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5日,是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柳州“雷鋒街市”成立60週年的日子。當天,廣西柳州市革新路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來自各行各業的400余名“雷鋒”志願者忙著為市民提供修理電器、磨刀、理髮、健康諮詢等免費服務。
活動現場 攝影 徐倩倩
“大爺早上好!來理髮啦!”“師傅,幫我看看這表怎麼不走了……”人群中,一支由鐵路退休職工組成的平均年齡約70歲的“銀齡先鋒”服務隊格外引人注目——“30後”張志林磨刀攤前圍滿了人;“40後”劉光傑正拿著萬用錶檢測電磁爐,“50後”付慶光靠一手“水磨”絕活拯救了無數瀕臨報廢的剪刀,“表叔”黎建榮戴著放大鏡聚精會神地修理老式機械錶……自1965年首屆“雷鋒街市”舉辦以來,已有3萬餘名志願者免費為超過30萬名市民提供服務,服務項目從最初的修單車、補臉盆、補衣服等寥寥幾個項目增加到如今涵蓋電器維修、口腔健康、家庭消防安全等50多個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有力有效傳承了雷鋒精神。
志願者在給衣服鎖邊、配鑰匙 攝影 徐倩倩
志願者正在幫助市民焊接鍋 攝影 徐倩倩
86歲的張志林是現場年紀最大的志願者,他的攤位面前排滿了街坊鄰居,“老張”也忙得不亦樂乎。1965年,負責修理鐵路機車車輛的柳州機車車輛廠(“柳州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前身)成立。為響應“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廠裏的職工決定定期開展學雷鋒志願活動。一塊紙板往廠門口一擺,包括張志林在內的十余名職工擼起袖子開始免費給街坊鄰居和廠裏職工補鍋、理髮、修單車。這一幹,就幹了六十年。張志林説:“雖然退休多年,但能像螺絲釘一樣為大家服務幾十年,我心裏很有獲得感。”
在老一輩的感染帶動下,一代代鐵路青年立足崗位、發揮特長,紮根“雷鋒街市”發光發熱。志願者李傑是柳州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空調車間的一名車輛電工,平時負責維修養護火車上的空調設備,常年和製冷、制熱的機器打交道,是家電修理的一把好手。和其他志願者原地“擺攤”不同,每年“雷鋒街市”開市,李傑需要挨家挨戶上門為市民檢修空調。“在志願活動中感受到了被需要的價值,在奉獻社會中提升自己。”李傑説出了“雷鋒街市”志願者的共同心聲。
志願者正在修理電器 攝影 徐倩倩
今年,“雷鋒街市”也“上新”了不少節目。活動當天,民警將常見“刷單返利連環計”“AI換臉”等詐騙套路編入京劇唱詞,讓群眾在傳統藝術中輕鬆掌握反詐要領。在手工製作區,來自紅岩路幼兒園、柳南區第三幼兒園、自立幼兒園的志願者正在剪窗花、臉部彩繪、製作石膏畫和粘土樹脂工藝品等,讓市民眼前一亮。“我們住這附近,已經連續來了好幾年了,這次帶老母親來理髮,老人家還能在這裡學習到反詐知識,這個確實很便民、也非常實用!希望以後‘街市’還能辦下去。”市民羅阿姨説。
學生志願者在彩繪、剪窗花 攝影 徐倩倩
60多年前,“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的故事,在鐵軌延伸處播撒下善的種子。60年後,“雷鋒街市”在歲月長河中紮根生長,于新時代綻放出勃勃生機。截至目前,“雷鋒街市”志願服務項目先後榮獲全國學雷鋒最佳志願服務項目、第四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項目獎、全路優秀青年公益項目、廣西志願服務項目大賽特別獎、廣西“最美街巷”等榮譽。(文 劉洋 實習生徐倩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