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600米!世界拱橋“第一跨”
2024-11-13 17:52:19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600米!世界拱橋“第一跨”

崇山峻嶺間,天峨龍灘特大橋飛架紅水河上,氣勢如虹。 牙浩翔 攝

  立冬時節,紅水河波光粼粼,飛架在龍灘水庫兩岸的天峨龍灘特大橋,如蒼龍出海,氣勢磅薄、壯麗雄偉。

  從圖紙上的憧憬,到現實中的震撼,天峨龍灘特大橋的建設故事,寫在四季裏,繪入山河中。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上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以下簡稱南天高速)的控制性工程,這座世界最大跨度勁性骨架混凝土拱橋,從投資、設計,到施工、監理、運維,都由廣西企業全産業鏈建設。他們運用中國拱橋創新技術,開闢了世界拱橋跨徑600米的先河,成就了世界大跨徑拱橋的“百年跨越”。

  世界拱橋看中國,中國拱橋看廣西。

  這座震驚世界的超長混凝土拱橋,背後有哪些硬核科技?它的建設給世界造橋技術帶來了哪些革命性變化?

  混凝土拱橋跨徑世界紀錄增至600米

  跨徑一舉增長155米,實現了“百年跨越”

  “爬到龍王坡,回頭望天峨;山高路又險,眼淚流成河……”20多年前,天峨的一首山歌,唱出了當地交通落後帶來的無奈。

  且盼、且望、且期待。“長龍臥碧波,天塹變通途”,成了天峨群眾翹首以盼的夢想。

  2018年底,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投資建設的南天高速破土動工。它承載著兩地群眾的希望,穿越崇山峻嶺、跨越河流溝谷。

  這是廣西深度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又一重要工程,對推動桂西北地區和雲貴川渝等地向海圖強有著重要意義。

  作為南天高速的控制性工程,天峨龍灘特大橋的建設最為關鍵,難度最大。

  大橋橫跨龍灘水庫,全長2488.55米。橋址水位變動大,兩岸地勢險峻。

  它能否實現?如何實現?

  位於龍灘水電站上游約6公里處,大橋建設現場,一直活躍著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鄭皆連。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廣西大學教授,大橋建設的主持者。

  “橋梁建設,必須安全可靠。這是一條鐵律!”每到工地,鄭皆連都反復叮嚀,一口濃重的四川話,渾厚而滄桑。

  橋梁的安全,是鄭皆連最為操心的事情。

  俗語説,房子看高,橋梁看跨。橋梁的主跨長度,是衡量橋梁技術水準和建設能力的重要標誌。跨度越大,意味著建設難度越大。

  採取何種方案橫跨浩渺的水面,連通兩岸?

  設計、論證,再次設計、不斷論證……圍繞大橋受力合理性、施工便利性、運營期的維護以及行車舒適度等方面,設計團隊夜以繼日,不停地研究比對、調整優化、完善方案,僅初步設計論證就耗時一年多。

  最終,項目決定採用主跨600米的超大跨度勁性骨架混凝土拱橋方案。

  跨徑600米,這是什麼概念?

  回顧拱橋的發展歷史,勁性骨架混凝土拱橋在1898年被發明;1980年,主跨390米的克羅地亞克爾克大橋建成;2016年,滬昆高鐵北盤江特大橋建成,主跨445米……

  混凝土拱橋跨徑從390米增長到445米,足足用了36年。也就是説,自1980年以來,該類型橋梁跨徑僅以平均每年增長1.5米的速度發展。

  “天峨龍灘特大橋將跨徑一舉突破到600米,跨徑增長了155米,實現了‘百年跨越’。”今年國慶前夕,鄭皆連再談龍灘特大橋的建設,言語甚為豪邁。

  他對記者説,這是一個難度和風險最高,且當時世界上並無實例可供借鑒、參考的方案,但卻是一個更為實用更為經濟的方案。

  “這比斜拉橋方案節省建設成本約1億元。”廣西交投集團南天高速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黎水昌分析,該橋型受力性強、工程耐久度高、易於後期維護,更適用於山多平地少的峰叢地貌。

