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聚鏈成勢強産業 ——港口區成為廣西首個規上工業總産值超2000億元城區的背後
2024-04-25 10:54:14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聚鏈成勢強産業 ——港口區成為廣西首個規上工業總産值超2000億元城區的背後

  2023年,港口區開放開發取得積極成效,漁澫港區401號等5個泊位正式對外開放,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660億元,穩居廣西前列。圖為近日,漁澫港區泊位進行裝卸作業。

聚鏈成勢強産業 ——港口區成為廣西首個規上工業總産值超2000億元城區的背後

  港口區政務中心整體搬遷至經開區管委樓,減少企業辦事環節。

聚鏈成勢強産業 ——港口區成為廣西首個規上工業總産值超2000億元城區的背後

  在廣西粵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內,工作人員在分析樣品中的雜質含量。

  去年GDP接近700億元大關,增長9.5%;港口年貨物吞吐量近2億噸,排名北部灣三港首位;港口區成為廣西首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超2000億元的縣(市、區);榮登“中國工業百強區”“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中國西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區”等全國性榜單……

  作為防城港市建設現代化臨港工業城市的主陣地、主力軍和排頭兵,2023年以來,防城港市港口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深入實施“2+1”(招商引資突破年、項目建設攻堅年行動和促進營商環境大提升專項行動)工程作為主抓手,重實效、強實幹、抓落實,多項成績實現歷史性跨越,多個領域獲得國家級榮譽,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當前,港口區上下正以“開年即開幹,開幹即建功”的決心和信心,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工作安排上來,爭分奪秒、奮勇向前,全力建設西部縣域經濟強區。

  A 聚焦精準招商

  綠色製造業聚鏈成勢

  4月22日,港口區企沙工業區,防城港華隆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新型材料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建設者鏖戰正酣,力爭早日竣工。

  回想當初公司敲定落地防城港市的經歷,華隆耐火項目負責人楊國強稱:“我們和防城港市港口區屬於雙向奔赴。”

  華隆耐火項目竣工投産後,主要生産耐火新材料産品,應用於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等領域,不僅延長了産業鏈,還提升了産品附加值。

  作為廣西沿海大工業佈局的主要地區之一,港口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加快形成鋼鐵、有色金屬、能源、石化、糧油食品、裝備製造等千百億元級現代化臨港産業集群。

  2023年以來,港口區立足自身實際,聚焦工業、電子信息等7個重點産業,精心製作産業對接路線圖,由“一把手”帶頭分赴16個省,精準引進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和項目。

  為確保企業留得住、發展好,港口區建立領導幹部聯繫推進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制度,做到每個鎮(街道)、每個園區都是主陣地,每個部門、每個行業都是主力軍,每個幹部都是主攻手,形成各級各部門共同服務企業項目的強大合力。

  惟其磨礪,始得玉成。2023年,港口區新簽約生態鋁産業鏈、神龍、硅鋼等項目39個、投資額666.13億元、到位資金389億元,分別增長105.3%、108.1%、26.3%,均創歷史新高。其中,新簽約“專精特新”企業項目3個、“四類500強”項目1個。

  “江蘇國強、神龍、硅鋼、生態鋁産業鏈、華隆耐火新材料、益海嘉裏小麥精深加工等一批品質高、效益好的綠色補鏈延鏈強鏈項目,建成後將有力填補産業發展空缺,促進全産業鏈優化升級。”港口區委書記朱靚表示。

  B 堅持項目為王

  重大項目建設換擋提速

  近年來,受市場大環境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鋼鐵行業進入調整期,過緊日子成為常態。

  面對複雜嚴峻的內外部形勢,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多舉措降本增效,堅持以“智慧化、綠色化、高端化”為主攻方向,積極推進二期技改項目,為企業高品質發展蓄勢賦能。

  “2017—2023年,公司投資近400億元進行第二階段産業升級技術改造及發展鋼鐵行業下游産業鏈,逐步實現從單一的建築鋼産品,拓展為涵蓋汽車板材、裝配式型鋼等多系列商品材的格局,填補了廣西多個特殊鋼産品的空白。”盛隆冶金相關負責人劉明奇介紹。

  以二期技改項目為抓手,盛隆冶金穩步推進降本增效工作,並取得了實效: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是全區首個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的民營企業,連續13年蟬聯廣西民營企業榜首。

  近年來,港口區堅持“項目為王”,一切圍著項目幹、一切盯著項目轉。該區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推動有限資源向重點項目、産業項目、新開工項目傾斜,為各個項目快速落地提供有力保障,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積蓄新動能。

