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桂字號”甘蔗品種打贏翻身仗
2022-03-17 10:52:04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強調,種源安全關係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要加強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和開發利用,加快生物育種産業化步伐。

  為了給農業儲備更多的廣西“芯”片,把甘蔗育種主動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裏,廣西甘蔗育種團隊殫精竭慮,立足前瞻創新。

  這樣一個事實讓人津津樂道:2018年至2020年,全國選育並登記糖料蔗新品種84個,廣西貢獻了36個新品種,佔全國的42%,排全國第一。其中,由廣西農科院選育的桂糖42號,已連續兩年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單一甘蔗品種。

  3月7日,在扶綏縣東羅村東羅屯,甘蔗地裏一片忙碌,蔗農麻利地砍收甘蔗、滿載甘蔗的卡車進進出出……甘蔗種植戶淩中文指著眼前一片青紗帳告訴記者:“我連續種了6年的桂糖42號,2020年扶綏遭逢50年一遇的大旱,我擔心210畝的桂糖42號産量銳減,沒想到桂糖42號抗旱能力這麼強,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平均畝産6噸,今年我再擴種。”

  與扶綏縣東羅村相距40多公里的崇左市江州區瀨湍鎮六京村渠馬屯,甘蔗種植戶黃文健同樣對桂糖42號情有獨鍾:“目前種植面積700多畝,畝産量穩定在7噸左右,跟新臺糖22號相比每畝能增收近1000元。”

  徜徉在扶綏縣甘蔗種植區,隨處可見桂糖42號挺直粗壯的身影。該縣100多萬畝甘蔗地,桂糖42號的種植面積高達80多萬畝,佔比近80%。而就在4年前,這80多萬畝蔗地上,幾乎都是新臺糖22號的面孔。

  桂糖42號育成人、廣西農科院甘蔗研究所的王倫旺研究員感慨道,廣西産糖量全國第一,甘蔗種植面積全國最大,但近20年來,甜蜜事業的“當家花旦”長期被新臺糖22號壟斷,廣西自育的甘蔗品種因畝産量、抗病性、抗旱、糖分等指標不如人意而身處窘境。

  如何判斷甘蔗品種好不好?畝産高、宿根性好、抗病性強、抗倒伏、糖分高是甘蔗的五好原則。

  為了這五好標準,農科院甘蔗專家20多年來與甘蔗較上了勁,千挑萬選,一株株選配,一穗穗雜交,選育出了各項指標均優於臺糖系列的桂糖42號、桂糖44號、桂糖52號、桂糖58號等“桂字號”甘蔗品種。

  甜度是糖廠對甘蔗的重要考量指標。東亞糖廠相關負責人介紹,糖分高是桂糖42號的一大優點,糖廠收購甘蔗普通品種每噸490元,桂糖42號收購價每噸520元,高出了30元。

  早熟且糖分高峰期較長也是桂糖42號打動糖廠的加分項。東亞扶南糖廠技術負責人評價,桂糖42號早熟又不易退糖,即有利於糖廠提前開榨也不擔心榨季延長損失糖分。

  除了桂糖42號,桂糖44號、桂糖52號、桂糖58號也大放異彩。

  黑穗病被喻為甘蔗的癌症,為攻克這個瓶頸,專家們經過不懈努力,選育出了桂糖44號、桂糖52號、桂糖58號等高抗品種。同時,桂糖44號還憑藉其耐機收的強宿根性,目前在全區推廣勢頭強勁,2021年種植面積31萬畝,有望成為全國最適於全程機械化生産的甘蔗品種。

  藍樹榮是機械收割機駕駛員,作為廣西福域智慧農業服務公司的骨幹員工,5年來他收割的甘蔗有1萬多噸。他説,機械收割最喜歡的甘蔗是宿根性強、耐碾壓、不倒伏,桂糖42號、44號在這些方面表現優異。

  武宣縣博盛農機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武啟惠也對桂糖44號讚不絕口:“桂糖44號因為適合機器收割和宿根性強,每畝可降低成本1100元,我現在種有1000多畝,今年擴種到2000畝。”

  這樣一組數據對比,能更清晰看出“桂字號”甘蔗品種打贏翻身仗的事實:連續30年作為全國最大蔗、糖産區的廣西,2015/2016年榨季甘蔗種植面積1065萬畝,其中桂糖系列119萬畝,佔比11%。2020/2021年榨季,廣西甘蔗種植面積1174萬畝,桂糖系列躍升至522萬畝,以44.5%的佔比完勝其他品種。

  國家糖料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白晨研究員表示,廣西農科院甘蔗研究所資源圃已收集保存世界各地的甘蔗種質資源3852份,這些寶貴的財富為廣西及全國的蔗糖業生産保存了珍貴的育種資源。(廣西日報 記者 李新雄 通訊員 關妮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