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柳州經濟高品質發展凸顯“新氣質”
2021-08-11 17:14:27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穩動能 促開放 強轉型 柳州經濟高品質發展凸顯“新氣質”

  8月2日,柳州市召開年中工作會議,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感恩奮進、攻堅克難,奮力開創柳州高品質發展新局面。透過該市年中工作會議,可以感受到柳州高品質發展的“新氣質”——“穩”的基礎在鞏固、“進”的因素在積累、“轉”的步伐在加快、“好”的態勢在加強。

  1 穩固“綠動能”

  外地遊客來柳州都會注意到這座城市有些“安靜”。這裡少了汽車發動機的轟鳴聲,路上行駛的新能源車成為獨特的風景線。截至今年4月,柳州累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9.27萬輛,電動汽車出行率超25%。

  “新能源汽車幾乎覆蓋了我的生活,上班、接送孩子、買菜等方便極了!”梁偉嘉是柳州一名職校老師,也是較早一批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用戶,“我至今開的仍是寶駿E100,行駛100公里只用10多度電,電費不到15元,同樣里程汽油車要60元左右油費。”

  這個綠色紅利是柳州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産業佈局的收穫。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引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柳州汽車産業轉型升級、實現高品質發展戰略的方向。目前,柳州在推進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也在積極推進停車“新四化”(法制化、産業化、智慧化和立體化)。

  今年上半年,柳州市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勢頭迅猛,産銷分別同比增長12倍和11倍。今年7月,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100%。

  根據最新數據,1—7月,上汽通用五菱GSEV(全球小型純電動汽車架構)系列産品實銷21.69萬輛,同比增長788%,成為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擔當;宏光MINIEV在7月實銷3.07萬輛,自上市以來,連續11個月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

  2 推進“走出去”

  6月21日,75054次中歐班列搭載61台柳工集團的工程機械産品從柳州出發,開往俄羅斯莫斯科沃爾西諾站,這是向俄羅斯開出的第二列直達中歐班列。此前,首趟直達中歐班列已經運送61台柳工機械産品到俄羅斯。

  “中歐班列運送相比傳統海運裝船、拖車運輸,至少節省2周時間。”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國際事業部部長薛冰説。隨著柳工集團海外市場不斷拓展,廣西中歐班列將實現每月1至2趟常態化開行。

  6月底,上汽通用五菱1000輛宏光V發運墨西哥,成為探索民族汽車品牌“走出去”模式的又一市場新突破。1—7月,上汽通用五菱海外出口量達8.74萬輛/套,同比增長98%,超去年全年出口總量;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車有限公司建成投産4週年,累計銷量6.6萬輛,在眾多中國汽車品牌中脫穎而出,以3%佔有率登頂印尼市場中國汽車品牌榜。

  據柳州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柳州汽車産品出口突破45億元,其中對越南、智利、墨西哥3個國家出口分別同比增長7.9倍、7.6倍、295.3倍。新一輪的全面開放,把柳州經濟發展帶入高品質發展階段。

  3 提高“含金量”

  7月31日,隨著吊車緩緩吊起切割斷開的爐頂除塵總管,鉤機隆隆破拆爐前渣、鐵溝,柳鋼6號1500立方米高爐開始拆除,宣告正式“退役”。這是柳鋼積極響應國家鋼鐵工業佈局戰略性調整和轉型升級,率先走出一條綠色低碳發展、高品質發展轉型之路的重要舉措,也是柳州順應市場規律主動作為、重新佈局的體現。

  6月28日,在北海碼頭鐵山港區6#泊位現場,一輛搭載5G+無人集卡系統的東風柳汽乘龍卡車,利用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感測器,智慧感知周圍環境,無需司機駕駛便可自主完成起步轉彎、加速減速、停車等操作。最後,卡車按照指令實現釐米級精準定位,在目標作業區域完成集裝箱裝卸和運輸,整個過程一氣呵成。這樣無人集卡與傳統集卡混流作業的場景在國內還屬首次。

  無人駕駛技術的新突破,將成為東風柳汽實現市場突圍的“殺手锏”。東風柳汽作為國內最早開始佈局“新五化”(輕量化、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共享化)技術的商用車企業之一,已經實現高速無人牽引車、港口無人集卡和5G智慧物流車等多類場景專用車輛的示範運營。

  搭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車,柳州一批企業加速向智慧製造轉換。今年上半年,自治區公佈2020年新增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認定名單,全區258家企業上榜,其中53家企業來自柳州,約佔1/5。( 廣西日報 記者 謝永輝 通訊員 梁莎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