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貓兒山為何被稱為漓江“心臟”?
2024-07-31 15:12:01來源:人民網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原標題:“廣西封面”調研行貓兒山為何被稱為漓江“心臟”?

貓兒山為何被稱為漓江“心臟”?

  貓兒山美景如畫。人民網 付華周攝

  桂林貓兒山,一座鑲嵌在廣西東北部、桂林市北部的自然瑰寶,以其雄偉壯麗、生態豐富而著稱,是探險者和自然愛好者的天堂。登上山頂,放眼四望,藍天下層巒疊嶂,林海茫茫,雲海翻涌,仿佛步入了一幅動人的天然立體山水畫卷,讓人瞬間忘卻塵囂,沉醉於大自然的懷抱。

  坐落在桂林興安、資源兩縣交界的貓兒山主峰海拔高達2141.5米,不僅是廣西的第一高峰,更是華南地區的巔峰,被譽為“五嶺極頂、華南之巔”。山巒起伏,遠看猶如一隻“臥貓”,故得此名。

  貓兒山不僅自然景觀壯麗,生態系統也極為豐富,是廣西唯一的全國示範性保護區,面積17008.5公頃,原始森林15158.3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96.48%,是廣西原生性最強的水源林林區之一。同時,這裡還是世界最美河流之一、桂林人的“母親河”——漓江的發源地,享有漓江“心臟”之美譽。

貓兒山為何被稱為漓江“心臟”?

  漓江源沼澤地。人民網 付華周攝

  漓江發源於貓兒山的高山森林濕地之中,濕地周邊被8個海拔1900米以上的山峰包裹,形成一個240公頃的高山間低窪盆地。這種典型的江源地貌,地形起伏極小的山地苔蘚矮林之間溪流縱橫,水塘密布,泥沼、泥炭土鬆軟深厚,涵蓄了數百萬方水源,在一年四季的漫長時間裏,為美麗的漓江輸送著源源不斷的清泉。

  廣西桂林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貓兒山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文忠華介紹,貓兒山保護區保存著世界上最具典型特徵的原始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植被,是我國南嶺山地生態系統恢復建設的理想模板,也是研究我國南部地區中山針闊混交林如何向亞高山針葉林過渡的重要科研場所。其中,鐵杉、水青岡是貓兒山樹木的王者,均為第四紀冰川時期保存下來的“活化石”。

貓兒山為何被稱為漓江“心臟”?

  貓兒山保護區裏的古樹。人民網 付華周攝

貓兒山為何被稱為漓江“心臟”?

  植被豐富的貓兒山保護區。人民網 付華周攝

  貓兒山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豐富,已知的維管束植物共有210科877屬253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有南方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有鵝掌楸、馬尾樹、閩楠等53種。保護區內有野生脊椎動物5綱34目155科49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豹、雲豹、白頸長尾雉、林麝、穿山甲、貓兒山小鯢、金額雀鹛、黃胸鹀、豺、大靈貓、小靈貓、金貓12種,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大鯢、藏酋猴、黑熊等60種。

  近年來,貓兒山各項保護工作成效顯著,保護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從原來的4種增加到1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達60余種。新晉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貓兒山特有物種——貓兒山小鯢發現時僅有200余條,到目前已經監測到2100多條。在貓兒山保護區,特有植物經常被發現,以“貓兒山”命名的動植物種類達到16種,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

  如今的貓兒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動植物王國,是一座豐富多彩的特種基因庫,對漓江流域的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桂林的生態保護事業及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