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嶺鎮花卉苗木核心區。
工人在製作芋丸。 本文圖片均由周俊遠/攝
3月10日,在荔浦市廣袤田野上,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畫卷正徐徐展開:荔浦芋種植基地裏,農戶們揮汗如雨,搶抓農時播種希望;花卉苗木交易市場中,人聲鼎沸,購銷兩旺;食品加工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們忙碌的身影與現代化生産線交織成一首産業振興的交響曲。
過去一年,荔浦市荔浦芋種植面積超5萬畝,荔浦芋全産業鏈産值超20億元;全市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9.33萬畝,糧食産量達10.36萬噸,獲評自治區糧食生産激勵縣。
作為國家首批創新型縣(市)和荔浦芋之鄉,今年,荔浦市將如何搶抓春耕備耕關鍵期,穩固“米袋子”“菜籃子”基本盤的同時,補齊短板,推動荔浦芋等特色農業全産業鏈發展?記者走進荔浦市田間地頭、食品生産車間等地,探訪該市特色農業全産業鏈高品質發展情況。
1 春耕備耕 築牢“菜籃子”根基
時下,荔浦市各鄉鎮的田間地頭處處涌動著春耕熱潮。
記者走進荔浦市雙江鎮永坪村百畝荔浦芋種植基地,只見大型旋耕機在田間來回穿梭,翻耕過的土地鬆軟平整;芋農們分工協作,起壟、點種、培土一氣呵成。據介紹,今年開春,該村通過土地流轉整合1100多畝耕地,引入機械化耕作團隊,確保荔浦芋、西藍花、南瓜等作物按時令播種。“農機作業效率高,翻土深度均勻,土壤通透性更好,為豐收打下了好基礎。”永坪村黨支部書記何艷玲望著連片的耕地感慨道。
不遠處,杜莫鎮金雞村的田間,農戶們正按照農業技術員的指導,將一株株荔浦芋種苗精準定植。“鎮裏派了技術員全程指導,今年我家70多畝地都按標準整地,種苗品質也提升了,心裏踏實。”荔浦芋之緣種植合作社負責人羅家茂信心滿滿地説。
據了解,為保障春耕順利推進,荔浦市打出政策“組合拳”:投入農機具2000余臺,完成機耕面積超1萬公頃;組織農技培訓140余場,惠及農民5萬人次;市場監管部門嚴查農資品質,供銷系統保障種子、化肥充足供應;出臺2025年荔浦芋全産業鏈扶持獎補等政策,推廣“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推動荔浦芋規模化、綠色化、標準化種植。
今年,荔浦市計劃發展種糧規模經營主體15個,打造500畝以上糧食高産高效示範基地6個,培育糧食全産業鏈農業合作社1家,確保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30萬畝以上,總産量穩定在10萬噸以上,為“米袋子”“菜籃子”築牢根基。
2 百花齊放 特色産業競芬芳
走進“中國蘭花小鎮”雙江鎮,千畝李花如雪似雲,蘭花、鐵皮石斛與金花茶相映成趣,成片的花田彩樹與白墻黛瓦的民居構成詩意田園。這是荔浦市打造“一村一景、一路一花海”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荔浦市以“花開富桂”示範區建設為核心,投入3.4億元打造“一村一景、一路一花海”生態景觀。其中,雙江鎮依託蘭花、金花茶、彩葉桂等特色産業,打造了170畝蘭花基地、150畝金花茶園區;馬嶺鎮以桂花、羅漢松為主力品種,打造“桂花村”品牌。目前,荔浦市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5.8萬畝,涵蓋桂花、蘭花、羅漢松等100余個品種,13個鄉鎮形成“村在花中、路在景中”的鄉村生態畫卷。
“我們還通過‘五化’模式推動産業升級,讓傳統種植煥發新生機。”荔浦市林業發展中心負責人陽世軍介紹,當地以“經營組織化、裝備設施化、生産標準化、要素集成化、特色産業化”為抓手,建設“花開富桂”核心區、拓展區與輻射區三級聯動體系。其中,雙江鎮建成智慧化溫室大棚,推廣鐵皮石斛倣野生種植技術;馬嶺鎮引入水肥一體化設施,提升桂花苗木品質。截至目前,荔浦市共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68家,帶動近6萬戶農戶參與産業鏈,形成“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現代化經營模式。
永坪村村民何松能跟記者算了一筆“鮮花賬”:“我家種了5畝蘭花,合作社包技術、包銷售,年收入超10萬元。”
據統計,2024年,荔浦市花卉苗木年産值突破15億元,産品遠銷粵港澳及東南亞市場,花卉苗木生産成為該市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3 鏈式發展 深加工激活新動能
農業現代化的故事不僅寫在田間,更鐫刻在荔浦深加工工廠車間的流水線上。
在荔浦市馬嶺鎮工業園區的廣西恒豐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車間裏,工人們熟練地將新鮮馬蹄分揀、裝罐、打包,一箱箱馬蹄罐頭、速凍果蔬産品整裝待發,即將漂洋過海銷往歐美市場。“我們年加工馬蹄2萬噸,年産值突破1億元,帶動5000多戶農戶種植,戶均增收超1萬元。”該公司負責人朱玉芳説。
這是荔浦市依託荔浦芋、馬蹄等特色農産品,大力發展深加工經濟、推動産業升級的一個縮影。荔浦市素有“中國芋都”、中國馬蹄之鄉,荔浦芋、馬蹄、荔浦砂糖橘等農産品久負盛名。過去,這些優質農産品大多以初級産品形式外銷,附加值低、抗風險能力弱。近年來,該市以工業化思維重塑農業産業鏈,通過引進培育深加工企業,推動土特産“身價倍增”。
在荔浦隆贏食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産車間,300多名工人正24小時輪班趕制一季度訂單,全力衝刺一季度“開門紅”。據介紹,該企業聚焦荔浦芋深加工,創新研發速凍芋泥、紫糯米罐頭等産品,覆蓋茶飲、烘焙、中餐等多個賽道,其自主研發的多款産品暢銷國內外。
“2021年投産,當年即實現産值2225萬元,2024年産值飆升至1.7億元,創下‘當年入駐、當年投産、當年入規’的‘荔浦速度’。”荔浦隆贏食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易寒星坦言,産業振興的背後,離不開荔浦市創新機制的強力支撐。
據介紹,近年來,荔浦市政府通過設立專項獎補資金,對新型經營主體給予貸款貼息、保險補貼。同時,該市引導食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産品研發、品牌建設等方面的資金投入,深化荔浦芋系列産品與麥當勞、喜茶等頭部餐飲企業融合,做優直播電商合作新業態,提升品牌佔有率和影響力。僅2024年,荔浦芋系列産品銷售就溢價提升30%以上,“廣西香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獲評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
今年以來,荔浦市已有13個食品深加工項目集中開竣工,總投資達15.52億元,達産後預計新增産值超24億元。
“我們要讓特色農業産業成為農民致富的金鑰匙。”荔浦市市長唐芳順表示,該市將深化農業産業拓展升級,補齊農産品精深加工、冷鏈倉儲、物流配送等設施短板,推進荔浦芋、羅漢果等特色農業全産業鏈高品質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春潮澎湃處,揚帆正當時。從田間地頭到全球餐桌,荔浦市正以“小芋頭”撬動大産業,書寫著“土特産”蛻變為“金名片”的精彩故事,讓傳統農業煥發新生,鋪就富民強市的錦繡之路。(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黃海健 通訊員 周俊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