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邊境考古發現多處遺址
2025-03-18 14:07:10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原標題:我區邊境考古發現多處遺址

  千余件石器標本解碼古人類生産生活方式

  近日,記者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中,廣西邊境古代遺址專項調查取得了新成果。此次調查共有79處新發現,包括河流臺地遺址、軍事設施遺址等,年代以史前和清代居多。

  在2024年10月至12月期間,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團隊深入防城港市、崇左市、百色市,開展河流臺地遺址和沿邊軍事設施遺址普查工作。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共有79處新發現。這些新發現有河流臺地遺址、軍事設施遺址、墓葬(群)、碑刻(記)、動物化石、石器散佈點等多種類型,並在河岸臺地和洞穴中採集到了上千件石器標本。

  其中,在防城港市北侖河與江平江地區,普查團隊發現了29處石器地點,採集石器包括砍砸器、手鎬、尖狀蠔蠣琢和刮削器等多種類型,尤以尖狀蠔蠣琢和刮削器為主。而在崇左市的黑水河與明江流域,普查團隊也發現了多處石器散佈點,採集到了石核、刮削器、石錘等珍貴標本。此外,在靖西市的調查中,新發現了12處清代墓葬、墓碑和石刻等遺存,採集石器13件。

  普查隊員介紹,此次採集到的石器在不同地區呈現出不同的特點。百色地區發現的石器以砍砸器為主,體型較大,風化程度嚴重;崇左地區的石器則以刮削器為主,體型較小。這種差異可能與當地的石料和古人類的生産生活方式有關。

  此次調查還發現多種類型的邊防軍事設施遺址,如山城、兵營、碉臺、炮臺和拱橋等遺址,均為清末中法戰爭後遺留下來的寶貴歷史文物資料,充分展現廣西及中國各民族人民英勇抗擊外來殖民主義侵略,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情懷,是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歷史見證。

  據介紹,此次新發現遺址中,21處軍事設施遺址和9處河流臺地遺址保存較好,已錄入“四普”系統,是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重要內容,大大增強了邊境地區各族群眾的民族認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增強了邊境地區各族群眾的文化自信,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劉山 通訊員賈永平、李京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