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玉林市玉州區仁厚鎮茂岑村,一台無人插秧機在工作。隨著氣溫上升,廣西南部迎來早稻插秧高潮。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莫迪/攝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節。3月11日,全區春季農業生産現場會在玉林召開。
會上,自治區水利廳負責人介紹,去年,自治水利廳共推動全區各地1301個攻堅行動項目開工建設,建成山塘、引水堰閘、泵站、水池等小水源工程共555座、小水渠(管道)建設1199.65公里、大中型灌區骨幹渠係下延32.89公里、高標準農田渠係(管道)上接429.73公里……有效保障了全區農業生産灌溉需求,促進農業增收。
另外,全區新增、恢復灌溉面積24.9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75.81萬畝。
如今,走進八桂大地田間地頭,到處一派繁忙景象。橫州市六藍灌區的田野上,茉莉花嫩綠的新葉在春風中搖擺;賓陽縣洋橋鎮的農田旁,清淤機械轟鳴,水利工人正爭分奪秒疏通輸水;欽州市靈山縣的山間,水庫機械轟鳴,蓄水保灌正穩定開展。
這是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與管護攻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的見證。
過去一年,自治區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與管護攻堅行動工作專班圍繞“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目標,統籌協調推進攻堅行動破題開局,取得明顯成效。
據介紹,《廣西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與管護攻堅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統籌各類資金,對集中連片耕地面積50畝以上且主要用於糧食生産的農田的灌溉水源工程、輸配水工程、排澇工程等進行綜合整治,著力恢復小型農業水利設施的水源調蓄能力,暢通“梗阻”渠道,聯通渠係“最後一公里”。
此外,對於常態化推進的大中型灌區、高標準農田等農田水利項目,各級水利、農業農村等部門計劃加強項目銜接,加快實施進度,嚴格按照現行標準把好項目品質關,儘快完工併發揮作用。同時,鼓勵群眾等受益主體採取“自選、自建、自用、自管”方式實施小型農業水利設施項目,增加農民就業收入,推動農民把“要我幹”變成“我要幹”。
近期,自治區水利廳發佈了當前水工程蓄水情況及抗旱保春灌春耕工作情況。數據顯示,儘管部分水庫蓄水量較往年有所減少,但通過科學調度和積極應對,廣西正全力保障春灌春耕用水需求。
為應對旱情,自治區水利廳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春灌春耕用水需求。首先,加強組織領導,組織應急、氣象、水文等部門進行旱情形勢會商,提前部署抗旱工作。其次,加快灌區改造項目建設,截至2月26日,2024年實施的30個大中型灌區改造項目已有15個完工投入使用,其餘15個灌區正在加快施工收尾工作,預計在2025年春灌春耕期間能正常發揮灌溉效益。
此外,廣西積極開展冬修水利活動。截至2月中旬,各地共建設小水源工程8座,建設灌區骨幹渠道39.35公里,建設灌區田間渠道175.61公里,新建改造渠係附屬建築物217座,灌區骨幹渠係清淤掃障256.64公里,大中型灌區末級渠係、小型灌區渠係清淤掃障138.90公里。各級部門共投入0.98萬人次參與冬修農田水利活動,為保障春灌供水打下堅實基礎。(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王克礎 實習生 劉永珺 通訊員 駱遠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