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凝心集智聚力 畫最大同心圓
2024-12-05 18:11:04來源:廣西日報編輯:蔡俊聰責編:劉洋

凝心集智聚力 畫最大同心圓

廣西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組織文藝界黨外知識分子代表,赴大新縣、寧明縣邊境村屯,開展“中共黨員與黨外知識分子對話”、實地走訪考察等活動,為興邊富民工作貢獻智慧力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供圖)

  廣西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以下簡稱“廣西知聯會”)是由廣西黨外知識分子自願組成的,以無黨派人士為主體,具有統戰性、高知性、聯誼性的社會團體,是自治區黨委、政府聯繫黨外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也是廣西黨外知識分子交往交流、施展才華、發揮作用、成長成才的平臺。自2017年12月選舉産生第二屆理事會以來,廣西知聯會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履行學習教育、培養人才、建言獻策、服務社會、聯誼交友職能,在守正創新中奮力開創工作新局面,畫好最大同心圓。

  凝心:強引領聚共識

  七年來,廣西知聯會始終把加強思想引領作為首要任務,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基礎進一步夯實。

  “邊疆地區‘平凡人做了不平凡事’”,這是廣西黨外知識分子在憑祥市參加“巡邊千里話同心”——中共黨員與黨外知識分子對話活動後最深刻的體會。

  3月27日,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崇左市委統戰部開展“巡邊千里話同心”——中共黨員與黨外知識分子對話活動,20余名黨外知識分子與憑祥市“兵媽媽”擁軍團隊、自治區愛國擁軍模範廖乾衛、紅木棉女子戍邊隊莫獻芬等衛國戍邊、愛國擁軍先進典型人物面對面交談交流,傾聽先進事蹟、體驗“巡邊”日常,從他們身上感悟堅定愛國信仰、自覺守邊固邊的強大精神力量。活動極大地激發了黨外知識分子愛國奮鬥的熱情和幹事創業的激情。

  “中共黨員與黨外知識分子對話”是廣西打造的思想引領品牌,通過組織黨外知識分子與行業專家、基層黨員溝通交流,聚焦經濟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圍繞自身所看、所聽、所感開展初心與同心對話,引領黨外知識分子在思想交流中凝聚共識。目前,已開展“我眼中的改革開放”“鋁業振興有我”等主題“對話”活動100多場次,黨外知識分子累計參與達5130余人次。

  夯基壘臺,積厚成勢。七年來,廣西知聯會多措並舉加強對黨外知識分子的思想政治引領,夯實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以系統學習感召人心。選拔推薦301名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參加各類學習培訓班,邀請參加統一戰線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座談會等重要會議活動,通過學習交流凝聚思想共識。

  ——以主題教育鼓舞人心。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中共黨史學習教育、“凝心鑄魂強根基、攜手奮進新征程”等主題教育活動60余場次,進一步堅定聽黨話、跟黨走、昂揚精神建功立業的思想自覺。

  ——用思想把脈凝聚人心。建立年度“談心周”制度,每年集中開展與黨外知識分子代表談心談話和國情區情考察活動,將廣大黨外知識分子凝聚在黨的周圍。

     集智:建諍言獻良策

  七年來,廣西知聯會始終把凝聚眾智眾力建諍言、獻良策作為履職重點,黨外知識分子政治參與的熱情與效能不斷提升。

  每年4次的自治區政黨協商是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廣西探索實行知聯會成員組建團隊或全區各級各領域知聯會以“組織”的形式承擔課題任務模式,定期召開無黨派人士集體議政建言座談會等,引導廣大理事參與到參政議政實踐中,激發團隊活力。多項重大調研成果都得到自治區黨委的肯定採納,充分彰顯無黨派人士群體創新創造的智慧力量。

  2018年以來,廣西知聯會組織推薦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參加各類民主監督、意見徵詢會議活動60余人次,多項意見建議被採納並寫入相關政策文件,轉化為具體工作措施。如,社會專委會組織成員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集體獻策,多條建議獲得採納。在全國兩會期間,廣西知聯會會員共提交有品質、有見地的建言信息或素材178條,多項內容引起社會關注,展現了廣西黨外知識分子的新風貌新作為。

  聚力:惠民生展擔當

  七年來,廣西知聯會始終把服務民生關切和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使命擔當,黨外知識分子“鐵肩擔道義”的情懷進一步彰顯。

  前段時間,40余名無黨派人士和黨外知識分子深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和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為基層群眾提供肉牛養殖、中草藥、油茶和柑橘種植等技術指導,以及相關配套産業發展諮詢,與基層衛生室醫務工作者圍繞全科醫學深入交流並向衛生室贈送藥品,受到當地村民群眾的熱烈歡迎。

  這是廣西黨外知識分子助力邊疆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十百千”行動的一幕。廣西知聯會自今年3月起組織開展“十百千”行動,重點圍繞我區邊境縣、自治縣和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開展贈醫贈藥、送教送學、産業諮詢、法律援助等活動。截至目前,廣西知聯會已開展“十百千”活動12場,同時帶動各市及區直高校、科研院所知聯會開展活動23場次,超過380名專家人才接續參與。

  廣西知聯會還充分發揮“智”的優勢,打造了“廣西統一戰線百名專家服務團”“百名專家聯繫百個貧困村屯,百名專家聯繫百家雙創企業”等多個社會服務品牌,開展社會服務活動56場,幫助超過20家企業開展技術、産品等方面創新,推動食用菌、沃柑等50多個特色産業覆蓋到20多個縣和500多個貧困村,為邊疆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知識力量。

  “作為黨外知識分子,我們既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也是推動者,應該積極響應改革的號召,不斷創新,貢獻智慧和力量。”廣西知聯會負責人説。(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佘鴻雁)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