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南寧社區巴士“走街串巷”招手即停 滿足接駁需求還提升“顏值”
2021-12-09 18:24:02來源:南寧晚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南寧社區巴士“走街串巷”招手即停 滿足接駁需求還提升“顏值”,海洋和森林主題巴士打造城市流動風景線

南寧社區巴士“走街串巷”招手即停 滿足接駁需求還提升“顏值”

社區巴士招手即停    本報記者潘浩 實習生劉熠宸 攝

南寧社區巴士“走街串巷”招手即停 滿足接駁需求還提升“顏值”

社區巴士車廂寬敞明亮 本報記者賴有光攝

南寧社區巴士“走街串巷”招手即停 滿足接駁需求還提升“顏值”

海洋主題社區巴士“顏值高” 本報記者 賴有光攝

  在市民的傳統出行認知裏,計程車可以招手即停,公交車則必須在固定的站點上下車。如今,在南寧街頭,卻有一種“招手即停、招呼即下”的公交車。不少嘗試過這款新型公交車的市民,紛紛希望在自家小區門口也開通一趟這樣的公交車。據了解,南寧市已於今年9月開通兩條社區巴士微循環線路W25路、W26路。12月8日,W25路社區巴士中,部分車輛開始以海洋巴士和森林巴士兩種主題風格現身邕城,打造流動的風景線。

  “招手即停”讓市民出門就上車

  2017年,南寧市被交通運輸部批准為“十三五”期間第一批公交都市創建城市,由此正式開啟公交都市創建工作。創建期內,南寧市將公共交通和綠色出行項目納入民生工程,進一步推動發展百姓滿意的公共交通。今年9月,兩條招手即停的微循環公交車線路出現在南寧街頭。

  目前,南寧市正處於城市快速向外發展重要階段,早晚通勤、跨區域出行、觀光旅遊、城市週邊等出行需求日益增加,市民遊客對差異化、個性化、直達性的出行服務需求日益增長。為此,南寧市交通運輸局創新社區巴士及定制公交運營模式,試點開通兩條走街串巷的社區巴士微循環線路,並結合客流點靈活設置站點,充分打通公交服務“毛細血管”,更好地滿足公眾通勤需要。

  9月22日,兩條社區巴士微循環線路W25路、W26路正式開通。W25路社區巴士由長湖濱湖路口(濱湖路地鐵站)始發,經長湖路、茶花園路、東葛路、濱湖北路、綠地支路、長湖路至長湖濱湖路口終點。W26路社區巴士線路由民族金浦路口(金湖廣場地鐵站)始發,經民族大道、金洲路等至民族金浦路口(金湖廣場地鐵站)。

  據悉,社區巴士是在某個特定區域內運營,以解決區域內住宅區與周邊地鐵站、公交換乘點、綜合體、公建設施、寫字樓間的出行為目的,實行“點到點”“門對門”的營運模式,解決市民“最後一公里”出行難題。

  由於是在特定區域內通行,這兩條線路使用的是長約6米的中小型公交車,具有車型小、週轉率高、運營靈活的特點。社區巴士在確保安全和交通暢通的前提下,沿途採取“招手即停、按鈴即下”的方式上下客,票價1元。市民“抬腳上公交、出門坐地鐵”,實現了公交與地鐵無縫銜接。

  家住綠地中央廣場的市民唐女士高興地説:“平時我上班,光步行到地鐵站就需要花20分鐘,而現在乘坐W25路社區巴士只需走5分鐘,真是太方便了!”

  社區巴士陸續換“新裝”提供服務

  社區巴士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在解決社區居民地鐵接駁需求的同時,還進行了“顏值”煥新升級,以新形象亮相南寧街頭。12月8日,W25路社區巴士推出海洋巴士和森林巴士兩種主題風格的車輛,以醒目亮眼的外觀打造邕城街頭流動的靚麗風景線。今後,這樣的主題巴士將逐步向其他社區巴士推廣。

  其中,海洋巴士主題以藍色為主色調,“萌萌噠”海洋生物點綴在巴士車身,森林巴士則以綠色為主色調,打造濃濃的自然氣息,十分符合綠色、低碳、環保出行理念。今後,市民乘客不僅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出行服務,還能搭乘顏值高、辨識度高的社區巴士,享受高品質的出行體驗。

  未來將結合實際情況拓展服務範圍

  隨著線路的培育和乘客對社區巴士的認可,目前客流量正在逐步增長。市交通運輸局已經收到了不少市民建議開通新線路的訴求,下一步將結合實際情況,開通更多微循環公交線路,讓城市生活更美好,讓市民出行更省心。

  記者從南寧公交集團了解到,目前,該公司主要針對社區居民子女就學出行需求比較旺盛的實際,積極聯繫社區及學生家委,相繼開行多條串聯住宅區與學校、地鐵站的社區巴士,主要覆蓋服務濱湖北社區、建政社區、安吉路社區、友愛北社區、金禾灣社區、那洪社區等多個出行需求集中的社區。

  據悉,南寧市各公交企業將以出行需求為導向,加快推進公交線網調整轉型,做精特色服務新模式,打造一批內涵更豐富、定位更準確、取向更鮮明的公交線路,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出行的新需求、新期盼,持續提升群眾滿意度,真正實現把“為民”公交開進百姓的心裏,增強公交服務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南寧晚報 記者廖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