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衛生健康事業持續高品質發展
2021-08-04 17:59:5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8月3日,廣西高品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五場)在廣西新聞發佈廳舉行,發佈會圍繞“廣西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有關情況作介紹。

【A】廣西衛生健康事業持續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圖片1

發佈會現場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杜振宗在會上介紹,廣西衛生健康系統堅持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方針,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快推進健康廣西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化疾控體系改革,強化基層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創新醫防協同機制,推動廣西衛生健康事業高品質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健康保障。

  主要健康水準指標實現新突破。廣西4個主要健康水準指標實現“一升三降”;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為77.52歲,比2015年提高0.59歲;孕産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8.37/10萬、2.51‰、3.77‰,比2015年分別降低5.55十萬分點、2.07千分點、2.6千分點,提前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優於全國平均水準,位居西部省份前列。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今年以來,廣西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按照“嚴密防、務必早、堅決快”要求,發揮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聯防聯控機製作用,不斷鞏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大戰略成果。截至8月2日24時,廣西連續198天無新增本土病例。

  公共衛生體系日益完善。廣西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達到1113家;重大疾病防控能力不斷提升,法定傳染病報告率達96.02%,肺結核發病率逐年下降,實現了消除瘧疾目標,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每年保持在95%以上,高血壓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規範管理率分別達82.22%、81.72%,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率達到93.47%。

  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水準顯著提升。“十三五”期間,廣西衛生總費用由1008.94億元增長至1668.31億元,增幅為65.4%,個人衛生支出佔比保持在30%以下。國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共投入衛生基本建設資金共411.90億元,新增醫療衛生服務業務用房面積848.89萬平方米,新增床位8.11萬張,醫療機構設施設備條件全面改善。廣西共有醫療機構3.3萬家,其中三級醫院85家,增長39.34%,二級醫院311家,增長53.20%。

  重點人群健康得到有效保護。廣西推行“24免3補”婦幼健康惠民政策,實行“一站式”免費婚檢服務,全面落實母嬰安全“五項”制度,在全國率先啟動嚴重類型地中海貧血胎兒“零出生計劃”,與國家衛生健康委簽訂“國家民族地區婦幼健康示範區建設協議”;以地中海貧血防治為重點的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成效顯著,母嬰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切實做好全生育週期健康服務,廣西住院分娩率達99.99%,免費婚檢率達99%以上。

  衛生健康信息化水準大幅提升。廣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覆蓋1500多個衛生院,搭建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整體架構;建成全員人口數據庫,持續更新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實現數據的有效匯聚;打造廣西“互聯網+醫療健康”六個一工程,信息惠民便民程度穩步提升;出臺《廣西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實施方案》,推進電子健康卡使用,覆蓋廣西5個市,遠程醫療網絡覆蓋廣西300多家醫療機構,5家互聯網醫院落地,建成“互聯網+監督”等政務服務監管系統,提升政務服務和便民水準。

  對外交流合作成績斐然。廣西自1976年起先後向尼日爾、科摩羅2個非洲國家派出援外醫療隊員749人次,為當地患者提供診療服務超過百萬人次;成功舉辦3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與香港、柬埔寨合作實施“一帶一路”柬埔寨磅湛省消除白內障致盲行動,先後派出12批共計74人次的眼科專家隊伍,赴柬埔寨磅湛省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6208例,贏得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讚譽;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先後向柬埔寨、科摩羅派遣抗疫醫療專家組,協助受援國有效抗擊疫情。

  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取得新突破。廣西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達到1935家,增長31.5%;每千人口公立中醫醫院床位數為0.69張,增長23.2%。中醫藥壯瑤醫藥基層服務可及性明顯提升,廣西有1076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有中醫館,95%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文/圖  韋佩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