  西部首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投産商運、防東鐵路建成通車、盛隆二期技改竣工投産、廣鋼3號高爐開工建設……一批期盼多年的超百億元重大項目迎來新突破,喜訊頻傳。2023年,港口區統籌推進“七個一批”重大項目211個,總投資4753億元。

  此外,一批重點推進的優質項目實現開竣工,廣鋼3800毫米寬厚板、赤泥選鐵、華隆耐火新材料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明陽新能源裝備製造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産,形成項目滾動建設良好局面。

  C 對標先進一流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廣西粵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各種榮譽和專利證書挂滿了辦公室一樓的整面墻壁,十分醒目。

  “在項目材料申報方面,政府部門從中協調,幫助很大。”粵橋公司技術品質科主任趙小林介紹,2023年,該企業的人造金紅石、磷酸鐵産業鏈被列入“自治區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工業化項目”,“我們通過自主研發的工藝,解決了生産高端人造金紅石銹蝕效率的‘卡脖子’問題。”

  2023年,該企業生産人造金紅石8.33萬噸,産量約佔國內需求量的25%,市場佔有率全國排名第一,有力彌補國內人造金紅石資源的短缺。

  近年來,港口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發展經濟的先手棋,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聚焦優化政務服務、降低企業成本等方面展現新作為,推動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

  優化政務環境,壓縮行政審批時限,實行24小時不打烊服務、簽約即發照、容缺後補等機制,開展服務企業大走訪活動,著力解決企業基礎設施配套、審查審批、政策落地兌現等方面問題。

  優化投資環境,政務中心入駐園區,提供全流程幫辦、24小時不打烊服務,一些項目實現當日遞交材料、當日送證上門。

  優化市場環境,建立企業反映問題協調推進機制,真金白銀助企紓困,投放“桂惠貸”超63億元,區本級財政貼息1.09億元,惠及企業632家。

  2023年,該區新登記經營主體增長20%,在業經營主體突破3.5萬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1家,總數增至74家;百億元級工業企業增至4家,8家企業入選廣西企業百強,9家企業入選廣西製造業百強,4家企業入選廣西高新技術企業百強。

  “我們要以突出問題‘減法’換企業成長、高品質發展‘加法’。”港口區區長李廣斌表示,今年,港口區將繼續實施營商環境大提升專項行動,完善項目全流程協調推進、全要素保障服務、全週期跟蹤調度機制,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市場活力。

  D 樹立問題導向

  打好高品質發展主動仗

  近年來,港口區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高品質發展基礎還不牢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産業抗風險能力較弱,中小微企業困難較多。

  “2024年,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按照全國、自治區和防城港市的兩會精神以及自治區‘2+4’和防城港市的任務清單等部署要求,對標對表找方位、細化量化定目標、精準落實強舉措,奮力實現‘開門紅’,打好高品質發展主動仗。”朱靚表示。

  深化“政區融合”,放大新優勢。錨定港口區與經開區改革賦能的發展目標,不斷完善扁平化、集約化“政區合一+公司”管理模式,力爭年內成功創建國家級經開區。持續打好經開區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完成東灣大道改造提升、濱海大道等項目建設。完善經開區數字服務平臺功能,實現園區規模以上企業、重點項目線上線下服務全覆蓋。

  加強“市區聯動”,聚發新動能。強化與防城港市“三部四專班”、八大産業發展專班的無縫對接,全力推動精準招商承接東部産業梯度轉移等項目工作,力爭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各1家,全年新簽約項目25個以上,投資額250億元以上,到位資金130億元以上。

  拼搶“七個一批”,蓄勢新躍升。專班攻堅,聚焦服務以難點問題一線辦、零距離服務企業日、24小時不打烊服務等形式,切實為項目建設提供好要素保障。統籌推進總投資1705.58億元的148個“七個一批”項目建設,重點推進硫酸銨綜合利用、宏旺硅鋼等21個項目開工建設,推動匯金鋰電等13個項目竣工投産,推進川金諾磷酸鐵鋰等12個項目加快建設。

  融聯“邊海港城”,激發新活力。推進國際航運貿易等平臺建設,推動赤沙作業區1、2號泊位等項目建設,推動企沙南港區30萬噸以上泊位等加快前期工作,著力打造RCEP先行示範區,服務形成“五個更加便利”開放新格局。深入實施新一輪工業振興三年行動,推動傳統支柱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培育發展海洋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産業,發展壯大大宗商品物流等業態,加快打造現代化産業體系。(廣西日報 記者 呂海鋒 苑長軍  通訊員 蘇 武 王怡凱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