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南寧“文博大餐”已備好 明日同步上新
2024-05-17 10:48:26來源:南寧晚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原標題:南寧“文博大餐”已備好 明日同步上新

  豐富歷史文化呈現形式,激發公眾探索欲和求知欲

南寧“文博大餐”已備好 明日同步上新

  廣西自然博物館深受孩子們喜愛

南寧“文博大餐”已備好 明日同步上新   

  南寧孔廟博物館開展研學活動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自1977年設立以來,這個節日已陪伴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度過了48個春秋。今年的“5·18”主題為“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強調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

  時下,“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南寧市內各大博物館也在不斷推陳出新,激發創新活力,加深公眾對博物館的了解和認同,讓博物館真正成為社會教育的“第二課堂”,終身學習的“大學校”。

  陳列展覽不止于看

  一場好的博物館展覽,不僅能讓人耳目一新,更能成為公眾學習和了解歷史文化知識的窗口。

  5月18日,南寧市“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宣傳活動將亮相南寧孔廟博物館,漢服漢禮展示、大成禮樂、冠笄禮、開筆禮、宋式點茶體驗、國風遊藝……集中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南寧市內各大博物館也已備好“文博大餐”,將於18日同步上新,可謂期待值拉滿。如南寧博物館“敘説——敘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南寧孔廟博物館“孔子密碼——研學主題探索展”、廣西民族博物館“天工潤無聲——廣西民族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展”、廣西自然博物館“生命之美——走進斑斕的蝴蝶世界”。

  南寧博物館副館長覃忠介紹説,市博常年保持“月月有新展”的新鮮度,並依託自身資源策劃相關配套活動,讓觀眾在參觀展覽時更具沉浸感和體驗感。“開展當天將有專家現場與觀眾分享解讀展覽內容、分享展覽背後的故事,我們還策劃推出了展覽配套的研學手冊、配套印章、文創貼紙,以及針對青少年開展公益研學課程。”

  在各類創新元素的助力下,南寧市內各大博物館均開拓了專屬的逛展方式,如廣西博物館“桂寶迷蹤”展廳解謎遊戲、廣西民族博物館“探尋壯美廣西”線上線下展廳互動、南寧博物館“96號汽燈店”探索解謎遊戲等。“展覽+”模式豐富了考古文博知識的呈現形式,激發起大眾尤其是年輕人對歷史文化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特色活動不止于玩

  如今,節假日逛博物館已經成為許多人的生活方式。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南寧市內各大博物館都是遊客雲集的熱門場所,其中,南寧博物館日均入館人數在1萬人次以上,廣西博物館更是“一票難求”,需提前1至2天線上預約。

  “今年‘三月三’,還有‘五一’假期,我們一家基本上都是在南寧的博物館裏度過。”市民冉女士在手機裏關注了各大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若是有新展或感興趣的活動,冉女士總會帶著孩子積極參與。尤其是圍繞傳統節日或非遺項目開設的研學活動,可以讓孩子們邊玩邊學,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會育活動,是吸引市民遊客一再打卡博物館的秘訣之一。以各館的特色活動為例,南寧孔廟博物館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遊客的個性化文化需求出發,打造了儒學文化主題遊,並常態化開展沉浸式國學體驗和民俗體驗。2023年,該館累計舉辦各類傳統禮儀、傳統節日活動、公益研學、家風講座等活動300余場次。

  廣西博物館則在多年的探索實踐中,形成了公益性民間收藏文物鑒定諮詢服務、歷史文化公益課堂甌駱學堂”、親子美育項目“文化遺産周周學”、兒童專題考古探秘活動“趣味研學課”、青少年研學旅行項目“跟著博物館遊廣西”、青少年體驗項目“博物館職業體驗營”、公益性系列學術活動“甌駱講堂”、古籍保護與利用項目“古籍活化體驗”、跨界合作品牌“行走的廣西博物館”等特色項目。

  據統計,2023年,廣西博物館全年接待到館觀眾超150萬人次,提供講解、研學活動等各類服務3000余場次,互動區域開放服務900余場次。“通過不斷挖掘文物多重價值,策劃開展一場場各有特色的社教活動,觀眾從‘參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廣西博物館研究館員黃璐表示,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有機結合,讓古老的文物在教育傳播過程中發揮出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

  文化育人不止于館

  今年恰逢廣西文博事業發展90週年,為更好地展示廣西文博事業的風采,5月18日12:00—17:00,廣西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南寧博物館、桂林博物館、柳州工業博物館等廣西區內五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將開展長達5小時的直播接力活動,向公眾介紹各館特色展覽。

  在教育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尤其是借助短視頻、直播平臺,各大博物館不斷拓寬傳播途徑,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插上了翅膀。與此同時,種類繁多的社教活動不再局限于傳統館舍,活動類型兼顧線上與線下,活動範圍涵蓋校園、社區、鄉村等地,不斷增強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輻射力及覆蓋面。

  今年“5·18”期間,南寧博物館將開展南寧歷史文化進校園活動,將“5·18”知識科普和南寧歷史文化等內容送到學生身邊。南寧市頂螄山遺址博物館更將線下活動搬到了人流密集的朝陽商圈,活動內容涵蓋“南寧考古成果展”、“頂螄荏苒”文創紀念品展、“原始垂釣”文化體驗等,讓市民遊客更好地了解南寧文明起源和發展歷程。

  喜歡紀錄片的市民遊客不妨走進廣西民族博物館三樓影視廳,屆時影視廳將播放《壯族天琴》《紅瑤服飾》《手工造紙》《三江侗族》四部紀錄片,紀錄片裏藏著廣西美麗的風景和廣西各民族相互交往交融的動人故事,更展現出博物館在鄉村振興中的文化力量。

  據介紹,廣西民族博物館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常年在廣西10個生態博物館開展鄉村影像培訓、民族文化課堂、文化記憶工程、鄉村文化建設、技能培訓等活動,並通過創辦廣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遺影像展,用來自民間的鏡頭講述、記錄、傳承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喚醒公眾對文化遺産的關注,有效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南寧晚報 記者陳蕾/文 宋延康/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