  但,如何確保拱桁高精度合龍,如何防止外包混凝土開裂……一系列難題如同攔路虎,給項目施工帶來巨大挑戰。

  從設計的角度來看,大橋的跨度已遠超規範條文的適用範圍,不管是設計理論還是計算方法都需要重新探索。

  從材料的角度而言,大橋的大體量、高應力特點對材料特性、材料製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大橋跨度大、施工工序複雜,對施工組織、加工安裝控制精度等方面,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190米高空“穿針引線”

  拱桁合龍口誤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

  開便道、做場站、挖拱座、築樁基……2020年6月,天峨龍灘特大橋的建設在一片荒蕪中起步。

  大橋橫跨龍灘水庫庫區,雨、旱季水位高低差達45米;下老岸地質條件複雜,有破碎的強風化泥質砂岩、順層坡、局部裂隙發育……

  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地質條件,“築夢成虹”談何容易?

  施工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確保拱肋節段合龍的精度。

  “這相當於在190米高空‘穿針引線’。”黎水昌解釋,拱肋需要一節節從兩側向中間遞進,逐步拼接成完整的主拱,空中對接精度須達到毫米級。

  一連串的數據,把大橋的獨特性展露無遺:勁性骨架共分為48個拱肋節段,用鋼量累計達8100多噸,比法國埃菲爾鐵塔用鋼還多900多噸;大橋累計焊縫達7.2萬米,相當於近29座龍灘特大橋的長度;大橋鋼結構零部件總數高達15.5萬件,最重拱肋節段重達200噸。

  完成這一重要任務的,是項目總工程師羅小斌帶領的團隊。

  鋼構場開始建設的時候,正值盛夏。

  羅小斌時常站在山坡上俯瞰場地,不停地在筆記本上勾勒著場地佈局,晚上又用CAD把胸中丘壑轉化成圖紙,反復優化若干次才最終成型。

  當各類型設備按照最初構想完美落地後,一個標準化廠房在龍灘水庫邊誕生。

  隨著一批批鋼材進場,火花飛濺的場面蔚為壯觀。羅小斌在現場執著于每一毫米精度,較真于方案裏的每一個細節。

  “每道工序都要精雕細琢。”項目副經理劉興焱坦言,控制精度是大橋鋼結構加工的一大難點,勁性骨架零部件加工、安裝誤差累積,焊接變形累積及骨架受力後的形變,都是影響勁性骨架精確合龍及結構安全的重要因素。

  關關難過關關過,越是艱難越向前。

  經過大量數據驗算和實體試驗,羅小斌和團隊制定出勁性骨架各構件加工、骨架拼裝等27項工藝評定標準,並建立完備的品質保證體系,把構件加工和拼焊平面尺寸誤差控制在毫米範圍,特別是將外法蘭和節段端面誤差精度控制在0.2毫米以內,基本相當於一張A4紙的厚度。

  2021年秋天,橋墩拔節而長,高96米的吊扣分離式塔架聳入雲端,主索、吊塔、地錨及電控系統漸次落地……準備工作有序進行。

  2022年2月27日,世界橋梁工程界的一場毫米級“藝術盛宴”精彩上演。

  起吊、橫移、就位、張拉、焊接……兩岸起吊的一個個百噸級拱肋節段以毫米之微,穩穩地停在半空,仿若兩根有力的手臂,圓滿解決了“高空穿線”的難題。

  最終,歷時99天,大橋主橋拱桁實現高精度合龍,合龍口誤差控制在2毫米內,拱軸線偏差小于10毫米,高程偏差小于30毫米!

