經濟才能生機勃勃。潿洲信用社堅守的背後,是廣西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金融業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短板,不斷打通金融服務“痛點、堵點”,以“支農支小”為立足點,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持續探索金融服務新模式,推動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擴面、提質降本。
財政金融協同。推出以間接貼息為核心的準政策性信貸産品“桂惠貸”,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擴大享受優惠利率的市場主體覆蓋面。截至今年5月20日,全區金融機構累計投放“桂惠貸”1099.13億元,惠及4.10萬戶市場主體,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22%,直接降低相關市場主體融資成本22.15億元。
完善機制體制。建立政金企對接機制、建設廣西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在全區14個設區市設立首貸續貸中心、建立全區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等,織密普惠金融保障網。
提高供給品質。持續推動融資方式、融資渠道、融資産品創新,普惠金融貸款投放力度創歷史新高。今年4月末,全區小微企業貸款餘額、涉農貸款餘額分別達6828.41億元、10346.19億元。
金融業改革創新,正打通條條血脈,激活創新創業熱潮,壯鄉處處生機勃勃。
打造門戶,金融開放跑出“加速度”
從南寧大橋北端向南眺望,中國—東盟金融城高樓林立、氣派非凡。3年來,220多家金融機構(企業),以及中銀香港東南亞業務營運中心、太平東盟保險服務中心、深圳證券交易所廣西服務基地等一批重大標誌性平臺相繼在此落地。這一片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域已初具規模,金融中心集聚功能逐步顯現。
“十三五”時期,是廣西金融改革加速推進的5年。2018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等13部委聯合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沿邊金融綜合改革的基礎上,廣西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創新再次提速。經過3年努力,我區“六大”改革創新全面向深推進,131項重點改革任務全面啟動,取得重要成效110項,形成一批金融改革突破性案例,建成一批重要金融發展平臺,金融開放門戶成為我區金融發展大引擎、開放合作大平臺。
這場覆蓋全區的深刻改革,正帶動廣西金融業大步向前,成為我區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支撐。
據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區社會融資規模、各項貸款餘額、保費收入等主要金融指標增速均高於全國增速,廣西在全國金融格局中地位上升;金融業增加值增速高於GDP增速;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主要指標增速高於總體增速,地方金融在全區金融體系地位上升。
去年末,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量1557億元,佔廣西本外幣跨境收支的40.75%,其中與東盟跨境結算量681億元,佔廣西與東盟本外幣跨境收支的60%,人民幣繼續保持廣西與東盟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地位。
“‘十四五’時期廣西金融發展仍然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建設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將釋放更多紅利。”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人説,廣西將以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為總抓手,千方百計集聚更多金融資源和要素,進一步壯大金融産業,更好服務全區改革發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