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2023-11-20 16:16:10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①5月21日晚,“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暨第24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閉幕式“大地飛歌·2023”在南寧舉行。徐天保 何學俏/攝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②三街兩巷的古風雅集國風表演讓市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徐天保/攝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③遊人在方特東盟神畫樂園參加遊戲互動。周 軍/攝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④南寧市大明山滑翔傘基地開展航空體育嘉年華活動,吸引眾多體育愛好者前來體驗滑翔傘、熱氣球等項目。 陳蓮芬/攝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⑤“南寧之夜”帶旺了城市煙火氣。 周 軍/攝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⑥“一灣明月共潮生”第三屆跨國中秋晚會在南寧濃情上演。圖為中國和東盟各國樂手共同演奏。周 軍/攝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美麗南方忠良村。 周 軍/攝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人們在那考河濕地公園遊玩,擁抱大自然。 徐天保/攝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廣西藝術中心湖光倩影。 周 軍/攝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百里秀美邕江青山大橋段。 周 軍/攝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8月31日,隨著G4308次高鐵列車從南寧東站出發前往貴陽北站,標誌著貴南高鐵實現全線開通運營。 徐天保 周 軍/攝

南寧: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左圖:半城綠樹半城樓。圖為美麗的南湖公園。 朱其芳/攝 右圖: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位於南寧市青秀區,是南寧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自2004年起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會址。 黃維業/攝

  核心閱讀

  初冬暖陽,綠城花開。11月18—20日,2023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在首府南寧隆重召開,區內外賓客如約而至、匯聚邕城,共商共享廣西文旅産業發展新亮點、新舉措、新成果。

  這是一年一度推進文旅産業深度融合,共赴詩和遠方的文旅歡聚盛會。當前,南寧市以承辦2023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為契機,緊緊圍繞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中心任務,立足廣西加快建設“三地兩帶一中心”文旅發展大格局背景,不斷提升創新開放和多元融合水準,著力打造“中國綠城”“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浪漫夜南寧”“面向東盟的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濱海型城市”,加快建設國家旅遊樞紐城市和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消費中心,高品質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不斷提升國際化旅遊服務水準,助力廣西高水準建成文化旅遊強區,全面建成世界旅遊目的地。

  1優化文旅産業佈局 提升“中國綠城”品牌

  近年來,為了加快文旅産業深度融合發展,南寧市編制實施《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南寧市全域旅遊總體規劃(2017—2025)》等,結合市域文化、旅遊資源稟賦空間分佈及産業發展現狀,塑造圈層聯動、主題引領、協調發展的“兩圈一軸”文化旅遊空間發展格局,構建具有世界級吸引力的特色旅遊産品體系和文化旅遊産業體系。

  高品質規劃引領高品質發展。南寧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力促高端文旅、數字文旅、沉浸式消費等新興業態提質擴容,積極打造南寧牛灣文化旅遊島、百里秀美邕江、“南寧之夜”、老南寧·三街兩巷、南寧國際旅遊中心等一批提升首府文化旅遊高品質發展的重大項目,推出一批大中小項目,形成全新的度假旅遊、體驗旅遊産業;積極推進健康産業特色小鎮、重大項目、示範基地、龍頭企業等廣西大健康産業“四個一百”培育工程,覆蓋全産業鏈的大健康和文旅産業融合發展體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市共儲備文旅項目165個,總投資2540億元。

  未來南寧市將全力提升“中國綠城”品牌,大力發展綠色旅遊,加快構建“兩圈一軸”(環首府生態旅遊圈、環大明山生態旅遊圈、百里秀美邕江文化旅遊軸)佈局,創建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支持那考河打造全國生態綜合整治典範,推進國家植物園創建工作;提升改造廣西高峰森林公園、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等森林旅遊景區,開展碳中和旅遊景區創建工作;推進南寧市西鄉塘區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馬山縣喬老河休閒旅遊度假區、橫州市茉莉特色小鎮等建設提升,發展綠色休閒業態。

