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西灣紅沙環生態海堤。
防城港“藍色海灣”長欖島整治現場。
遨遊潿洲島大海“森林”。 黃慶坤/攝
欽州茅尾海紅樹林海提、海景。
防城港白浪灘。 林 強/攝
潿洲島石螺口。 黃慶坤/攝
大工業與白海豚、紅樹林同在。 趙冠雄/攝
海洋是支撐未來發展的資源寶庫和高品質發展的戰略要地,向海之路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途徑。廣西是我國南方生態安全屏障,毗鄰的北部灣海域蔚藍潔凈,浩瀚遼闊,是築牢這道屏障的堅實力量之一。近年來,廣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陸海統籌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總體綜合指標持續領跑全國。
今年6月8日是第16個“世界海洋日”暨第17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主題為“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此為契機,我們實地探訪北部灣海域,探析廣西海洋部門在構建陸海統籌、人海和諧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獨到之處,探索“廣西經驗”的具體實踐。
1 系統修復 打造全國首條“生態海堤”
海風輕拂,白鷺覓食嬉戲,漫步在防城港西灣紅沙環生態海堤上,只見鬱鬱蔥蔥的紅樹林宛如一道綠色長城,築起一道綠色生態屏障……
位於城市中心黃金區域的西灣紅沙環堤段,是我國第一條“生態海堤”。
2012年以前,紅沙環海堤由於護坡年久失修,加上海浪、風暴潮等侵害,海堤水土流失嚴重,濱海濕地環境堪憂。當地居民無不遺憾:“濱海不見海,近水不親水。”
專家團隊研發了一項創新技術,針對受損的舊海堤外側海灘,構建一種特殊的“隱形護堤”——潮間帶潛壩,用以攔截土壤及淤泥隨海浪流失,促使其積累並重塑成為高程適宜、水流較緩的宜林灘塗。在此基礎上,開展紅樹林的移植修復工作,有效促進了海岸線的綠色重建。
生態化改造成為扭轉西灣紅沙環海岸生態退化進程、調和傳統海堤安全需求與生態功能之間矛盾的關鍵途徑。防城港市西灣紅沙環海堤生態化建設案例集防災減災、生態防護和文化休閒三大功能于一體,構建“紅樹林—海堤—植被防護”生態分層模式,以生態技術為沿海社區打造避災環境。該案例入選全球八大海岸帶生態減災協同增效國際案例,向全世界展示了“海堤生態化”中國名片。
2 打造經典 “廣西經驗”亮眼全國
2019年以來,廣西共獲中央資金20.94億元,在沿海3市實施9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覆蓋554公頃濱海濕地和148公里海岸線的整治和修復。同時,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亦取得積極進展,新造紅樹林347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927公頃。
廣西在高品質推進海洋生態修復工作中成績亮眼,在全國推廣的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廣西經驗”遠不止一個——
北海馮家江流域生態修復治理模式入選中國特色生態修復十大典型案例,因地制宜、陸海統籌河流—河口—海灣濱海濕地整體修復,協調推進污染治理、再生水利用、岸灘整治和紅樹林修復,多措並舉構建海岸帶保護治理新格局。
欽州市2020年“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項目入選廣西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以紅樹林修復為支點,探索了濱海社區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新路徑,並依託此項目建成了廣西海洋科普和意識教育基地。
北海市潿洲島入選全國首批“和美海島”,潿洲島海島生態修復項目聚焦珊瑚礁、防風林和岸線修復,有效改善海島生態環境品質和海岸防護能力。
3 開拓創新 讓生態顏值變價值
碧海藍天間,5.3公里長的金鼓江岸線上,繁茂的紅樹林宛如一條翠綠的絲帶,蜿蜒點綴其間。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岸衛士”之稱,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維持生物多樣性、固碳儲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紅樹林生態系統是濱海藍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認可的、可作為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碳匯類型。
近年來,廣西堅持“兩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積極探索以“美麗海灣”建設為依託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方式,多樣化實現紅樹林生態價值。廣西海洋部門助力實現我國“雙碳”目標,全力推動廣西“碳達峰十大行動”,積極探索藍碳開發交易。2022年3月,廣西開展藍碳交易先試先行工作得到自然資源部支持。目前,廣西海洋局組織編制完成《廣西藍碳工作先行先試工作方案》《廣西紅樹林生態系統碳匯調查評估和碳交易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為實現海洋生態産品價值轉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重要支撐。
紅樹林的生態産品價值如何開發?欽州市“藍色海灣”綜合整治行動項目孔雀灣子項目建設做出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態整治樣本。
欽州市海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欽州市“2020年藍色海灣綜合整治行動項目”孔雀灣子項目共種植和修復紅樹林90.12公頃,建設生態護岸5.30公里,改造鳥類棲息地生境1.47公頃,凈化海灣水質3.15公頃。
2023年9月15日,廣西首宗“藍碳”(海洋碳匯)交易在北部灣産權交易所集團廣西(中國—東盟)藍碳交易服務平臺掛牌成交。具體標的為廣西欽州市2020年“藍色海灣”整治行動中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孔雀灣區域新增紅樹林項目碳儲量。經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核算,該項目中11.72公頃紅樹林總碳匯量為1278.78噸,此宗交易轉讓其中500噸。
此宗交易開創性地以市場機制實現了生態産品價值發現,探索了將海洋環境治理成效與經濟效益結合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新路徑,推動了“海洋牧場”向“綠色銀行”的轉變。(陳 圓 楊曉佼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提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