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雲—南寧新聞網訊(記者 羅寧 通訊員 盧明發 李潔)2021年,南寧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治水、建城、為民,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堅持綠色發展,強化河湖長制,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堅持懲防並舉、疏堵結合、標本兼治,不斷深化合作,增強部門合力,共同維護南寧江河河勢穩定,保障防洪、通航和水生態安全,鞏固提升首府生態優勢,守護好南寧綠城碧水藍天。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力提升水環境品質
一是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為抓手,鞏固提升河湖管治新效能。通過抓實“盯”、“判”、“督”措施,持續改善提升原有38段黑臭水體。水質穩步提升,南寧成為廣西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標杆。二是以“鄉村振興+治水”新舉措,實現水系治理增效提質。加快推進沙江河(竹排江A段)、五象湖等12條(段、個)美麗幸福河湖建設,持續提升流域治理成效,以生態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三是強化河湖岸線管理保護,維繫河湖健康生命。推動完成左江(南寧段)、清水河、武鳴河、八尺江和南湖等河湖的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和64條河湖健康評價報告編制工作,結合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強化河流的保護與監督管理,維護河道自然生態,提升河道綜合功能,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2021年1-11月南寧市主要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三類)比例100%;市、縣兩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均100%。馬山縣喬老河成為新農村“鄉村振興+治水”的優秀樣板,被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民網、新華網等知名媒體大力宣傳。
“水潤邕城”《老口水利樞紐》。黃佩強 攝
堅持目標導向,抓好河道非法採砂問題整改
為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紮實推進中央和自治區關於掃黑除惡常態化的決策部署,切實解決河道非法採砂突出問題,南寧市10月底印發了《南寧市河道非法採砂問題整改方案》,持續壓實壓緊屬地河道採砂管理職責,嚴格規範河道採砂活動,嚴厲打擊非法採砂行為,進一步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健全河道採砂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切實維護好全市水生態環境和河道採砂管理秩序。一方面明確興寧區、馬山縣于2021年12月31日前加快完成非法採砂點及非法堆砂點整改。另一方面,督促各級各部門加強日常監管,各縣(市、區)、開發區要舉一反三,持續開展轄區內非法採砂查處工作,整改時間為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確保全市河道採砂規範化監管持續向好。
強化聯合監督檢查和執法打擊
(一)組織開展鬱江、紅水河河道採砂綜合整治行動。督促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採砂管理責任,規範河道採砂許可,加強日常巡查監管,開展聯合執法,保持非法採砂高壓嚴打態勢。聯合百色市、崇左市、河池市結合鬱江、紅水河道採砂管理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加強對問題易發多發、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江段和敏感水域進行暗訪巡查,積極探索河道採砂管理聯合機制,累計開展水行政執法監督80次,巡查里程13168.7公里,水面面積126.7平方公里,嚴厲打擊“沙霸”及其背後保護傘。另外橫州市出動執法人員123人次、執法船隻15艘次、巡查里程530公里,檢查採砂船52艘次、運砂船23艘次,驅離滯留禁採區採砂船11艘次,開展聯合執法行動2次,立案2起,查扣非法採砂船1艘、運輸船1艘;查處非法採砂案件1件、非法運砂案件1件。隆安縣出動執法人員30人次、出動車輛8車次、巡查里程130公里,未發現非法採砂行為。通過執法,有效維護了採(運)砂管理秩序,確保鬱江防洪、供水、通航和水生態環境安全。
2021年9月29日西鄉塘區河長辦根據群眾舉報第一時間組織人員打撈洹龍騰橋下的二坑溪水面漂浮的污染物。盧明發 攝
(二)南寧市注重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水利、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海事、農業農村、公安部門等河長會議成員單位密切配合,開展打擊鬱江非法採砂犯罪專項行動,對查處非法採砂、非法運砂時發現的涉砂犯罪線索,及時移交公安機關依法查處。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強化源頭治理,暢通線索舉報渠道,通過日常監管與專項行動相結合,及時移送涉黑涉惡線索。由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帶頭,全年帶動全市四級河長開展巡河(湖)12.75萬人次、督查幫扶101次,協調解決一批河湖問題。
(三)督促各地結合鬱江“禁漁”和中央環境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開展聯合巡邏執法,加大巡航執法頻度,建立完善水利、公安、航道、海事、農業農村等聯合巡查制度和信息溝通制度,切實提升打擊整治合力。全年南寧市開展打擊非法採砂專項整治累計巡查河道長度9867.6公里,出動執法人員1370人次,查處非法採砂行為3起、非法採砂船3艘,立案5件,處罰5人罰款12.7萬元。南寧市建立“河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加強河湖管理保護工作,以“行政+司法”的雙督促檢查機制有效解決了2021年初八尺江水葫蘆等媒體曝光的河湖問題。以信息化為有效載體,通過南寧市河長制信息化監督管理平臺強化對各縣(市、區)河湖的常態化巡查,發現問題及時交辦、建立問題臺賬、督促整改落實。南寧市第1號總河長令督辦整治的河湖“四亂”等問題已核實611個,已銷號609個,銷號率99.67%。建成區累計清理岸線垃圾及水面漂浮物0.74萬噸,清理菜地12.03萬平方米,有效保護河道及兩岸環境。2021年1-11月,41個河長會議成員單位共開展巡查94次,解決西明江26#排口污水溢流及非法網箱養魚等各類問題。暢通信息化監管,完善建立實行市、縣、鄉鎮(街道辦)三級河湖幫扶督查機制,對能立行立改的立行立改,對問題嚴重的通報約談,督促限期整改。
強化涉砂船舶監管,推動非法採砂源頭治理
水利會同交通、海事、農業農村等部門聯合開展非法採砂船舶清理整治專項行動。推動沿江各地壓實屬地管理責任,組織開展採砂船(機具)和採砂點檢查工作。對鬱江幹流及所有主要支流和湖泊停泊、移動或作業的採砂船舶進行全面排查,嚴查證件不齊、船證不符的採砂船,依法查處查獲的“三無”採砂船運砂船等。劃定採砂船舶指定停泊區,對停泊採砂船進行登記造冊並做好進出場監控、記錄。依法查處和取締非法採砂船建(改)造點,嚴防和杜絕對採砂船進行非法改裝、偽裝或隱藏採砂設備等行為。全面核實所屬轄區內的港口、碼頭情況,對未經審批、違法違規建設的港口、碼頭,依法予以依法取締;對未經批准或未按相關批准要求設置的採砂區、堆砂場、上砂點要依法依規查處、取締、清理。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