  2 鼓勵文化産業發展 擦亮“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城市名片

  今年4月21日,“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民歌路演活動在“老南寧·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金湖廣場、萬象城外廣場同時啟動。壯鄉首府各族人民與廣西各地民歌手、全國知名樂隊共同唱響新民歌,讓南寧這張“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近年來,南寧市以“中國綠城 老友南寧”文旅品牌為總引領,打造一批國際化、高品質的文化旅遊品牌,推出提升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等文化品牌活動,舞劇《劉三姐》、話劇《大山壯歌》、邕劇《梁小霞》等一批優秀的文藝精品陸續走進老百姓的生活。據統計,目前全市擁有廣西文化産業龍頭企業11家、南寧市文旅服務業龍頭企業6家、各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園區)138家;年文化産業增加值約佔全區三分之一,連續多年旅遊人數、旅遊收入居全區首位,文旅産業發展水準全區領先。

  接下來,首府南寧將持續辦好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壯族三月三”等文化藝術品牌活動;加大對南寧市文藝精品創作扶持力度,鼓勵支持新民歌創作和推廣;推動民歌演出進校園、進景區、進商圈,加快將民歌湖片區打造成為民歌演藝集聚區,推動設立壯族歌圩文化(南寧)生態保護區;鼓勵舉辦音樂節、演唱會等活動,支持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南寧劇場等演出場所和單位引進精品劇目和高品質演出,每年舉辦各類演出活動不少於200場;支持南寧市文化單位、文藝院團爭創各類國家級獎項,自治區對獲得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群星獎、中國廣播電視大獎等重大獎項或參加國家重大文藝演出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重獎。

  3 培育多元業態 打造“浪漫夜南寧”品牌

  白天,漫步東盟文化旅遊片區,在東盟商務區選購東南亞各國商品;夜晚,暢遊邕江南岸片區,搭乘遊船夜遊秀美邕江;週末,在南寧劇場觀看一場沉浸式演出,與演員互動表演,感受傳統劇院與時尚劇目相結合的文藝魅力。

  當前,首府南寧堅持全域發展理念,持續豐富文旅産品供給,大力推動文化旅遊與商貿、會展、體育、康養等業態融合發展,提升城市宜居、宜業、宜游水平,全季全時全域的旅遊産品供給體系逐漸形成。該市圍繞“吃、遊、購、娛”等需求,在三街兩巷、“南寧之夜”等多個街區,引入科技含量高、文化氛圍濃、參與體驗感強的沉浸式文旅業態,形成拉動文旅消費的新引擎;推出國際研學、邕江夜遊、“邕有非遺”、紅色旅遊等主題精品線路;打造文化旅遊進商圈活動,以“演藝+旅遊+體育+商業”融合方式,在商圈、特色街區、旅遊景區開展特色文藝進商圈演出,發放文旅消費券,推出旅遊線路、文化娛樂、星級旅遊飯店、A級旅遊景區優惠措施,持續拉動商文旅消費。

  截至目前,南寧市已成功創建國家文化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市,全市4個城區上榜2023年全國市轄區旅遊“百強”“百佳”,先後打造三街兩巷、邕江南岸片區、東盟文化旅遊片區3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南寧市獲評“中國夜遊名城”。全市擁有國家旅遊休閒街區等國家級示範品牌16家、A級旅遊景區98家、廣西全域旅遊等各類自治區級示範區200余家,文旅品牌知名度、影響力逐步提升。

  首府南寧正在加快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推進埌東—鳳嶺、朝陽片區、五象新區建設國際時尚商圈,形成三大核心商圈為引領,16個區域級商圈協同發展的格局。全市已入駐國際知名品牌129個、國內知名品牌475個,全年舉辦近百場文化旅遊體育及促消費活動,推出不少於200個惠遊促銷措施,創新開展文化旅遊進商圈活動500余場。同時,著力發展文旅夜經濟,加快建設南寧之夜後期項目,提升三街兩巷、邕江南岸片區、南寧市東盟文化和旅遊片區等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打造高品質夜間經濟集聚區;豐富夜遊、夜購、夜娛、夜健、夜演、夜食等夜間經濟消費業態,開發深夜食堂、深夜書店、夜間展會、夜間沉浸式演藝等場景;豐富邕江夜遊體驗項目、沿岸旅遊消費業態,提升“邕江夜遊”品牌影響力,“中國不夜城 浪漫夜南寧”影響力持續擴大。

