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森林“採一補二”資源雙倍再生
2022-05-18 10:05:29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李勝蘭

  原標題:廣西森林“採一補二”資源雙倍再生 蓄積量年凈增4483萬立方米居全國第一,以佔全國5%的商品林地産出全國近半木材

  三成、四成、五成……廣西林業人10餘年來喜歡挂在嘴邊的這三個“大數”,説的是全區木材産量佔全國的份額,時間段分別是“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時期。

  7億、8億、9億……與之關聯的這三個“大數”,計量單位是“立方米”,時間段同樣分別是“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時期,説的是廣西森林蓄積量,行話叫“活立木”,也就是山上生長著的林木。

  這兩組數字清晰表明:在中國最大産木區廣西,木材採伐量越來越大,森林蓄積量卻越來越多!有具體數值為憑:木材産量2015年為2600萬立方米、2020年為3600萬立方米,“十四五”開局的2021年林木採伐發證蓄積量為4700萬立方米;森林蓄積量2015年和2021年則分別為7億立方米和9.69億立方米,6年間每年凈增4483萬立方米位居全國第一。年木材採伐量與年森林蓄積增量一對比,便可看出廣西大約採伐一棵樹,補種兩棵樹,不僅全部彌補當年採伐掉的林木蓄積,還大致增長了等量的“活立木”。

  良性循環已經形成:森林“採一補二”,資源雙倍再生。廣西林業生態與産業攜手並興,邁入可持續高品質發展的境界。

  同一時間段廣西森林面積並沒有大幅增加,特別是2014年森林覆蓋率達到62%以後,全區範圍內適宜造林的山地所剩無幾,連每年義務植樹都越來越難找閒地。2021年廣西森林總面積2.23億畝,森林覆蓋率62.55%,7年間年均增加不足0.08個百分點,與此前30年年均增加1.35個百分點相比,差得太遠。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奧妙在於單位面積林地上蓄積了更多的“活立木”。2021年,廣西森林蓄積量畝均4.35立方米,比2015年畝均3.17立方米增加了1.18立方米。

  “十二五”開始,廣西出臺《關於進一步調整優化全區森林樹種結構的意見》,由以松、杉、桉等常規樹種為主導向大力發展鄉土樹種、珍貴樹種、特色經濟林樹種轉變,連續10多年每年植樹造林300萬畝以上。以桉樹為主的速生用材林逐步延長採伐週期,從之前四五年採伐延長到六七年甚至更長週期採伐,並且由桉樹純林逐步向異齡復層混交林轉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雙提高。“十三五”以來,以長週期培育大徑材、優質材為目標的國家儲備林建設在廣西加快實施,面積從370萬畝增加到1000萬畝,約佔全國的1/8,建設規模、建設品質均居全國之首。

  這些科學、有力、有效的措施,使得廣西以佔全國5%的商品林地,産出佔據全國近一半的木材,木材産量、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持久實現“三增長”。(廣西日報 記者/袁琳 通訊員/張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