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樂業:厚植生態底色 樂享綠色紅利
2022-03-10 10:00:12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樂業堅持“生態立縣”推動高品質發展 厚植生態底色 樂享綠色紅利

廣西樂業:厚植生態底色 樂享綠色紅利

樂業依託良好生態,大力發展康養旅遊産業,培育“富民興縣”支柱産業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圖為樂業大石圍天坑景區。

廣西樂業:厚植生態底色 樂享綠色紅利

樂業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健康宜居勝地。圖為同樂鎮火賣生態村的清晨。

  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創新“生態+”發展模式,推動旅遊、康養、文化和現代特色農業深度融合。樂業縣扎紮實實保護好生態環境這個“國之大者”,堅持“生態文明立縣”理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和生活方式。2021年10月,該縣榮獲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樂業森林覆蓋率達83%,在良好生態的加持下,2021年,該縣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0%,財政收入增長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

  “長期堅持綠色發展讓樂業的生態優勢突出,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百色市副市長、樂業縣委書記方志高説,“我們要堅定不移地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定‘生態文明立縣’戰略,實施‘大生態’行動,全領域、全地域、全過程、全方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A 生態文明立縣 奠定發展基礎

  連日來,百色各地迎來復工復産高潮。3月1日,樂業縣甘田鎮高山蔬菜基地裏,40多名農民正在收割菜心,銷往全國各地。甘田鎮鎮長田維建介紹,樂業有機蔬菜在外面名氣很大,目前該鎮一期1500畝高山蔬菜全面上市,每天投放市場2500多公斤,其中一半以上銷往廣東深圳。該鎮正在謀劃建設第二期1500畝蔬菜基地。

  樂業是全國首個有機農業示範縣。早在2005年,該縣就通過了有機農業發展規劃,力求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兩不誤”。樂業縣縣長黃茂兵説:“我們長期堅持生態文明立縣的發展理念,引導全社會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

  樂業在全區率先成立縣委直屬的生態文明發展中心,常態化抓好生態文明建設。該縣統籌推進綠色發展改革集成試點工作,開展建設生態經濟高品質發展示範區規劃編制工作。

  低碳發展理念貫徹産業發展全過程。該縣大力培育低碳高效農業新模式,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全面禁止銷售、使用劇毒農藥,全程跟蹤加強執法檢查,建立全鏈條監管體系,從源頭保障提升農産品品質。打造綠色“雙碳”産業新引擎,發展綠色工業,推進能源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通過改變能源結構,給碳排放做“減法”,大力發展風能、光伏發電等綠色能源,加速推進節能降耗和綠色發展;發展農産品加工業,助力綠色食品打造。發展生態旅遊産業,打造一批以特色“山水、茶、果、蔬”為標簽的鄉村旅遊、地心之旅、田園綜合體、特色民宿等綠色旅遊項目,構建立體化森林康養體系。

  B 牽住“牛鼻子” 激活“滿盤棋”

  世界長壽之鄉、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天然氧吧、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廣西誠信計生示範縣、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廣西森林縣城、廣西文明縣城、自治區健康促進縣,近年來,樂業成功創建了12張含金量十足的“名片”。方志高認為,“12張名片”充分體現了人民至上、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樂業情懷”,也是樂業生態底色不斷釋放出來的發展紅利。

  生態是樂業發展的“牛鼻子”,抓住牽緊了全盤皆活。在生態文明立縣的帶動下,全縣逐步實現康養旅遊旺縣、産城融合興縣、鄉村振興強縣,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突破。

  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全縣63個貧困村、1.4萬戶6.15萬人全部脫貧出列,實現整縣脫貧摘帽,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甩掉了千百年來貧困落後的帽子。

  現代特色農業持續鞏固。打造了獼猴桃、油茶、芒果三大脫貧奔小康産業園,12個類別37個系列産品通過“有機食品”認證,“雅長鐵皮石斛”“樂業獼猴桃”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

  康養旅遊産業一片興旺。打造了龍雲山故事小鎮國家4A級旅遊景區,以及布柳河仙人橋、紅七紅八軍紀念館等6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景點;建成了火賣地質公園研學基地、牛坪地質公園科普培訓中心,建成運營了故事小鎮。

  生態工業産業破局起飛。總投資14.97億元、樂業有史以來最大的工業項目——中廣核樂業扶貧風電項目,已完成一期建設並投産,多年來小散弱的工業狀況得到改變。

  C 堅守綠色道路 建成美麗樂業

  春暖花開,新化鎮皈裏村百領屯致富能人龔文思又和鄉親們準備養蜂産業。利用天然的地理優勢和生態優勢,村民田園式蜜蜂養殖250箱,年産蜂蜜2500公斤以上,鋪就了一條甜蜜的增收致富路。龔文思深有感觸地説:“蜜蜂要養好,山上必須有樹有花,樂業這一塊得天獨厚,抓好生態這條路走對了,群眾也得利了。”

  堅守綠色道路在樂業成為共識。該縣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圍繞“大生態”堅守綠色道路,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持續改善天藍地綠水清的全要素美麗生態環境。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繼續加大水土保持、天然林保護、防護林體系建設、石漠化綜合治理、退耕還林、珠江防護林工程等生態工程建設力度,積極開展國土綠化、植樹造林活動,提升森林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構建森林生態安全屏障。

  發展壯大綠色低碳循環的全産業美麗生態經濟。高起點規劃和實施綠色優勢轉化工程,探索構建由綠色農業體系、綠色服務業體系、綠色工業體系、綠色能源體系有機組成的綠色經濟系統。大力推進生態經濟化,發展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生態農業。

  建立健全科學高效完備的全領域美麗治理體系。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管制控制線,加強全域國土空間治理。實施節能、節水、節地、節材行動,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推動形成全民生態自覺。(廣西日報 記者 韋鵬雁 通訊員 黃瑞玲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