  4擴大交流合作 建設面向東盟的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走進南寧方特東盟神畫,一日遊遍東南亞。”近年來,南寧市立足於面向東盟,以文化交流為媒、乘對外開放之勢,借助廣西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深化與東盟國家在文化旅遊領域的交流合作,形成了與東盟各國文化共榮、旅遊共興的局面。

  “我們一方面‘走出去’不斷擴大主要客源市場,通過前往東盟國家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及文化旅遊宣傳促銷活動,搭建溝通交流平臺,深入開發重點旅遊客源市場。另一方面,‘請進來’大力發掘交流合作潛力,邀請駐邕總領館和國際友城參加各類文旅交流活動,組織東盟國家旅行商和媒體代表到南寧實地考察旅遊線路,暢通境內外遊客互送的渠道。”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繼續以南寧方特東盟神畫等項目為抓手,著力打造文旅合作標杆,建設東盟文化博覽園,讓國內遊客不出國門就能走近東盟、感受東盟。目前南寧市與東盟各國文化交流活動日益密切,境內外旅遊市場實現客源互流、良性互動。

  據了解,南寧市著力建設面向東盟的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通過深入參與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對外交流活動,推動與RCEP其他成員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共同建設文化産業園區、旅遊景區,拓展文化和旅遊、知識産權保護等交流途徑。積極打造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合作“南寧渠道”,提升中國—東盟視聽周、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中國—東盟(南寧)非物質文化遺産周、《春天的旋律》跨國春晚、“文化走親東盟行”等國際文化交流活動水準,致力於將南寧打造成為“國內遊客遊東盟,東盟遊客遊中國”的必選之地。

  據統計,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創辦10年來,共吸引國內外272個文化機構和藝術院團參與,開展演出、戲劇工作坊、專題研討等系列活動超300場;2014年以來,“文化走親東盟行”活動走進馬來西亞、泰國等9個東盟國家,在專業劇場、高等院校、基層社區共開展文化活動將近100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在連續服務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的實踐中,成功開啟中國與東盟文化合作的新篇章,也成為廣西與全國各地、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多年來,已邀請法國、俄羅斯、美國、泰國等39個國家數百名藝人及演出團體參加“大地飛歌”晚會的演出,100多個優秀的國外節目在歷年民歌節中精彩亮相,有力推動中國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深度促進世界各民族藝術的互相交融。

  5 提升公共服務 塑造“濱海型城市”新形象

  今年8月31日,貴南高鐵全線開通,南寧東到貴陽東縮短至最快2小時53分,這意味著南寧人到貴陽旅遊僅需不到3個小時。

  貴南高鐵的全線建成通車是首府南寧不斷優化提升公共服務,加快建設國家旅遊樞紐城市的縮影。如今南寧市正以機場、高鐵、高速為基礎,建設便捷高效的立體化旅遊交通網絡,其中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實現空鐵聯運,開通國內外航線168條,通航城市119個;“3小時高鐵旅遊圈”“一環六射三橫一縱”高速公路網絡體系全面建成;建成南寧國際旅遊中心,融信息諮詢、旅遊集散、智慧旅遊、應急指揮及文旅資源展示為一體,成為廣西首個一站式城市型綜合旅遊集散中心。

  近年來,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南寧市圖書館新館、南寧市博物館等一批重大文化設施先後建成投入使用,南寧市基本形成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同時,該市著力打造提升百里秀美邕江文化旅遊發展軸,重點建設民生碼頭、亭子碼頭、孔廟休閒旅遊區等濱江旅遊節點,將百里秀美邕江建設成為商文體旅産業融合集聚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城市人文會客廳”。

  平陸運河建設“給南寧帶來一片海”。南寧市將搶抓機遇,積極塑造“濱海型城市”新形象。以建設平陸運河為契機,不斷完善平陸運河沿線港口、旅遊碼頭及旅遊服務功能配套,加快推進與欽州、北海、防城港市等北部灣海港城市聯動發展,推進平陸運河沿線文化和旅遊資源開發,推進西津湖生態旅遊區等項目建設,打造江海特色文化和旅遊集聚區,加快建設平陸運河文化和旅遊帶。(沈 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