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實現生態環保與鄉村振興共贏——南寧市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成效突出
2021-11-17 14:08:33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實現生態環保與鄉村振興共贏——南寧市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成效突出

賓陽縣秸稈粉碎還田。

實現生態環保與鄉村振興共贏——南寧市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成效突出

橫州市秸稈飼料化利用。

  正值秋收時節,在南寧市廣大農村地區,曾被當作廢棄物甚至污染物處理的農作物秸稈已然成為農民增收的“新動力”。

  近年來,南寧市高度重視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通過政策扶持、技術革新和宣傳引導,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逐步構建起各具特色的秸稈利用産業鏈,實現生態環保與鄉村振興的共贏。據農業農村部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系統顯示,2019年和2020年,南寧市秸稈綜合利用率分別為87.13%和87.23%,完成了國家和自治區下達的綜合利用率超過85%的要求,處於全區前列。

  1  政府引導 政策扶持

  2020年,南寧市政府印發了《南寧市農作物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秸稈資源化、商品化利用,培育和壯大秸稈綜合利用産業,促進生態綠色農業發展”。南寧市農業農村局按照南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分別印發了各年度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和技術推廣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工作內容、保障措施和工作進度。各縣(市、區)按要求認真實施,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加大對秸稈收儲體系、産業發展和企業培育,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的能力。

  經過努力,南寧市建立了市、縣二級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每年按要求開展包括農作物秸稈産生、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狀況為主要內容的秸稈資源綜合利用情況調查,摸清了秸稈綜合利用的“大數據”。

  一年多來,首府南寧運用中央和自治區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資金1500多萬元,分別在賓陽縣、馬山縣、上林縣、隆安縣、良慶區和青秀區等建設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運用市本級財政2000多萬元對收儲運和加工環節進行補助。各縣(市、區)財政資金計劃投入2040萬元以上用於秸稈綜合利用,有效發揮了政府的引導作用。

  2 總結經驗 著力推廣

  在賓陽縣古辣香米産業示範區,水稻秸稈被企業回收後加工為飼料和肥料,再度投入農業生産。目前,該縣共有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基地)52個,年總産值達2.2億元。在橫州市甜玉米種植基地,玉米秸稈通過“收集—切短粉碎—添加精料—烘乾”等流程成為精製飼料,2020年橫州市3家秸稈飼料化利用企業生産精製飼料2.6萬噸,産值5200萬元。

  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是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的重要途徑。南寧市農業農村局經總結提煉,形成的典型材料《廣西:賓陽開展秸稈利用補償,以“小切口”帶動“大成效”》被收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編寫的《農業農村科教動態》,該縣還在今年6月舉辦的全國“三夏”秸稈綜合利用現場交流活動中作典型發言;南寧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通過專題培訓、現場教學,推廣賓陽縣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建立秸稈綜合利用補貼與稻穀目標價格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掛鉤的“獎補罰”機制和橫州市“自然村有堆放點、行政村有收儲站、鄉鎮有收儲中心、縣有規模化利用企業”的層級式收儲利用體系的模式,取得明顯成效。

  在此基礎上,南寧市積極開展下鄉入村宣傳活動,通過舉辦技術培訓班、印發宣傳資料、張貼和懸挂標語等方式,大力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的宣傳工作;各縣(市、區)充分發揮全市農技推廣體系作用,加大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模式研究示範,用實際效果示範和引導農民群眾轉變觀念。其中,以農作物秸稈為基料的食用菌生産,以秸稈為原料的草席、草簾等製作和以秸稈為原料的“秸稈—沼氣—沼肥還田”等農業循環利用模式日漸深入人心。

  3  因地制宜 落地見效

  在各級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南寧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各項政策已然落地見效。據統計,目前南寧市擁有秸稈收購加工企業80多家,各縣(市、區)根據種養特色和區域優勢,按照“培育利用主體—構建收儲體系—扶持發展産業”的思路推動秸稈綜合利用,初步建立起區域性秸稈利用産業體系、技術體系、收儲運體系:

