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全力打造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
2024-05-21 11:10:54來源:新華每日電訊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初夏時節萬物繁茂,珠江上下生機勃發。繼今年2月廣西黨政代表團專程赴廣東對接加強粵桂合作、簽署系列協議之後,5月21日廣西代表團啟程前往港澳,將舉辦系列活動,深化務實合作。

  從共享綠色發展機遇到強化交通物流銜接,從推進産業創新協作到打造跨境産業鏈……近年來,廣西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推動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開放合作,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

  涵養一江水壯大綠色能量

  綿延的珠江水系將廣西與粵港澳相連。地處中上游的廣西,超過85%的土地面積屬珠江水系流域,是大灣區重要生態屏障。近年來,廣西一方面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確保“一江碧水向東流”,為大灣區持續注入綠色能量,另一方面與粵港澳開展各領域合作,壯大生態經濟。

  近期,地處粵桂交界的廣西賀州市八步區鋪門鎮的供港蔬菜基地十分繁忙。絲瓜、毛節瓜、豆角等新鮮瓜果蔬菜清晨採摘後,就搭上冷鏈貨車前往粵港澳大灣區的多個農産品集散地,當天下午就能端上大灣區民眾的餐桌。素有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美譽的賀州,目前蔬菜年産量超260萬噸,其中供應大灣區蔬菜佔70%以上。

  廣西充分發揮毗鄰粵港澳、生態良好、農産品豐富而優質的優勢,不斷深化與粵港澳農業合作,通過簽訂《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參與香港和深圳高端品質認證等,推動農業品質品牌持續提升。

  據介紹,目前廣西農業部門共認定192家供深農産品示範基地、10家供港農産品示範基地、46家出口農産品示範基地;獲批82個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廣西市場監管部門共幫扶指導868家企業獲得978張香港優質“正”印等香港高端品質認證證書,累計創造經濟效益超425.8億元。

  在廣西來賓和貴港交界處的大藤峽,一座擁有26個泄水閥門的大壩橫亙在青山綠水之間,蓄起了高峽平湖。

  下游河口鹹潮上溯,一直是威脅大灣區群眾用水安全的重要因素。2023年9月,大藤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完工。作為完善水資源配置和供水保障體系的國家水網骨幹工程,大藤峽工程重點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等地區水資源保障問題。工程建成後,流域應急補水響應時間由10天縮短至3天,有力地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

  “大藤峽工程自初期投入運用以來,充分發揮了水資源配置功能,先後16次參與流域應急補水,累計補水量25.7億立方米,成為澳門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築牢水安全的重要屏障。”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鄧勳發説。

  暢通大通道深化産業

  在長洲水利樞紐船閘上游的廣西梧州赤水港碼頭,裝載著外貿貨物的“寧通336”輪緩緩駛出泊位。這條班輪將通過“梧州—香港”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經西江黃金水道直通香港,貨物的運費相比公路運輸成本下降10%。

  作為我國內河水運規劃“兩橫一縱兩網”主骨架中的一橫,西江黃金水道猶如一條碧綠的絲帶,上接北部灣經濟帶,下聯珠江—西江經濟帶,將廣西和粵港澳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今年一季度,西江黃金水道的“咽喉”長洲水利樞紐船閘過貨量達4212.96萬噸,同比增長56.69%。

  近年來,廣西持續推進聯通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交通項目建設,不斷優化對接交通網絡,形成以鐵路和公路為主、空運和水運為支撐的全方位、立體化交通通道。

  當前,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鐵路、公路通道27條,其中已建成12條,在建7條。今年,廣西將加快推進至深圳高鐵建設,力爭開工建設合浦至湛江鐵路,新建成2條高速公路並投入使用。這些快速通道將持續促進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要素流動、技術轉移與産業合作,帶動沿線工業、農業、旅遊業等産業發展。

  走進廣西南寧五象新區的南寧泰克半導體有限公司製造基地,精密設備有序運轉,一根根記憶體條成品從這裡銷往各地。這家由南寧産投集團與大灣區企業聯合組建的公司去年新發佈了企業級DDR5記憶體系列産品,填補了廣西在最新一代半導體存儲領域方面的空白。

  梧州市積極承接再生資源、高端金屬新材料、建築材料等産業轉移,圍繞支柱産業補鏈延鏈強鏈,吸引大灣區産業轉移“磁吸效應”明顯。梧州市鴻圖精密壓鑄有限公司主要生産汽車鋁合金零件及通信零配件,已經連續多年承接比亞迪、華為等大灣區企業的訂單。公司負責人姜長法説,作為較早一批從粵港澳大灣區引進的企業,已經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王永超介紹,廣西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産業分工體系,有效增強和補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精細化工等産業鏈,已成為大灣區重要的鋼鐵、建材、有色等重點産品的保供基地。    

  搭建新載體構築開放新格局

  一邊是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門戶、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樞紐,一邊是高品質發展及科創中心、全球化服務體系——面對新形勢,廣西正加快拓展與大灣區合作的深度廣度,助力形成開放發展新格局。

  AR眼鏡、智慧戒指、電助力自行車……位於南寧萬象城的深圳精品展銷中心(南寧)已入駐深圳企業67家,琳琅滿目的工業、科技、潮流産品盡顯前沿科技的魅力;而在深圳市南山區,南寧(深圳)東盟産業合作創新中心、南寧(深圳)東盟産業招商諮詢中心也揭牌成立,為深化兩地科技創新合作注入新活力。

  揭牌廣西首個大灣區“反向産業創新飛地”、簽署《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進一步全面深化粵桂合作框架協議》等系列協議、深入推進南寧(深圳)東盟産業合作區建設……2023年以來,廣西多方搭建新載體,積極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研發+廣西製造+東盟市場”産業協作體系。

  在廣西4個沿邊臨港産業園區之一的憑祥産業園區,來自大灣區的企業三諾集團的工廠正加快生産。依託廣西靠近東盟的區位交通優勢,公司已構建起“兩國雙園”:在中國邊境的憑祥和越南北部的北寧分別建設一個産業園,兩個産業園之間僅有兩小時左右車程。“跨境佈局可以更好整合利用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公司董事長劉志雄説。

  自治區産業園區改革發展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廣西正大力實施産業園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以建設中國—東盟産業合作區為重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産業新佈局,有序承接産業梯度轉移,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見效。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廣西累計推動建設跨區域跨境産業鏈供應鏈項目超500個,正加快打造以汽車、電子信息、金屬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優勢産業為主,機械、食品、紡織等特色産業為輔的“4+N”跨區域跨境産業鏈供應鏈。

  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表示,廣西將充分發揮沿海沿江沿邊、聯接大灣區、聯接西南中南、聯接東盟“三沿三聯”的區位優勢,當好大灣區的交通物流銜接地、産業發展輻射地、科技創新接續地、資源要素響應地、生態環境涵養地,更好服務和融入大灣區高品質發展。(新華每日電訊 記者 向志強 黃浩銘 黃慶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