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水準創新型廣西建設加速推進 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指數增幅高於全國
全區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指數達51.79%,比上年增加2.5個百分點,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2個百分點;新産業新産品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50%;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超800億元,同比增長20%……2月8日,記者從2025年全區科技工作會議上獲悉,過去一年,創新型廣西建設成績可圈可點。
為了持續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以科技強支撐産業強、經濟強,2024年我區推出組合拳:推動科技領導管理體制機制實現重塑,成立自治區黨委科技委員會;促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首輪科技“尖鋒”行動順利收官,在新能源汽車、工程機械等7大領域累計組織實施重大項目220項;推動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廣西研究院落戶並迅速運營,積極爭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優化科技創新平臺佈局,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多措並舉換來一張張亮眼成績單。廣西科創“首字號”成果競相涌現:桂林藍宇航空輪胎發展有限公司建成並投産我國首條民航輪胎生産線,廣西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成功實施全國首個全嵌岩基礎海上風電項目,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等研製出國內首條稀土熔鹽電解自動化生産線。全區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位居西部地區第四位,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2.79件,同比增長14%,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驗收通過非基金項目570項,新增利稅8.45億元,新增銷售收入150.82億元。
創新為魂,向高攀登。為了加快高水準創新型廣西建設,今年全區科技工作聚焦重點領域發力:著力抓好重點産業和“人工智能+”應用的科技創新攻關,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雙向奔赴,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為此,我區將啟動實施産業鏈創新科技重大專項10項,攻關100項以上關鍵技術;實施30項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建設10個重大中試平臺、3家自治區實驗室、5家自治區綜合領域類技術創新中心,向國家推薦備案高新技術企業1300家以上,引育高層次人才及團隊7人(個)以上,選派500名企業科技特派員,爭取實現全區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0%以上。(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李新雄、付瑋燁)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