  ——飼料化以南寧市青秀區四野牧業為代表,通過收購秸稈加工成飼料發展養殖業,再通過加工畜禽養殖廢棄物成為有機肥,實現秸稈綜合化利用,年收購加工秸稈10萬噸以上。

  ——燃料化以隆安超潤生物質開發有限公司為代表,通過收購秸稈直燃發電,再通過加工燃燒廢棄物成為有機肥,實現秸稈綜合化利用,年收購加工秸稈5萬噸以上。

  ——賓陽縣則通過政府補貼和獎勵秸稈還田、給收割機加裝秸稈切碎裝置和採用購買社會化服務方式,開展秸稈腐熟還田和冬季冬翻堆漚稻草還田作業,效果尤其明顯。

  今年,賓陽縣和青秀區獲得自治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二等獎,各獲獎勵500萬元。此外,針對南寧市耕地地形複雜、地塊較小,主要種植水稻、甘蔗和玉米,常年氣溫較高的特點,該市還大力推進以秸稈機械化粉碎直接還田、堆漚後還田、作為農作物的覆蓋材料和作為動物飼料糞便還田等為主要方式的秸稈還田綜合利用模式,積極推進各縣(市、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2020年,南寧市播種面積1334.20萬畝、還田面積659.95萬畝,完成自治區下達任務590萬畝的111.9%。2021年計劃推廣秸稈還田600萬畝,秸稈還田量佔資源量的60%以上。

  典型經驗

  賓陽縣: “獎補罰”生態補償長效機制

  近年來,賓陽縣依託農業機械化、集約化水準較高等優勢,不斷加強政策引導,逐步形成稻穀目標價格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與秸稈綜合利用補貼掛鉤的“三合一”“獎補罰”生態補償長效機制。

  各鄉鎮按照屬地負責和管理的原則,對實施有效措施保護耕地並進行水稻秸稈綜合利用的農戶,按規定及時發放稻穀目標價格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給予秸稈綜合利用補貼;對焚燒秸稈或破壞耕地的農戶,則取消當年稻穀目標價格補貼和耕地地力保護補貼。 

  在多項補貼政策的引導下,該縣各類農業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戶購買秸稈還田、離田專用機具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全縣新培育形成100多個各類秸稈收儲運社會化服務組織,基本構建形成縣域全覆蓋的秸稈收儲和供應網絡,年收儲運農作物秸稈達20萬噸以上,形成了産業融合的示範效應。2020年,賓陽縣秸稈還田面積達41萬畝,年收儲量達20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禁燒區域內農作物秸稈基本實現全域全量利用。

  橫州市: 層級式收儲利用+種養結合模式

  橫州市圍繞秸稈離田難題,構建形成“自然村有堆放點、行政村有收儲站、鄉鎮有收儲中心、市有規模化利用企業”的層級式收儲利用體系,年收儲秸稈40萬噸,實現秸稈資源“應收盡收”。

  針對地塊與收購點過遠、收儲運成本過高的問題,該市按照“每個加工收儲點服務的半徑2.5公里左右、收儲加工能力1萬噸以上”合理佈局增設農作物秸收儲網點;採取由收購商雇傭專業砍運經紀人統一砍收的秸稈收購方式,大幅提高當地秸稈收儲的工作效率。

  橫州市是中國西南地區較大的甜玉米生産基地,年産甜玉米秸稈29.8萬噸。橫州市以甜玉米秸稈利用為抓手,加強院企合作,創新利用模式,通過大力推行“秸稈收購+飼料加工+畜禽養殖”的種養結合模式,實現甜玉米秸稈全域全量利用,推進秸稈飼料化利用和畜禽養殖業協同發展,將秸稈利用做成了“增收文章”。2020年,橫州市通過秸稈資源化利用助力農民直接增收5600萬元,企業增收2800萬元。

  (文圖均由南寧市農業農村局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