  合龍完成,現場一片歡呼。

  創新應用“三六八”施工工藝

  圓滿完成重達7萬多噸混凝土澆築任務

  天峨龍灘特大橋勁性骨架拱肋節段的順利合龍,正式拉開了大橋重點、難點建設的序幕。

  大橋拱頂徑向截面高8米,拱腳徑向截面高12米,鋼構拱肋合龍後,需外包混凝土約2.8萬立方米,擁有“血肉之軀”後,才最終形成大橋的受力主體。

  “借助平南三橋的建設經驗,項目順利完成拱肋節段的合龍,但這還不是最困難的。”鄭皆連説,在國內外尚無同類型施工經驗借鑒的情況下,另外一個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點是如何防止外包混凝土的開裂。

  此外,拱上場地狹窄、風險源分佈廣、峽谷風肆虐、澆築作業面最大傾角達43°等,也是必須克服的一道道難題。

  但大橋建設者們沒有退縮。

  深夜,項目辦公室裏,青年突擊隊成員唐雁雲和技術部門的同事敲擊鍵盤的聲音此起彼伏。

  電腦螢幕上紛飛的線條、詳實的數據,辦公室激烈的討論聲……唐雁雲把那段時間形容為“深夜的狂歡”。

  在鄭皆連的指導下,建設者們創新應用“三環六段八工作面”施工工藝(即外包混凝土分底板環、腹板環、頂板環3個環節依次澆築,每個環節分6段進行澆築,設8個工作面同時組織施工),巧妙地解決了拱肋不平衡載入引起的線形變化偏差大以及混凝土拉應力超標等問題,有效降低了外包混凝土開裂風險。

  技術團隊還通過勁性骨架外包節段足尺模型和1:10 縮尺模型對混凝土品質展開攻關研究,研發出了流動性高、密實性好、便於施工的高品質混凝土,並在拆模後及時通過“兩布一膜”施工工藝對混凝土進行養護,實現了混凝土外在品位和內在品質的完美統一。

  2023年4月,外包混凝土澆築結束。這場始於清秋、盛于寒冬、終於暮春的大作戰落下帷幕,世界最大跨徑拱橋披上“銀色鎧甲”,紅水河上多了一道壯麗風景。

  回看這一波瀾壯闊的建設歷程,科技創新不僅僅體現在施工技術上,還延伸到了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綠色建設、信息化、智慧工地管理貫穿始終。

  ——應用大數據、物聯網、AI等新技術,為打造百年品質工程打下了堅實基礎。

  ——採用BIM+技術,讓整個工程從設計到施工的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地呈現在三維模型中,實現了可視化管理,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精度。

  ——安全雲廣播系統、AI功能一體化智慧安全帽系統等的應用,為施工人員的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曾經,關山似鐵,橫亙在前,阻斷夢想的通路;如今,大橋屹立,氣勢磅薄,以其雄偉之姿展示著中國橋梁建造的實力。

  2023年3月20日,在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暨第二屆世界大跨拱橋建造技術大會上,20多位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和500多名行業頂尖專家學者高度稱讚天峨龍灘特大橋的建造工藝及水準。

  國際拱橋大會永久性學術委員會主席Bruno Briseghella讚嘆:“天峨龍灘特大橋的建造技術,代表了國際最高水準,品質水準當屬上乘,在橋梁領域無出其右者。”

  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自治區主席藍天立向大會致賀信表示,天峨龍灘特大橋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叫響了“廣西品牌”,樹立了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跨越的橋梁建設領域樣板。

  今年2月1日,天峨龍灘特大橋建成通車,世界拱橋正式邁入600米級時代!

  大道通衢連四海,貨暢其流通八方。

  站在天峨縣納老坡最高處眺望,從雲貴高原飛馳向海的車流向世界宣告:大跨徑拱橋施工建造,廣西走在時代的前沿!

  向下俯視,因為一群藍刀魚,天峨火遍全網;因為一座橋、一條高速公路,今年國慶期間20多萬遊客涌入這座小城。

  且憶、且念、且展望。

  “龍灘特大橋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天峨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提升了投資環境和區域形象,加強了我們與南寧、貴陽的聯繫,為天峨的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憧憬未來,天峨縣委書記藍如帥充滿信心。(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藍 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