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遺融入生活 促進文化傳承
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邕城涼茶製作技藝”傳承人黃永健製作涼茶,吸引市民參觀。南寧日報記者黃紅錦 攝
鮮香酸辣的南寧老友粉出鍋。南寧日報記者黃紅錦 攝
自治區級非遺項目(南寧生榨米粉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天玲用手工壓榨器榨出米粉。南寧日報記者梁楓 攝
南寧蛋雕手藝人呂昆翰向孩子傳授在雞蛋殼上精雕細刻的技藝。南寧日報記者黃維業 攝
手工匠人巧手鍛造銀飾之美。南寧日報記者潘浩 攝
陶藝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圖為非遺手藝人鄧月榮教授孩子創作陶藝作品。南寧日報記者黃維業 攝
竹編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代表之一。圖為手工藝人黃海梅巧妙利用手中的一根根竹條,編織成既精美又實用的物件。南寧日報記者黃維業 攝
在南寧人民公園白龍書院,市民以絲為筆、以釉為彩,體驗掐絲琺瑯製作。南寧日報記者黃紅錦 攝
邕劇是在南寧本土成長起來並深受人們喜愛的劇種。圖為大型現代邕劇《天香》在邕州劇場首演。南寧日報記者黃紅錦 攝
在馬山縣古零鎮中心小學,壯族三聲部民歌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馬山縣文化館館長藍海群帶領孩子們演唱壯族三聲部民歌。南寧日報記者葉子榕 攝
壯錦是中國四大名錦之一。圖為南寧市級賓陽織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愛群在竹籠機上織壯錦。南寧日報記者葉子榕 攝
芭蕉香火龍舞被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圖為來自青秀區的壯族芭蕉香火龍隊表演舞龍。南寧日報記者梁楓 攝
非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印記和獨特標識。南寧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産豐富多彩。如何推進非遺活態傳承,讓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在南寧,許多手藝人、非遺傳承人活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為非遺傳承作出自己的貢獻,人們的文化生活和日常美食中處處可見非遺的身影。
老友粉、生榨米粉、涼茶……南寧非遺美食解鎖“舌尖密碼”,令人回味無窮。在一日三餐的選擇中,一碗鮮香酸辣的老友粉是許多南寧人的“心頭好”;生榨米粉以獨特的“酸餿”味吸引了一批忠實食客;來一杯涼茶降火祛濕則是不少南寧人的養生方式……這些看似尋常的食物,早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背後蘊含著非遺傳承人對美食製作技藝的不斷研究和改進。
觀邕劇、賞舞龍表演、體驗手工技藝……越來越多的市民將非遺體驗融入生活,感受邕城厚重的歷史文化。閒暇時,人們到劇院裏看一場或鏗鏘或婉轉的邕劇;節日裏,觀賞一場熱鬧的舞龍表演;或專程拜訪匠人學習非遺技藝,如掐絲琺瑯製作、金銀飾品手工製作、竹編編織、陶藝手工、蛋雕技藝等,體驗非遺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校園和非遺保護傳承基地,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作為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資源,越來越多的非遺成為可消費的文創産品、可體驗的生活方式、可展演的文化景觀、可共鳴的價值認同。近年來,南寧大力推進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努力尋找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非遺正在新時代煥發蓬勃生機。(南寧日報 記者吳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